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文︰“五四”年年在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張一文︰“五四”年年在

5月4日,是中國大陸的青年節,以紀念五四運動。



五四運動爆發于1919年5月4日,是一場肇始于中國北京,以青年學生為主的社會運動。這場運動贏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的廣泛同情與參與,出現了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等多種反抗形式。

事件起因在一戰后舉行的巴黎和會中,列強簽訂《凡爾賽和約》,把戰敗國德國在戰勝國中國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引起中國民眾強烈不滿,從而上街遊行。面對強大社會輿論壓力,總統徐世昌辭職,中國代表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被史家稱為愛國民主運動。

不僅中國大陸紀念“五四”,台灣也紀念。5年前,馬英九出席中研院紀念五四90週年學術研討會時表示,五四運動已經90年,五四精神中的民主科學素養,到現在仍然具有很強且歷久彌新的歷史意義。台灣的政黨輪替,也就是在五四提倡的民主方面,交出了一張合格的成績單,這不只對台灣,對整個華人世界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青年是最有創造力群體

今年5月4日,是五四運動95週年紀念。且不說紀念活動多寡,至少可以看到,青年是最有創造力的群體,青年是民主運動的先鋒,也是國家社會的未來。

創造力在于不同的層次、不同的水平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創造力雖然涉及到個體、環境和社會,無論如何,創造力體現的特征必須是:新穎性、價值性。年輕人在獨創、新穎、有價值的追求中,表現得最有活力,最為擅長。馬來西亞的年輕人在這方面也毫不遜色。

最近常去椰子屋餐廳“腐敗”,吃喝的理由就是因為老闆莊若和他的《椰子屋》雜誌。當年只有20幾歲的莊若,自籌經費,創辦了《椰子屋》雜誌,持續出刊十多年,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影響了一代馬華青年學生。這也就是年輕人敢想敢幹的事,讓人們看到有志青年追求人生價值、不計較金錢得失的奮鬥精神,更體現了他們的創造力。

前不久,詩人陳強華病逝,在研讀他的作品時,發現他居然與“激盪工作坊”有關。這又是一個年輕人勇闖天下的勵志故事,至今聽起來依然激盪人心。1987年,年輕的林金城、陳強華等人,成立了以“激盪”為名的創作歌曲工作坊。后來,林金城、陳強華相繼離開。接下來由張映坤等中堅人物所領導的激盪工作坊,創作演出行蹤遍及全馬,成員人數達百多人十多個組合。據說,若非當年的“激盪工作坊”到后期的“另類音樂人”栽培,就不會有今日揚名海內外的光良、品冠、阿牛、戴佩妮、梁靜茹等歌手。這既是對“激盪工作坊”的價值肯定,也是對馬華青年創新、創造、創意、創優品格的褒揚。

青年是民主運動先鋒

青年是民主運動的先鋒,這一點從六四事件到太陽花學運都看得出來。

25年前,北京大學生藉因同情學生運動而被迫辭職的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病逝,集結在中國的政治心臟地帶天安門廣場,以絕食抗議等方式,表達反官倒、要民主的政治訴求。當時的政府總理李鵬與學生代表見了面,執政黨總書記趙紫陽也到天安門廣場向學生喊話,希望結束絕食抗爭。青年學生堅持要求政府承認這是愛國民主運動,不是“動亂”,不肯離去。最后,中國政府宣佈北京戒嚴,並出動軍隊驅散抗議學生,造成傷亡,事后更發出通緝令,對21名學生運動領袖和其他民運人士“秋后算賬”。

這些學運領袖,除了少數逃到國外,大多數深陷牢獄之災。茲事體大,史稱六四事件,今年是它的25週年祭。華人的民主運動史因為這些中國學生的犧牲奉獻,有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不久前發生在台灣的太陽花學生運動,相信大家記憶猶新,無需更多筆墨描述。只能說,年輕人在推動國家民主化進程中不斷向前的努力,體現了五四運動傳統與五四反抗精神,代表了國家社會未來的方向。

難怪毛澤東會說:“你們年輕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也難怪蔣介石會說:“時代考驗青年,青年創造時代。”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