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國註冊拍賣的商業房產宗數和價值都雙雙提高,而且不少商業房產經多次降價,也無法成功售出。
拍賣資訊網Auction Guru指出,商業房產將持續處在調整狀態,加上市場將有更多商業房產遭拍賣,惡化已供過于求的局面,恐怕對如火如荼進展中、即將推出市場的新商業房產造成威脅。
報導:林玉敏
《2017年度拍賣報告》顯示,去年全國註冊拍賣的商業房產數量達2891宗,比2016年的2352宗多出23%;總拍賣價值也從19億1800萬令吉,按年大增59%至30億5700萬令吉。
註冊拍賣的商業房產宗數和價值都增加,但同時間有不少高價商業房產經屢次削減售價,卻依然無法吸引買家。
Auction Guru執行董事謝廉義回應《中國報》咨詢時透露:“一些高值商業房產的拍賣價,即便比最初市價跌近50%,買家也不見得感興趣。”
他舉例,2016年11月份,位于吉隆坡印度清真寺路(Jalan Masjid India)的5層樓店鋪辦公室被拍賣,初步拍賣底價是848萬令吉;事隔1年多、在今年1月份拍賣會上,其拍賣底價已降低34%至560萬令吉,仍無法售出。
謝廉義認為,商業房產一再降價也無法吸引買家,反映目前的商業情緒低迷,而購買力下降將進一步壓低市場對商業空間的需求,加上商業房產價值在過去幾年已提高了不少,故可能向下調整。
“國家銀行近期的報告中也指出,商業房產將繼續疲弱,因為供過于求和經商環境欠佳所致。”
或衝擊發展中項目
他說,這些無法成功拍賣出去的商業房產,如果面對更多商業房產被拍賣、發展商又推出新項目的夾攻,在市場湧現更多供應情況下,恐怕將惡化供過于求的情況。
他坦言,這將不利近期發展中的商業房產,尤其在需求不太可能于短期內好轉情況下。
“供應過剩情況持續存在,也不利租金收益率,繼而影響商業房產的需求。”
“此外,高價商業房產的需求減緩,主要因為私人界投資減少,及國內經商環境低迷。若經濟環境持續疲弱,相信還有更多同類房產被拍賣。”
因此,謝廉義建議投資者,須謹慎投資商業房產。
“商業房產需求和前景可能欠樂觀,卻也可能是投資者難得一見的進場商機,趁機收購具龐大升值空間的優質商業房產。”
最多零售單位被拍賣
報告指出,去年合計1837宗的高樓商業房產拍賣當中,零售空間占了53%比重,達1022宗高樓零售單位被拍賣。
謝廉義說:“零售空間是最常見的、被拍賣的高樓商業房產,共1022宗,總值4億3600萬令吉。零售空間的平均拍賣價是43萬令吉。”
緊接著,有523宗辦公樓被拍賣,其他類型高樓商業房產,包括小型辦公家居單位(SOHO)、小型多功能辦公室(SOVO)及小型靈活辦公室(SOFO)則合計有139宗。
至于在地(Landed)商業房產拍賣,最常見的是商店辦公室(Shop Office),達764宗,總值6億8700萬令吉。緊接著是在地廠房或工業大樓拍賣,去年共225宗,總值5億3300萬令吉。
包括酒店和展廳(showroom)在內的其他在地商業房產拍賣,合計有33宗,總值達4億7000萬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