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小大磁力(第1篇)國小、華小、淡小各自精彩 3語文一個課程綱要

華小一般由學校董事部經營管理,但學校方針要聽命于教育部。

報導:許雅玲

圖 :練國偉、本報資料中心

聯邦直轄區部長東姑安南早前說,以前,很多家長會將孩子送到國小就讀,唯近年來情況有變 ,越來越多各族家長,包括馬來人,將孩子送進華小就讀。

他促請教育局調查,各族家長不太喜歡送孩子到國小就讀的原因。這番言論掀起千重浪。

大馬華社,一方面擔心,別有居心者又來炒作華小不利國家團結課題,伺機推動以單元教育取代多源流教育;一方面又欣慰,華小優秀辦學優秀受到友族家長肯定。

華人讀華小不奇怪,對友族,華小的吸引力又是甚么?

也許,華社不用過度解讀部長的言論,畢竟,自我國獨立,政府便致力于把國小打造成國民首選學校。

獨立后,大馬的政府學校,分為國民小學(Sekolah Kebangsaan)及國民型小學(Sekolah Jenis Kebangsaan)兩種。

在《1961年教育法令》下,華文中學被改制成國民型中學,教學媒介語改為馬來語,拒絕改制的華文中學被定義為“獨立中學”,完全失去政府的經濟資助。華文小學也被改制成國民型小學。

全國校長職工會副總會長王仕發校長,以及馬來西亞華文理事會副主席拿督王鴻財,不約而同表示,1970年代之前,大馬存在以英語為教學媒介語的英文小學。當時的華人家長,會把孩子送入華小或英小。保守估計,當時僅逾60%華人子弟,就讀華小。

《1967年國語法案》通過后,1435所英小,改制為以馬來語為媒介的國小。經過多年抗爭與談判,政府總算允許華小和淡小,以母語作為教學媒介語,但國文和英文,成為必修必考科。

至此,政府小學主要分成3個源流,國小、淡小和華小,只是教學媒介語不同,但都採用共同的課程綱要。同時,華文教育有四塊:華小、獨中、國民型中學、國民中學華文班。

“英小改制后,更多華裔家長把子女送入華小。截至2011年,進入華小就讀的華裔學生高達96%。”王仕發說。

極少華小屬全津貼華小

根據1996年教育法令,全國現有的華小和改制中學都是政府學校,政府必須負責承擔這類學校的全部行政和發展開銷,包括興建、擴建、翻修學校,購置各類配備,水電通訊費等。

不過,政府有條不成文規定,改制的華小或中學,若校地不是政府的,一概被列為政府資助學校。

政府資助學校,只有薪金行政費用和軟體設施由政府撥款,所有的硬體設施則由校方及董事自行籌措費用。只有極少數華小屬于全津貼華小。

“華小成立有60多年歷史 ,辦學從硬體設備開始,校長和老師有使命維護華小,加上三大機構:董事部、家協和校友會的鼎力支持,華小才能發展到今天的地步。”王仕發說。

總括來說,華小一般由學校董事部管理和經營,但學校方針則得聽命于教育部。

非華裔華小生5年增逾萬人

看看友族入讀華小的現況(根據教育部數據)

2010年,全國華小共有7萬2443名友族生,佔總數的11.84%。

2012年,友族生增至8萬024人,佔總數的13.3%。

2014年,友族生增至8萬7463名,佔總數的15.31%。

光是這近5年,非華裔生的華小學生人數,便增加了1萬5020人。

看看九十年代的數據:

1989年,友族生1萬7309人,佔3%;1995年,3萬2734人,佔5.5%;1999年,6萬5000人,佔10.7%。

華小生的各族人數和比例,一直都在變化。

華人少子化,使得華人子弟的人數和比例下降了。土著和印裔固然也有少子化現象,但生育率仍比華人高,加上華小對他們產生吸引力,所以在華小的友族生,人數和比例,逐年增加。

昔雅格華小首間遷校微小

1946年創辦的柔佛昔加末雅格華小,是大馬首間進行遷校的微型華小。 1993年,因為園坵內的樹膠樹改種油棕,裁退了大批膠工,導致許多學生轉校,時至1997年,只剩6名友族學生。

