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英:誰玷污大媽美名?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吳德英:誰玷污大媽美名?

讀國際花邊新聞,常有意外收穫。



火星時代,火星文大流行,網絡用語層出不窮,有人擔心,是否到了“無王管”的地步,是時候立法管制管制了。

中國《人民日報》文章,批評時下年輕一代,網絡慣用語如“富二代”、“官二代”、“大媽”、“城管”等,帶歧視和污名化標簽,這種一竹竿打翻一船人的泛標簽化,是道德傷害,造成社會對立,加深不同群體之間的誤解和裂痕,讓沉默的大多數背負偏見。

官媒出聲大力批評,一犬吠影,百犬吠聲,自然有專家學者站出來,大表歡迎,並建議最好立法禁止網絡不當用語。



中國大媽,何時被污名化了?變成素質低下的代名詞?

大媽,就如我們這裡慣用的“安娣”,或香港人所謂的“師奶”,或臺灣人說的“阿姨”、“大姐”之類,對中年婦女的稱呼,本身不帶貶義。

大媽早、大媽好,大媽這稱呼,非常可愛呀!敬意之中還滲透母性光輝,就如當年TVB港劇《花好月圓》主角李司琪演的荷媽那樣慈祥威嚴,荷媽在大廳,大家不用驚!有大媽在,也讓人想高唱一曲“世上只有大媽好,有大媽的孩子像個寶……”

大媽會跳廣場舞,又懂得大量搶購黃金保值,入得廚房,出得廳堂,怎么突然間被妖魔化了?

富二代和官二代,指的就是富豪的孩子和官員的孩子。富家子弟和官家兒女,生活優渥,有錢有權又有閒,更有名望,一般平民百姓羡慕死了,下世投胎恨不得投入豪門或官門,過一過富二代和官二代癮。美好的稱呼,怎么被玷污了,變了貶詞?

富二代為何淪落?等于炫富二世祖敗家仔,或濫交敗家女,遊手好閒,不務正業?

曾幾何時,官二代也非善類,成為人民眼中釘,仗勢凌人、以權謀私、生活奢靡、違法亂紀、貪腐斂財?

驕傲變成了恥辱

如果不是有太多“我爸是李剛”事件,如果不是有太多為富不仁的富二代和官二代醜事,人民怎會產生偏見?

這並非先有雞或先有蛋的問題,而是先有惡行才有惡名,到底誰玷污了“富二代”、“官二代”、“大媽”和“城管”?

回頭看我們,“一馬1 Malaysia”理念,原本很高尚,全民一體,不分你我,團結一致;一馬發展公司1MDB,成立宗旨更是推動國家長遠經濟發展。

但是,今天的一馬已經變調,“一個馬來西亞”逐漸被人詮釋為“一個馬來由”。1MDB更是演變成弊端處處的醜聞公司,淪為國際笑柄,叫全民抬不起頭來。

全民驕傲成了全民恥辱,1MDB變了蒙羞標誌。有高官大人警告國民,停止攻擊和散播有關1MDB的謠言,因為如此會打擊國家經濟,損害國家形象,令國家蒙羞。

到底是誰在玷污國家形象?誰在損害國家經濟?誰才令國家蒙羞?

鴕鳥神功一出,誰與爭“瘋”!

“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面子是人家給的,臉是自己丟的。

大媽萬歲!大馬萬歲!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