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狗:後現代非清真生活 | 中國報 China Press

賓狗:後現代非清真生活

假如我們將生活點滴都清楚分成清真與非清真,你能想像是什么景象嗎?例如豬肉佬想去馬來檔買一包椰漿飯,卻不能用口袋那張鈔票,須到銀行換一張新鈔;馬來泳客遇溺了,救生員準備人工呼吸之際,忽然想起昨晚吃了咕嚕肉飯。



假如再爆發立百病毒,馬來獸醫想起自己被嚴禁研究與豬只有關的傳染病,束手無策;有人急需輸血或移植器官,醫生對病人嘆氣:“醫院嚴重短缺清真血液和器官。”和穆斯林朋友一同購物,基于清真推車局限,只能各走各的。

最近,彭亨宗教事務局禁止州內餐廳使用“無豬肉”Pork Free標誌,以免誤導穆斯林以為這些餐廳符合清真教規。我們需要尊重穆斯林,但是無需矯枉過正,更不必每一樣事物都寫在指南或法律內“記得你是穆斯林哦,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看。”

宗教局的禁令似乎當馬來人和穆斯林都是笨蛋,他們不懂伊斯蘭和清真,需要逐一詳細講解才會明白。拜託政府不要把人民分隔得太清楚,讓人民自己去分辨什么是宗教容許和禁止的,然后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東馬和西馬許多小地方的餐館和檔口,都沒有清真認證,只寫無豬肉,不過穆斯林對業者有信心,大家都會上門光顧,不會過分計較清真與否。

正如前首相署部長再益說,沒有法律說明穆斯林必須吃清真食物,清真只是宗教教條,讓信徒自律遵守。就像興都教徒不能吃牛肉,佛教徒要茹素,都是宗教教條,法律不能對付違教條的人,不過從宗教角度,違反教規就是罪孽,自己承擔后果。

一出世就被分隔

很多餐館都有無豬肉標示,因為申請清真認證困難,又想吸引各族人上門,所以強調沒賣豬肉。但是穆斯林是有Common Sense的,進去餐廳都會問一句是否清真,吃不吃,自己決定,就像吃全素的人也會問食物有無放雞蛋或蔥蒜,因此無豬肉標示根本沒有誤導。

不吃牛肉的興都教徒和佛教徒也不會要求馬來餐館放“無牛肉Beef Free”標示,因為那是Common Sense,也是自律。

悲傷地說一句,大馬人一出世就被政府分隔,讀書有國小保留地,卻沒有華淡小保留地、華小有半津和全津之分、屋子有土著與非土著單位、公立大學有土著學生保留名額、土著保留地,政府信託基金的土著單位,連看個動畫《七龍珠》或《西遊記》的豬八戒都會“被失蹤”,試問我們還被分隔得不夠嗎?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