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同行(完結篇)‧ 診所不足發燒吃蟑螂 楊忠道走過困苦年代

楊忠道與村民攜手,于2000年成立的避蘭東樂齡中心。

走過交通不便、診所不足、發燒吃蟑螂、患猴子病吃鴨糞便的年代,出生于1946年8月4日,年屆70的楊忠道,在40歲接觸到《中國報》后,被圖文並茂的新聞吸引,從此與《中國報》結緣。

他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本身熱衷于政治,早期也參與政治,因此,都喜歡看國內政治新聞。

“由于《中國報》有很多新聞,除了國內政治新聞,我也喜歡看古古怪怪的世界新聞,從中了解世界上發生的大小事。”

改掉易發脾氣性格

從小在烏魯地南萬孚新村出生的楊忠道,5歲搬到避蘭東新村,有8個兄弟姐妹,在家排行最大,困苦的生活,讓他養成節儉的習慣。

他說,小時候,交通及醫療診所不普及,要看個醫生,往往要跑到很遠的市區。

“老一輩當時讀書也不多,家有孩子生病,都會依據土方來治療,比如說猴子病,這個病是整個動作會像極猴子,當有家庭成員患上此病,家中長者都會拿鴨糞,當作草藥來吃。”

他透露,小時候,甚至有吃過蟑螂,當時正好是發燒,父母當時說好,就照父母吩咐去吃,總之生病就什么都拿來試吃。

他說,現在的家長有受過教育,沒再亂吃,直接就看醫生解決。

“走過那個辛苦年代,即使我現在和孩子說當時生活很苦,那年代的我們吃過蟑螂、吃過鴨糞便,他們也不相信,因為以現在如此安逸和物質不缺的年代,他們是無法想像的。”

他也透露,本身也是新山中華外內丹功的教練,多年來透過學習外內丹功,把易發脾氣的性格改掉。

與友人成立樂齡中心

楊忠道說,為了讓新村居民有個地方可以活動,他連同已故友人李拾,在2000年成立避蘭東樂齡中心,提供娛樂消閒場所,讓居民在此唱歌、跳舞及練習氣功。

他說,當時村子沒有什么活動,后來在和李拾及幾個朋友一起把中心創辦起來。

他透露,中心是在2000年由贊助人吳秀娥主持開幕,會員有逾200名,會員每人年捐100令吉,最大的會員年齡超過80歲。

“我們也有一個冷氣卡拉ok室,讓會員可以唱歌,互相切磋歌藝。”

他透露,樂齡中心的第一任主席是李拾、他則擔任第二任主席。

他說,樂齡中心打掃清理開銷要200令吉,水電費一年就要逾3000令吉,外觀陳舊,由于經費有限,除每年收年捐外,也要去外面籌錢來進行維護工作。

吃甘蔗體驗完整人生

楊忠道說,老一輩分享吃甘蔗經驗,甘蔗要先從苦的地方吃,最后才來吃甜的部位,才算完整。

他說,先苦后甜比先甜后苦重要,現在年輕人,不像老一輩,很多事情要先甜后苦,結果苦的部分就無法嚐到,也無法體驗到完整的人生。

他舉例,早期父母教導吃甘蔗,要先吃苦澀的部位,主要是吃了苦的以后,再來吃甜的,所有的甘蔗就能夠吃完。“如果你先吃到甜的,甜的吃完后,當你吃到苦的,你就會吃不下,就會把苦澀的甘蔗部分丟掉,你就無法吃到完整的甘蔗。”

現在新村少了人情味

楊忠道指出,父親早期是個廚師,村裡當時沒有酒樓,凡是有村民家有嫁娶,父親會叫兩個搭檔,聯手去買東西來煮酒席給別人吃。

“那時候父親所做的酒席,也沒有說收多少錢,對方喜歡包多少紅包就多少,父親照樣拿。”

他說,早期本村的人很合作,現在的情況是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已經沒有所謂的人情味。

“早期新村就只要別人家裡有白事,你不請,他都會自己去。”

他認為,現在新村的人不一樣了,你沒有請他,他就不會去,少了人情味。

姓名:楊忠道

年齡:70歲

來自:新山避蘭東新村

出生:1946年8月4日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