戰後70週年 (完結篇).賠償嚴審戰犯 德國誠意懺悔 參拜靖國神社 日本敷衍了事

整理:潘有文

圖:本報資料中心/互聯網

德國總理默克爾今年3月訪日,對日本說:“正視歷史是和解的前提。”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說:“兩國的鄰國關係不同,不要拿日本和德國作比較!”

用粗俗的說法,即是日本噴了德國“一臉屁”,但是德國二戰后勇于道歉和賠償,現在昂首站在世界面前。

日本則繼續為二戰罪行塗抹,令人不齒,招來一片罵名。

二戰歷史就是證據,不容日本抵賴!

日本沒為二戰侵略行為道歉?有,但沒誠意,只是口頭說說,而且只是以“不愉快事件”、“哀痛”、“反省”敷衍了事,也沒有實際行動,日本不同領導人不下30次的道歉,一文不值。

德國在二戰結束近20年后,開始深刻反思在二戰期間犯下的錯,除了領導人下跪認錯,賠償受害國家和受害者,至今還在嚴審尚在世的戰犯,即使未曾直接參與,但只要是共犯,一樣有罪。

1970年,德國已故總理布朗德在波蘭首都華沙的猶太人區起義紀念碑前下跪,這是史上著名的“華沙之跪”,此后德國開始為二戰的錯誤贖罪,以行動展現道歉誠意。

他們巨額賠償波蘭、俄羅斯、原屬捷克的斯洛伐克等受害國家和受害者,2001年6月還成立45億美的基金,共有6300多家德國企業捐助這項基金,賠償給在納粹時期成為德國苦力的勞工,2002年此基金達到1040億美元,至今每年為受害者提供6億2400萬美元的養老金。

德教育人民勿重犯

德國為二戰認錯的決心堅定,除了積極教育人民不要重犯,還通過法律防止納粹主義死灰復燃,任何嘗試為二戰“洗底”的德國人,尤其是政治人物,唯一下場就是結束政治生涯。

1988年時,時任德國國會議長葉寧格試圖解釋德國人狂熱于納粹原因,現場50多位議員即刻離席抗議,此人最終被迫下台,德國人認錯的決心,令人稱道。

德國人追究二戰戰犯絕不手軟,美國和一些受害國至今早已不再去找出漏網的戰犯,但德國人依然鍥而不捨,今年4月就還審判一名目睹毒氣室殺人,以及納粹士兵槍殺嬰兒,目前已93歲的軍營簿記員奧斯卡格羅寧。

德國法庭認為他是同謀,必須負上責任,一旦罪成將被判3至15年的徒刑。

反觀日本,不只沒有誠意道歉,每年還因政治人物參拜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而與鄰國關係陷人僵局,更甭提對慰安婦或受害國賠償的事。

德國和日本對于二戰的態度,恰好是不同的正反面例子,讓二戰受害國看清何者才值得信賴。

參拜靖國神社激怒受害國

每年二戰周年紀念或有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時,就會挑動二戰受害國的神經,尤其是中國和韓國,都要出聲譴責。

這是由于靖國神社被視為是二戰日本甲級戰犯供奉之處,參拜他們等同認同日本的殘暴惡行。

靖國神社位於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九段,建于明治天皇時期,供奉自明治維新時期以來,為日本戰死的士兵和家屬,是日本天皇唯一鞠躬的對像。

二戰以后,日本甲級戰犯的名冊放入靖國神社內,靈位和骨灰則放置在殉國七士廟中,但一般的祭祀都在靖國神社內進行,因此依然引起二戰受害國的不滿。

日本近代的天皇如昭和天皇和現任的明仁天皇,已不再參拜靖國神社,但是依然有日本領導人定時定候向在靖國神社參拜,這嚴重傷害二戰受害者、家屬和后人的心靈。

日本安保法案令他國不安

日本在二戰戰敗后,訂立《和平憲法》,日本軍隊名為“自衛隊”,只能在遭到攻擊時才能動用軍隊自衛,不能主動出兵攻擊或派兵協助其他國家。

但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領導的政府,提呈安保法案,以在日本盟國遭攻擊時,可派兵相助,這引發了周邊國家不安,也讓許多日本民眾不滿,因而于今年7月在東京國會大樓外舉行反安保法案示威。

日本的《和平憲法》為日本帶來了70年的真正和平,日本政府如今提呈安保法案卻讓許多日本人憂心,除了擔心政府啟動徵兵制,也由于日本為此加強與美國的安保關係,怕會引發更多反美極端主義者把日本當成攻擊目標。

