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纳斯 Anas Zubedy︰新经济政策的利与弊(二) | 中国报 China Press

阿纳斯 Anas Zubedy︰新经济政策的利与弊(二)

新经济政策曾带来甚么好处?



有很多。我列举其中7个:

1)新经济政策成功减少赤贫。

根据官方数据,我国的赤贫户巴仙率,在1970年是49.3%,1990年降至15%,并进一步于2009年降至3.08%。



2) 新经济政策成功重组经济

新经济政策推出之后,土著拥有的财富由2.4%增至19.3%;华人、印度人和其他大马人的财富占有率超越目标,达到46.8%;外国人的财富则减至33.9%。

在2008年,土著拥有的财富微增至21.9%,非土著减至36.7%,外国人增至41.4%。不同的报告有不同数据,但整体而言,新经济政策实施比起实施前的2.4%/34.3%/63.3%,更公正和持续分配了国家财富。

同时,在1990年新经济政策届满后,受聘于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公用设施业等工业的土著,大大增加。在专业、技术等领域,以及在行政和决策阶层,土著人数也有所增长。

3)中产阶级的土著人数大量增加

今天,在管理层和专业领域的土著占了很大比例。这一切很大归功于新经济政策。

4)国家免于因赤贫及财富分配不匀而起的社会不安

新经济政策对创造社会和谐,攸关重要。

5)新经济政策对国民团结十分重要

新经济政策促使不同的族群投身不同的领域,许多行业不再由特定的族群主宰。新经济政策使得马来西亚不同的族群进入所有的专业领域,使大家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更均衡。新经济政策是属于一个马来西亚的政策,一个促进国民团结的平台。

6)目前种族交融更密切

新经济政策实施之前,商人除了只聘用自己的同族人,更倾向于聘用同籍贯的乡亲,福建人爱请福建人、广东人爱请广东人、古吉拉特人爱请古吉拉特人,由以前到现在,福建人、广东人或其他族裔的人都有这种界线分明的现象。我们实行新经济政策时,倾向于使用跨族群的视野,而在新经济政策实行之前,一个族群本身也是存在分野的。

7)新经济政策的最大贡献是使各社群都不再贫困

1970年,占了半岛40%人口的社会最低阶层,人均收入只有76令吉,1990年时增至了421令吉;沙巴人的收入由68令吉增至390令吉、砂拉越人的收入由74令吉增至436令吉。收入只达赤贫人士一半的极度赤贫人士,在1990年的人口减至4%,到2008年减至1.8%。数百万户家庭得以脱贫,这是值得我们骄傲和庆幸的事。

新经济政策的失败之处?

新经济政策其中一个最大的失败,就是很多非土著没有受惠。贫穷的印度人,特别是住在园坵者,至今仍是其中一个贫穷群体。数据显示,非土著的财富在1990年增至46.8%,但当中44.9%属于华人,印度人和其他大马人仅各占1%和0.7%。

印度人赤贫问题迫切需要受到关注。我们不能任由他们活在穷困中。兴权会和它在2007年举行的兴权会运动,就反映了印度人对经济失衡的不满和不安。我们既有一个像新经济政策的稳当行动方案,就不该有人被抛在后头。

同时,新经济政策也被滥用。一些有能力的人,本不该受惠,却也从中捞到好处。我认为,这是许多大马人不满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新经济政策为何会被滥用?

首先,我们处事并不透明化。在公共政策草创时,我们必须列明可为和不可为之事。事情必须一清二楚。如果我们的目标是除贫,我们便须清楚言明,新经济政策的照顾对象是穷人,富人不能受惠。做不到这点,便是滥用。

其次,我们必须清楚说明,新经济政策不是一个永久的枴杖。当人们的处境改善后,我们必须逐步撤除扶助。如此一来,我们可以扶贫,却不会让社会变得有依赖性。

第三,把新经济政策的年限定在20年是错误的。要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一个这么庞大的社会工程,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我们不能只用数十年,就扭转500年来殖民期形成的现况。

(译:余佩妮)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