為保存學校,華社向教育部申請遷校到太子城,2000年始獲遷校准證。

把場景拉到北馬,吉打州董聯會在2014年開始向教育部申請,讓培才華小搬遷到有需要的地區,比如急需8所華小容納約2萬名華小生的柔佛州。

柔佛州董聯會議決,積極爭取培才華小越州,遷校至急需華小的新山或古來 ,但吉打教育局卻以州內尚需華小為由,拒絕讓該校遷離吉打。實際上,吉打州內華小已飽和。去年,培才華小因沒生源,被逼關閉。

董總主席拿督劉利民說:“華小都是華社辛苦建起。現今政策是,只要有一位學生,政府都不會關閉華小。董事部的考量是:假如在我的手中,學校關閉,那我會受到華社的譴責。大家都不想面對這樣的局面。”

華人少子化衝擊華小人數

華人少子化直接衝擊華小學生人數。今天,華小必須根據社區的需求,來重新規劃華小的分佈,以規劃更好的發展。可是,每年開學,有的華小超額招生,有的卻苦無學生來源。

華裔人口由1970年的逾356萬人,增加到2010年的逾650萬人,增加了近300萬人,但華小數量反而由1325所間減少到1291間,減了2.6%。當中,鄉區華小,特別是微型華小,生源不足,依靠友族學生入讀支持;一些華人家庭密集的新興城鎮,急需增建以容納更多華人子弟。

以吉隆坡為例,華裔人口達60萬人,卻只有41間華小;沙巴州華裔人口27萬人,華小間數則達83間。

隆友族學生增至9.6%

馬來西亞教師會總會(教總)曾分析指出,2015年,吉隆坡華小的華裔學生人數下跌(主因是人口外移),而友族學生人數卻增加,以百分比來說,友族學生人數已增加至9.6%(外國學生佔0.9%)。

對此,王仕發說:“1972年,我在吉隆坡光漢華小念小六,同班就有馬來孩子。友族讀華小的人數是逐年慢慢增長。直至1980年代,中國在全球崛起后,華小的友族學生人數才有顯著增加。我們必須明白一點:土著的數據中,其實很多是東馬的土著學生。”

根據數據,自1980年前后,東馬的華小,土著學生一直都佔了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華小應歸納單元教學

華小是單元教學媒介教育的多元種族學校。

教育學者楊泉博士說:“有多個族群在一起學習的學校,就應該是屬于多元種族學校。單元或多元教育,主要是指教學媒介的應用。華小各個科目的教學媒介,除語文科目(國語和英語),都是華文。因此,華小應該歸納在單元教學媒介教育。如果,有部分其他非語文科目是以華文以外的語文媒介教學,則必須歸納為多元媒介教育。”

“國小、華小、淡小或宗教學校,課程都一樣,只是教學媒介語不同 ,文化環境不一樣;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用自己最熟悉的語言(母語)學習,效果才最好。”他說。

沒有華小,華人自然會在其它語文媒介學校受教育,受到同化機會也大,大部分會成為不懂華文的華人,少部分頂多只能在一科華文科目教學下,學習華文。

“華小,保存華族文化的承傳,是華人文化堡壘之一。”他強調。

教育內容影響民族融洽

言歸正傳,母語教育會妨礙國民團結嗎?

楊泉認為,各族堅持各自母語教育,是阻礙或促進族群交融或團結,問題不在于各族是以母語作為教學媒介,而是在于教育的內容和實踐,是否有促進民族交流融合的動機。當然,各族群的接觸交流或許有所幫助,不過如果處理不當,也會製造分裂誤會。

“學校也應該增加多元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科目,作為瞭解友族文化宗教和促進民族交流的作用。”

“讓友族瞭解華裔文化固然會讓他們能夠了解華社,也讓華裔子女更瞭解對方,不過,這並不一定會降低誤解,有時反而因為友族學生的誤解衝突,包括採用帶有種族性的語言,而造成矛盾。”

歸根結底,民族團結與整體社會形勢有密切關聯。如果整體社會存在嚴重種族分歧,則學校的族群融合肯定受到影響。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