支持安保法案者認為,由于中國和朝鮮或已對日本構成威脅,為了維持日本的和平與繁榮,日本自衛隊可主動派兵海外,以增加日本的威懾力。

至于曾遭日本侵略的周邊國家,甚至歐美國家,由于日本的不良戰爭紀錄,擔心安保法案為好戰者制造機會,特別是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皆非常關注日本安保法案。

發行「香蕉錢」一文不值

二戰日本佔領大馬時期,日軍暴行讓人不齒和印象深刻,另一個至今讓人記憶猶深的就是日軍發行的“香蕉錢”。

1941年末至1945年間,日本在馬來亞和新加坡推出新的貨幣,其中10元面值的紙鈔上印有香蕉樹,因而也被稱為“香蕉錢”。

由于日軍濫印香蕉錢,造成通貨膨脹,以致出現買米或出外用餐要用一袋(不是一張或數張)的“香蕉錢”作交易,讓人哭笑不得。

香蕉錢”到處都有,但商人和日本人自己對它都不太感興趣,反而如英鎊或當地貨弊更有人願意交易,甚至還有一個說法:香蕉錢”比垃圾還多!

當時的“香蕉錢”和一文不值劃上等號,現今看來依然或沒有太多收藏價值。

德國納粹戰犯死無葬身之地

不認二戰屠殺罪名,死無葬身之地!

德國納粹戰犯布里克(Erich Priebke),在二戰結束前,在意大利羅馬下令殺了335人,德國戰敗后他逃到阿根廷開酒店當老闆,1996年被引渡到意大利受審。

1998年,他被判終身監禁,但年紀大和健康不佳,一直遭軟禁在意大利羅馬住家,直至2013年10月11日,以100高齡去世。

他生前表示,希望死后安葬在阿根廷,長伴妻子墓旁,但阿根廷拒絕,德國也不允他葬在故土,許多國家也表明不讓他“落土”。

最后,在他去世后,意大利政府在無可奈何之下,把布里克遺體火化,並且秘密下葬,不要讓新納粹主義分子有藉口以其墓地試圖讓納粹主義回魂。

意大利吃敗仗惡行反遭遺忘

提到二戰時,最多人提到的就是德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戰鬥力十足,其實還有一個國家,即意大利也是二戰軸心國,但由于敗跡太多,未為敵軍帶來太多麻煩,反而為同盟國,尤其是德國制造不少麻煩!

1940年9月27日,德國、日本和意大利三國外,在柏林簽署《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三國公約),這個軍事集團的成員被稱為“軸心國”。

當時,德國在歐洲打得歐洲各國叫苦連天,日本也讓中國和東南亞各國吃盡苦頭,唯有意大利,除了在北非的埃塞俄比亞打了一場勝仗,還是打不贏對手最后放毒氣取勝外,幾乎沒有任何像樣的“戰績”。

德國不時要營救打了敗仗的意大利,拖慢和減弱了德國的戰門力,讓歐洲國家在二戰時有一些喘息空間。

1943年7月,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的法西斯政府遭意大利人民唾棄垮台后,德國還在兩個月后派人把墨索里尼救了出來,德軍自由進出意大利,可見意大利軍隊戰鬥意識和能力之弱。

因此,二戰后,意大利的角色似乎讓人遺忘了,德國和日本則成了全世界討伐的目標。

日本和德國對待二戰態度簡略對比

日本

●日相安倍參拜靖國神社自覺沒問題,還反擊:“不能理解(不明白)中韓”。

●有人認為日本二戰頭號戰犯是裕仁天皇,但他沒有被徹底清算;

●甲級戰犯嫌疑人岸信介當過首相。

●有人指慰安婦為自願參加,甚至認為成為慰安婦是出人頭地;


德國

●二戰勝利20周年,當時德國總統海因里希呂布克打破對納粹罪行的緘默,社會輿論廣泛討論大屠殺。。

●1985年紀念二戰結束40周年,德國總統魏茨澤克明表示,5月8日是解放之日,德國在這一天從納粹獨裁統治下解放出來。

●1994年,德國通過《反納粹和反刑事犯罪法》,以免納粹死灰復燃。

●戰後70年後,德國大多數的納粹戰犯已被繩之以法。

新聞辭典

甚麼是法西斯主義?

在各國的二戰70周年紀念活動中,常常提到的反法西斯主義,究意什么是法西斯主義?

二戰之前,意大利和德國以法西斯主義為本,建立法西斯政府,在二戰期間開始這種思維開始蔓延至歐洲,主要強調創造新民族性格及新國民意識型態和政治宗教。

社會對于法西斯主義(Fascism)的說法各有不同,但一般上認同它是一種政治行為形式,以群眾為根基的激進民族主義政黨,並與傳統的精英份子連結,拋棄民主自由並追求暴力,以及忽視道德或法律限制,並且在內部進行清洗,同時向外部擴張。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