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林山明德華小六年級生 參觀中國報印刷廠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振林山明德華小六年級生 參觀中國報印刷廠

(新山19日訊)來自振林山明德華小的42位六年級學生,前日在4名教師帶領下,首次參觀《中國報》新山淡杯印刷分廠。



師生細心觀賞《中國報》歷史簡介影片,了解在印刷一份報紙之前的許多制作步驟。

《中國報》柔州經理熊柔波之后向學生解說採訪新聞與新聞編輯的細節,也鼓勵學生寫作投稿,如投稿到“青青草地”欄目,加強寫作的能力。

在淡杯分廠廠長黃錦強向學生展示每一張報紙的制版過程中,學生紛紛對龐大的機器吸引著,好奇著一片片的鋅版,原來是用來印刷成千上萬報紙的打印模板。



每小時印刷3萬份

黃錦強解說,制版過程中包括打印、曬版、沖版與沖乾幾個環節,每門鋅版的制作過程需要8分鐘。

“每一版的新聞,需要4片不同顏色的鋅版,即藍色、紅色、黃色與黑色,才可印刷出五彩繽紛的報紙;每一筒新聞紙可印刷2萬2000張面積是兩版新聞的紙張;印刷機器每小時可印刷3萬份報紙。”

學生一邊看著制版打印的過程,汲取寶貴的知識。

出席者包括南洋報業集團柔南區市場主任曾強浩與市場部執行員許錦文等。

新聞內容豐富
★伍欣怡(12歲,六年級學生)

參觀了《中國報》印刷工廠后,我了解到,所售賣的每份報紙其實是“虧本”售賣,即每份成本價為2令吉80仙,惟只售賣1令吉30仙,其余的成本需靠廣告盈利補貼。

這讓我更加珍惜每份報紙。我家是訂購《中國報》,我會翻閱《中國報》增加時事的了解,我也覺得《中國報》的新聞內容很豐富。

印刷過程有趣
★陸瑋芯(12歲,六年級學生)

整個報紙的印刷過程很有趣,例如每一筒新聞紙重量約400公斤,看到許多巨型的一筒筒新聞紙與印刷機器,覺得非常宏偉。

我有時會閱讀《中國報》,因為覺得可以增進時事新聞的知識,也是非常重要。

激勵學生閱讀
★賴苑玲(43歲,振林山明德華小國語教師)

我曾到過吉隆坡參觀報紙印刷工廠,當時的制版過程很複雜,以及靠許多人力工夫,不像現今全靠電腦化。

這次讓學生踏出校外,實地學習到更多知識,增廣見聞。

學生增廣見聞
★林慶珠(52歲,振林山明德華小圖書館主任)

我了解到,制作一份報紙非常不簡單,經過時代變遷,如今印刷報紙更加先進。

我希望籍著這次的參觀之旅,可以激起學生閱讀的習慣,以及珍惜報紙。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