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副刊 > 旅遊

縱橫四海‧西貢 探訪香港後花園

文 文 文
有“香港後花園”之稱的西貢,除了是大啖海鮮、出海垂釣的度假海港,事實上還有另一個更具意義的存在,即香港非常重要的地質公園……

眾所周知,香港是海港城市,位接中國大陸東南邊臨南中國海,境內一共有263座大小離島,仰賴海水生活是港人最早開埠的圖騰景況,沿著海岸線逐水草而居,形成如潮水般生生不息的綿延蹤跡。直到英軍統領,維多利亞港成為東方經濟樞紐,帶動了整個區域的物質水平發展,直至今日,金融是香港的命脈,漁人退居為時代象征,一種曆史見證。

 當鋼骨森林幾乎淹沒了人們頭頂的天空,這些山光水色於是成了都市人的一種心靈召喚,要他們遠離塵囂,親近青山綠水,即使隻有短短的一日半日遊,也足以聊慰生命向往天地的本質。

20181212fe_SAI_KUNG_01

地質公園獲聯國認證

 有“香港後花園”之稱的西貢,除了是大啖海鮮、出海垂釣的度假海港;事實上還有另一個更具意義的存在,即香港非常重要的地質公園,這在我正式造訪這個距離市中心約25公裏的新界東部前,是完全不知曉的。

 在地球漫長的地殼運動中,香港這塊土地經曆了多次火山爆發和板塊移動,如此劇烈的地質變化,讓它不止分裂出許多島嶼,催生出許多山嶺,也積累出多樣化的地貌,西貢這一帶就曾是白堊紀火山口的爆發遺址。

 從地理學角度來看,這是何等珍貴的天然教材,是我們推敲古生代環境的重要線索,於是在2015年,原身為“香港地質公園”的西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世界地質公園成員名錄,更名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承載著重要的人文使命。

 而要認識這些古代火山岩地貌,最常見的方式就是乘船出海。

西貢公眾碼頭。
西貢公眾碼頭。
乘船出海看火山岩。
乘船出海看火山岩。

搭船巡回海路漫遊

 我們從西貢碼頭上船,發現整艘偌大的漁船就隻有我們幾個人。照理說這麼大的觀光船平日應是塞滿十幾人的遊客團體,一起繞著滘西洲周邊欣賞各種獨特的海岸地形,這次我們像是包船般獨攬一片美景。

 從西貢碼頭沿著牛尾海出發,迎面而來的夏日海風驅散了午後的窒悶,漁船敞開的窗口外,碧綠的海水在陽光下波光粼粼,拍打著船身激起白濤濤的浪花。

 “香港地質公園有兩個園區,一個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西貢火山岩園區,另一個則是更北端的新界東北沉積岩園區。

 我們坐在寬敞的船艙內,聽向導小姐美玲熱心地為我們講解背景知識。

漁船內艙幹淨整潔。
漁船內艙幹淨整潔。

橋咀洲 尋億萬年菠蘿包

第一站我們來到橋咀洲,美玲帶我們踏上岸邊,來到一處沙灘前,可見大小礫石遍布眼前,形成一條長長的沙洲,連接到約500公尺之外的橋頭島,是為有名的連島沙洲。在午後退潮之時,沙洲露出水面,人們可以沿著這個天然形成的地質步道步行到對岸去。

 這讓我想起峇厘島的海神廟(Tanah Lot),在潮汐退去的傍晚,遊人走過沙地,到矗立在礁石上的海神廟參拜。

 連島沙洲昭示著一個重要事實:約在1億4000萬年前,香港一帶經曆了一連串猛烈的火山爆發活動,其中一座超過20公裏的巨型火山就在現今的西貢成形;又經過了幾千萬年的板塊變動,火山沉入海底,目前的橋咀洲就位在這座破火山口的邊緣。

 “何以證明?你們看這附近堆積著多種火山岩,有流紋岩、石英二長岩、沉凝灰岩……

 美玲領我們到曝曬的大太陽底下,指認出幾塊岩石,在我們眼中,就都隻是不同色度的石塊和礁石而已,可美玲卻能一一看出它們的身世,揭開紋理底下蘊藏的曆史證據。

 其中最有趣的,就是有著龜裂表面的石英二長岩,乍看之下和香港有名的菠蘿包如出一轍,像剛烘烤出爐、表皮酥脆的裂紋,其實是長年風化和熱脹冷縮之下形成的,而美玲還真的帶來了一個貨真價實的菠蘿包,拿出來擺在岩石旁邊,為我們做了一個最生動的對比。

龜裂的石英二長岩就像香港著名的菠蘿包。
龜裂的石英二長岩就像香港著名的菠蘿包。

吊鍾洲看金魚擺尾

 我們回到船上,繼續駛向東海海口,來到吊鍾洲。

 在這裏,我們再次看到奇石嶙峋的沿海地貌,崖壁上的海岩柱切割方正,細看如同積木堆疊,工整筆直的形貌看似人工,實則緣因古代火山熔岩在冷卻收縮和結晶時形成,是一種全球罕見的地質遺跡,除了西貢之外,北愛爾蘭的“巨人堤道(Giant’s Causeway)最為聞名。

 吊鍾洲的南面因長期受海風浪潮拍打侵蝕,使得岬角與岩體分離,形成海蝕柱、海蝕拱和海蝕洞,因其形狀貌似寺院的大吊鍾,故而得名“吊鍾洞”。而這些海蝕岩又讓我聯結起曾經在墨爾本大洋路(Great Ocean Road)欣賞過的“十二門徒石柱”(12 Apostles)。

 美玲一邊詳盡地解釋吊鍾洞如何風化成形,一邊要掌舵阿姨把船駛近,要我們看吊鍾岩彎曲如魚尾的“金魚擺尾”神態,可此時浪頭有些大,漁船顛晃得厲害,要從水平面看出金魚擺尾其實亦相當困難,倒是逐漸西下的太陽把岩石表面都染上一抹金黃,燦麗奪目。 

碼頭邊漁人就著停泊的小舟販賣新鮮漁獲。
碼頭邊漁人就著停泊的小舟販賣新鮮漁獲。

生態之旅不虛此行

 繞過吊鍾洲,我們循著滘西洲北岸回到西貢碼頭,在海上搖晃了一個多小時後重新踏上陸地,仍有餘波蕩漾之感。碼頭邊可見停泊著許多小舟,漁人把當日捕獲的新鮮海產現時兜售,擺滿船身,小販身手俐落地在一格一格的水箱上跳躍移動,為買客徒手抓起一尾大龍蝦,裝進塑料袋裏。

 我們和美玲揮手告別,想起她講述岩石成因和特色的專業,仿如上了一堂地理課。地球存在46億年,我們今生所見微乎其微,能從遺留至今的痕跡中去想像古生代的澎湃激情,我想不也是一種考古式的浪漫?

 就像那句老話:不帶走任何東西,隻帶走回憶,不留下任何東西,隻留下足跡。這一點不僅適用於地質公園的保育標語,也可以套用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之於天地萬物,人類何足道哉?

文:顏書韻
圖:WeiZheng Looi

顏書韻-不玩會死的熱寫一族 Play or die. Write to live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