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手裹成本低 媽媽的味道 家人“粽”意 | 中國報 China Press

親手裹成本低 媽媽的味道 家人“粽”意

■竇珍梅在外地工作的兒女,認為媽媽親手做的傳統口味粽子最好吃。
■竇珍梅在外地工作的兒女,認為媽媽親手做的傳統口味粽子最好吃。

報導:謝穎賢
(文德甲27日訊)粽子飄香的季節來臨,婦女認為親手裹粽子,除了讓家人吃得津津有味,低成本也更符合經濟效益!



今年除了粽葉漲價逾10%,其他粽子原料如糯米、香菇、栗子、咸蛋黃、綠豆片等價格維持或降價,婦女認為市面上售賣的粽子價格有漲無降,因此寧可耗時間及精神,也堅持在家裹粽子過節。

本報記者走訪在裹粽子華婦,她們受訪者指出,儘管自行裹粽花上不少時間與功夫,但成本與外購相比下比較低,每粒粽子成本平均3令吉左右,而且餡料非常飽滿。

“此外,自裹粽子也依據家人的口味挑選特定的材料,讓家人吃得津津有味。”



文德甲家庭主婦廖海燕(58歲)受訪時說,她有十多年裹粽子經驗,每年端午節不需在外買粽子過節,全由她一手包辦。

確保新鮮美味

“家人最喜歡傳統咸粽,餡料為糯米、五花肉、香菇、眉豆、栗子及鹹蛋黃。”

她說,今年她裹50粒粽子,包括咸粽、鹼水粽及“枕頭粽”,共花費160令吉購買所有材料,包括蒸粽子時使用的碳,平均每粒粽子成本為3令吉20仙。

她指出,有些大城市的咸粽餡料與她的自製粽子大同小異,但售賣7、8令吉不等,因此她認為自己買材料裹粽更節省,而且確保新鮮美味。

“‘枕頭粽’也深受家人喜愛,以咸粽的餡料裹成枕頭的形狀,蒸好后切片下鍋煎或微波爐焗成金黃色,吃起來有另一番風味,是市面上難找到的家庭式口味。”

包含對兒女愛心

“自製粽子不僅包含飽滿的餡料,還包含對兒女的愛心!”

淡馬魯烹飪老師竇珍梅(65歲)受訪時說,在外地工作的兒女,每逢端午節都會向她“預訂”粽子,他們都認為媽媽親手做的傳統口味粽子最好吃。

“粽子配上家人最愛吃的餡料,也依據他們的喜好調味,是他們眼中的愛心粽子。”

她說,她的粽子材料有糯米、五花肉、香菇、眉豆、黑木耳及栗子,除了一般調味料,還多加蒜頭及小蔥頭,味道更濃郁可口。

“今年購買材料共花70令吉,裹60粒中型的粽子,平均每粒成本1令吉20仙,比起市價3令吉以上便宜一倍。”

迎合口味配料豐富

“依據家人的口味包粽子,讓家人愛不釋‘口’!”

文德甲家庭主婦黃瑞芳(47歲)受訪時說,喜歡在家包粽子,除了覺得比較省錢,另一方面也可挑選家人愛吃的材料包裹。

“有些市面上售賣的粽子材料未必讓每一位家人都喜歡吃,自製粽子則有更豐富的口味和配料。”

她說,她的粽子主要材料為糯米、五花肉、鹹蛋黃、香菇、栗子及綠豆片,讓家人愛不釋“口”。

“自製粽子平均成本為3令吉左右,比市價便宜許多,由于已習慣每年在家包粽子,也不會覺得辛苦。”

“除了讓家人享用美味粽子,我們也不吝嗇送給親友品嘗。”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