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泰王(第4篇)涉足污水瞭解大洪災 關心民瘼 下令治麻風病

1998年11月18日,泰王收割在皇家農業計劃下培養出來的大稻米。(法新社)

整理:本報國際組

泰王蒲湄蓬對子民深切關愛,數十年前多次深入麻風病村,積極倡導改善救治條件,並用自己的威望消除公眾對麻風病人的偏見;幾乎每年下鄉半年,在田間巡視與民眾交談,曼谷洪災期間,跋涉污水,親眼看看積水的問題出在哪里。

2006年6月7日,泰國《曼谷郵報》為祝賀泰王登基60週年,發行特刊刊登一則感人小故事,以說明泰王受到國民愛戴的原因。

1956年,泰王眼見泰國麻風病例不斷增加,當時每一萬人中便有多達50宗麻風病例。他一聲令下要求衛生單位加緊關注。這一道指令猶如不會過時的聖旨,在全國醫藥單位發揮不可置信的影響力。

泰王更多次親訪麻風社區,進入麻風病者家中,勸導他們接受治療,並呼籲國民加入救助麻風患的行列。

親手為百姓塗藥膏

在泰王近40年的努力下,泰國痲風病患比例不斷降低。1994年在每1萬人中,只有0.8名麻風病人,2006年降到僅0.028人,連世界衛生組織都認為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泰王做到,成功打勝這一場疾病戰爭,聯合國也為之動容,時任秘書長的安南更親自頒發人權獎章給蒲湄蓬。

當時,他給泰王的評語是:“在您的君權下,已改變最貧困最無助的泰國人。”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50歲麻風病人曾說:“我不幸患上麻風,但能于泰王在位時出生于這個國家,我感到很幸運。”

成功戰勝麻風病,是全泰醫藥人員和人民的努力,但若不是極具影響力的蒲湄蓬登高一呼,泰國在與麻風病抗爭的路上,可能需要更長時間。

20世紀90年代,曼谷發生大洪災,泰王親自涉足污水中,從中深入瞭解積水的原因;媒體還報導他不顧自身被蚊蟲叮咬,反而幫助平民百姓塗上藥膏,使他的形象更深入民心。

宮中闢農作實驗助農民脫貧

為了推動泰國農業發展,泰王蒲湄蓬在王宮中開闢試驗田,親自對多種土壤進行穀物實驗性栽培,還有養牛、養魚,開放給農民來參觀、培訓,致力于讓貧困的農民“自給自足”。

傳授現代化農業

他經常下鄉探視農民,了解他們的需要,特別是在泰國,乾旱和洪災經常交替,必須在水利資源等建設上努力,在他獨到見解下,為泰國建立了洪水控制系統以及造雨機制,有效的為泰國北部與東北部緩解旱澇之苦。

1969年,泰王發起“皇家開發計劃”,勸導泰北山區農民放棄種植鴉片,改種由當時中華民國政府技術援助的溫帶水果和茶葉,並親自傳授現代化農業和環保意識,有效減少濫伐林木和破壞自然環境的行為。

在位多年,他的關注重點始終沒有脫離農業生產、水利建設、治理環境污染等,曾資助100多項相關工程。

基于對泰國農業發展的貢獻,泰王2006年獲頒聯合國的人類發展終身成就獎。

鼓勵國民領養流浪狗

喜歡土狗最愛“通丹”

各國領袖中不乏愛狗一族,狗的品種也大不相同,如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喜歡的是柯基犬,但最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泰王蒲湄蓬,最愛的不是什么名貴的品種犬,而是土狗。

他不只身體力行養了不少流浪狗,也鼓勵泰國民眾一起“以領養代替購買”。他的愛犬“通丹”(Thong Deang,泰文“銅”之意)曾是一隻小流浪狗,泰王在1998年遇到“通丹”時,與它一見如故,便收養它,泰王稱“通丹”是一隻“不平凡的普通狗兒”,泰王曾在2002年和2004年兩度為通丹寫書,題為《“通丹”的故事》,故事更獲改編成卡通片。

2002年,蒲湄蓬寫了一篇關于流浪狗的文章,向泰國民眾表示流浪狗可滿足所有作為寵物狗的理想,大多數被領養的流浪狗,都非常友善,並且忠于飼主,此外,它們的智商並不遜于進口寵物狗,就像“通丹”擁有獨特的智慧一般。

蒲湄蓬說,要養寵物狗,人們每天有成千上萬的選擇,如果有更多人願意給這些流浪狗一個家,這將有助于解決流浪狗造成的問題,並能減少昂貴品種犬的進口,他認為人們應該多飼養泰國的土狗,因為它們同樣的也很好看,並且忠心。

在垃圾堆撿回來

“通丹”聽話溫馴

“通丹”原本是生在醫療中心旁垃圾堆裏的小狗,當時全身銅色,胸前則是白色環狀,吸引了喜歡四處視察的蒲湄蓬目光。

當工作人員自垃圾堆將牠帶回王宮的路上,幼小的通丹不捨離開母親與手足,一路哀嚎哭泣,在泰王的安撫下,“通丹”才放心地在他懷抱中安靜睡著。

泰王對“通丹”疼愛有加,不時給予教育訓練,讓牠成為溫馴聽話的忠犬,通丹亦步亦趨跟在泰王身邊。牠總是隱身在泰王座位底下,如果泰王想要擁抱通丹,牠便立即躺平,這是象徵謙虛溫馴的態度。

2015年12月26日,“通丹”因年老逝世,享年17歲。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