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佩妮:選委會打自己的臉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余佩妮:選委會打自己的臉

選委會日前公佈劃分選區新建議,這是自2003年後,事隔13年,在半島進行的第一次。朝野嘩然,紛紛反對,一時間好像各個政黨都“受委曲”,在野者說“國陣為了鞏固政權而創造有利條件”,在朝者則說“我們也不滿劃分選區新建議”。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姑不論誰會從中得利,以目前局勢看來,朝野皆指會在期限內向選委會呈書反對,此時相信也沒有什么政黨會說自己贊同這個建議。

新建議中,國州選區數目沒有增減,但多個選區重新劃分,當中12個國會和34個州選區易名,113個國會選區版圖被更動,其中一個令人詬病的,就是同一種族選民更集中在同一選區的情況,令種族比例失衡。

在英殖民時期,種族主義是英國統治者對馬來亞分而治之的策略,當時的英國政府制定種種法律和政策以隔離各個民族。雖然我國獨立已59年,但因當年的隔離政策,各族之間多少仍有隔閡。



開倒車之舉

社會多年來努力修復各族關係,選委會如今這一記重拳,卻有把種族關係推向極化之嫌,該建議一旦在國會通過,影響更為深遠,如同開倒車。

新建議中,也出現選民人數嚴重失衡的情況,有的選區僅有萬餘名選民,有的卻高達10餘萬。

比如說,行動黨八打靈北區國會議員潘儉偉的選區,選民人數從原本的8萬人,暴增至15萬人,一躍成為全國選民人數最多的選區,當中華裔選民暴增,這是華裔選民集中化和選民人數失衡的例子;另一方面,布城選區的選民卻僅有1萬6000人。

選委會曾經宣佈,將根據聯邦憲法第13條文,以每個選區不超過10萬名選民作為劃分基礎、平衡各選區選民人數及不加重人民代議士的負擔。如今看來,它簡直是給過去的自己打臉。

民主選舉應是建立在“一人一票”基本權益上,而不是以地區、種族及政黨利益為考量和標準。

以民為本,讓各族在正確選區投選心儀代議士才是正道,希望選委會清醒過來。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