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柔佛頭條】大愛惜福區延長物品生命 回收再生轉售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今日柔佛頭條】大愛惜福區延長物品生命 回收再生轉售

志工把壞掉並遭人丟棄的電器維修和抹干淨,幫它尋找新主人。
志工把壞掉並遭人丟棄的電器維修和抹干淨,幫它尋找新主人。

報導:劉美嬌
(麻坡27日訊)撿他人福氣,讓物命繼續。



麻坡一批善心人士秉持愛護地球,資源永續的精神,將所回收的物品再生,讓有需要的人以超低價格得到必需品,延續物命,更帶給旁人歡樂。

這批由十余名的善心人士,也是慈濟志工,他們共組的大愛惜福區,猶如二手市場,物品應有盡有,包括衣褲、櫥具、電器、書籍、玩具、裝飾與吊飾品等。

視為福氣與有緣人分享



民眾僅需以區區50仙至數十令吉,就可買到穿的或用的物品,節省金錢之余,也延續物命,一舉兩得。

惜福區負責人黃秋玲(47歲)與黃賽君(46歲)告訴《中國報》,惜福區內數千件物品皆由善心人士捐出,它們許多是主人不需要或沒有用到的物品。

“我們視這些垃圾為福氣,將之一一收集、洗淨,並與有緣人分享,希望這些尚可以循環使用的物品,找到新主人,繼續發揮其價價,避免資源浪費。”

讓這兩姐妹意想不到的是,該設在峇吉里路和豐花園商業區的惜福區,每天都吸引大批民眾前往挑選所需品,且無論大人或小孩都能從中獲得“寶物”。

黃秋玲說,支持者不分膚色和背景,大家都懷著一顆保護地球的心,以行動延續物命。

她指出,這些看似垃圾的物品,實對許多人而言是黃金,且當他們可以在能力範圍內得到心屬的物品,那種快樂是難以形容的。

黃賽君指出,惜福區除了帶給他人和自己快樂,更重要是讓民眾從中學習與領悟少欲知足,培養勤檢的生活,大家共同為地球獻力。

“我們發現來買二手物品的人,也會把家裡不再需要但尚可使用的物品捐給惜福區,希望他人繼續物品生命。”

黃秋玲:像是大家庭

大愛惜福區屬麻坡首家大型二手貨店,當中不乏新衣物與用品。

黃秋玲指出,惜福區像是一個大家庭,志工們犧牲時間與精神,負責清理、排列,甚至維修各種物品等工作。

她說,他們無私的奉獻,只為了減少廢棄物,讓物命延續,資源重生,並相信只要大家努力,這份愛與善便可傳播下去,創造祥和社會。

她說,在志工的協助與民眾支持下,惜福區把所籌集的善款全額捐獻給慈濟,把大家的善舉發揚光大。

她指出,惜福區內的物品包括人們捐出的新鞋、吊飾、櫥具等,當中也有經志工巧手維修好的電器,令經常到來支持的人士,每次都小收獲,大家都開心。

物品都已清洗
★蔡字妹 (68歲,大愛惜福區志工)

我們把所有物品都清洗干淨和消毒后才擺放架子,每次看見前來支持的人士找到所需品時,其臉上露出的笑容,心裡很是激動。

這些物品尚有利用的價值,丟掉太可惜,我們大家一起做環保,讓地球更美麗。

環保又有意義
★法拉(27歲,家庭主婦)

這次從古來回鄉過節,意外發現麻坡有一間這么棒的店,我僅花費50令吉,就可以買到一家人的衣物和一些用品。

這裡的物品都是他人不再需要的,但我們卻能以便宜的價格擁有它,延續其生命,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教導學生環保
★黃慧艷 (51歲,退休老師)

我除了在這裡選購合適自己穿著的衣服,也捐出玩具及請設廠的親戚,把準備丟棄的新鞋子送到惜福區,讓有需要的人士擁有它們。

在這裡找到給學生的結緣品,趁機教導他們環保的重要性,我也經常到該處進行清理工作,讓大家在舒適的空間下購物。

買到名牌衣服
★嘉馬魯丁 (55歲,保安人員)

平常不太捨得花錢買衣物,但在這裡我可以用5令吉買到一件名牌衣服,這裡簡直是“寶庫”啊!

我經常來這裡閒逛找寶物,也被這裡的志工所付出的精神感動,大家應不分你我,一起為環保獻力。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