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巨擘(2) 因緣巧合

「鄉下仔」樂團遇上求才若渴的喬治馬汀,共同創造了流行音樂神話。

文/楊劍

喬治馬汀爵士是世界聞名的唱片製作人,表面來看是因為“有幸”與劃時代的《披頭士》樂隊合作,而在該樂隊轟動全球后而沾上光環,但有這種見解者,除了是對音樂行業一知半解,完全不明白唱片製作的重要性及專業地位,另方面多因為媒體一廂情願為吸引讀者採用報導角度而有誤解。

任何驚天動地的流行音樂神話,其實多先由因緣具足開始,然后是專業及才華的結合,而沒有幸運從天而降這回事,喬治馬汀爵士和披頭士聯手創出來的不朽音樂及為流行樂史寫下的篇章,也沒例外,雖然是半個世紀前的事,但今天回顧,裡頭實在是值得現代有志在音樂製作及錄音工作範圍發展者學習範本,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詮釋為是披頭士“有幸”與他合作,才能把本身的音樂才華發揮的淋漓盡致。

細說從頭,喬治馬汀爵士1926年出生于倫敦北部和勞威(Holloway)區的一個木匠家庭,早年參軍,于皇家海軍艦隊航空兵團考取飛行員資格,退伍后因能演奏雙簧管而獲倫敦市政廳音樂學院錄取。

畢業后,他進入BBC電台的古典音樂部工作了很短的一段時間,然后加入了百代唱片(EMI),踏足錄音室林立的倫敦艾比路(Abbey Road)的“巴洛豐”(Parlophone)牌子部門,從底層做起。1955年,年僅29歲的他因向來勤奮及投入工作態度而獲得退休上司推薦,獲百代唱片委任為這牌子部門的負責人,這也是他后來遇上披頭士的起點。

在當年的百代唱片公司結構上,共有幾個不同牌子部門由不同人負責,這是國際唱片公司的營業方式,在內部能有競爭作用,讓不同部門的員工各盡所能,對外卻有著百花齊放,引起各類不同音樂及藝人注意的吸引力。

“巴洛豐”主力放在喜劇錄音、爵士及輕音樂方面,這幾類音樂都屬于小眾音樂,銷量一般,50年代后期美國流行音樂曲風產生巨變,貓王的搖滾音樂歌曲成為年輕人最愛,風潮一下子卷席全球,英國也首當其衝,唱片公司需要灌錄年輕人喜歡的音樂才佔優勢,而同屬百代的另一牌子“哥倫比亞”的負責人捷足先登,簽了當地年輕人喜歡的年輕歌手奇里夫李察和《影子》樂隊而掀起英倫搖滾樂熱潮。

相比之下,“巴洛豐”變得微不足道,而喬治馬汀也知道處于劣境而急于求變,需要物色那些符合年輕口味的音樂才能翻身,就是在這種環境之下,才促成讓沒有其他公司有興趣的來自英國西北地區港口城市利物浦(有如現代我們所稱的“鄉下仔“)樂團一個試音機會,這冥冥中算是因緣巧合。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