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植物園耗資5000萬 打造13主題景點區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霹植物園耗資5000萬 打造13主題景點區

■沙哈魯尼查(左)展示手機應用程序的二維碼操作方式,右為阿都拉欣。
■沙哈魯尼查(左)展示手機應用程序的二維碼操作方式,右為阿都拉欣。

(太平29日訊)坐落太平湖公園附近的“霹靂植物園”,將打造13個不同主題植物園的景點區,首階段工程將于今年落實,預計3年內完工,增添太平尤其霹靂州旅遊景點。



全盤計劃耗資5000萬令吉,其中首階段工程花費1000萬令吉打造。

中央政府物色西馬及東馬4個地區打造4座植物公園,其中西馬3座,包括南馬的柔州峇株巴轄、中馬以及北馬,北馬則選在霹州的太平。

太平市議會主席拿督阿都拉欣今日在主持常月會議時,這么宣布。



首階段工程3年內完工

阿都拉欣說,“霹靂植物園”坐落于太平湖公園,佔地56.5英畝,整個計劃斥資5000萬令吉,分3階段進行,歷時10年。

他指出,首階段工程斥資1000萬令吉,工程經在招標,預期2019年完成,就可開放。

他說,該植物園的發展設計概念如建設“植物博物館”,擁有13個主題公園,其中包括“薑園”等。

“霹靂植物公園”屬于北馬區,將會選擇種植玻璃市、吉打、檳州及霹靂州的代表性與獨有的植物。一旦招標工作完成,工程承包商就會開始動工,栽種的幼樹,必須待成長,所以預期須費時3年時間,才能開放。”

他指出,“霹靂植物園”主要宗旨是作為保護、研究與教育用途,同時也成為休閒與觀光景點,吸引遊客到來遊玩。

“這是中央政府的一項計劃,霹靂州原有考量的地區包括丹絨馬林及打巴,太平最終脫穎而出被選為打造為北馬區的植物公園”。

掃描“二維碼”尋太平歷史景點

太平“歷史足印”計劃將結合手機應用程序的方便,遊客如今可以掃描“二維碼”,搜尋與瀏覽景點的資料訊息,非常方便。

這個方便遊客的平台,相信迄今國內尚屬首個,太平市議會可說首開先河。

“歷史足印”計劃是太平市議會配合北馬經濟走廊的努力,結合歷史古跡景點的元素,與旅遊業掛勾,即串連長達11.5公里路段的40個古跡景點建築物,打造提升參觀景點,讓遊客更有系統參觀,景點區提升的工程已完成。

為了方便遊客及讓遊客明瞭古跡景點的資料,市議會如今推出智能手機應用程系的二維碼功能,在景點區裝置二維碼系統,讓遊客以掃描連接方式,登入及瀏覽景點的介紹資料,達到方便。

太平市議會城市策劃組主任沙哈魯尼占指出,預料這項方便將于8月可以操作使用。

太平動物園耗50萬鋪路

太平動物園將斥資50萬令吉,全面重鋪園內的柏油道路,以配合動物園全面提升水平邁向晉級國際水準。

阿都拉欣指出,有關工程將在開齋節過后展開,這是隨著12項動物圍欄提升工程后而跟著展開。

他說,12項提升動物圍欄工程斥資380萬令吉,包括提升餐館,目前已完成11項工程,剩下另1項工程即羚羊圍欄提升工程,也將在開齋節前完成,水平大幅提升。

他指出,太平動物園包括夜間動物園水平將陸續獲得提升,以便邁向國際水平,吸引多遊客。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