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關心情感發展 制止孩子自殺

報導:陳明真

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在全世界每40秒就有一人自殺,每年有100萬人自殺死亡;在馬來西亞,每天平均則有7至8人自殺,同時自殺者有年輕化的趨勢。

近期大馬青少年學生自殺案例,包括疑不堪考試壓力的拉曼生從14樓跳樓自殺身亡、國大醫學系學生自殺、開朗拉曼生因想不開跳樓死、即將畢業的理大生疑跳樓自殺、法律系女生疑考試壓力躍樓自殺,對此讓社會充滿疑問,難道自殺是青少年目前流行的趨勢?

馬來西亞生命線協會協談督導陳雲娟就說,14至22歲左右,正是青少年的青春期,而成長素會在這期間逐漸改變,體內荷爾蒙分泌也比較旺盛,但卻是自殺率最高的年齡階層。

“這時期的青少年情緒最容易產生波動及被影響,也較衝動及戲劇化,所當面對課業、家庭關係、朋友感情、愛情等問題時,比較容易產生絕望。”

她認同青少年因課業不理想,而選擇自殺是主因,可是大家往往卻忽略這些主因背後真正的根源,它們才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無法適應備受壓力

另外,教育學者楊泉博士接受《中國報》訪問時指出,從心理角度來看,課程壓力導致自殺或許是其中一個原因,但背後卻隱藏著一個長期累積問題;而影響青少年最大是情感發展,例如家庭及親子關係。

“換句話說,很多學生一起學習同樣課程,為何當中有學生會走上自殺不歸路?而這些學生傾向自殺的問題,不是單從教育課程就可看出的。”

他不排除,學業壓力或許促使青少年更傾向自殺念頭,因為國內教育課程內容,僅為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學術成績,但卻忽略學生情感方面的教育發展,導致學生無法適應,備受沉重壓力,所以這是我國教育工作的敗筆。

心理教育課應重視

輔導不是精神有問題

楊泉說,由于國內教育環境會比較注重成績及學術,加上學校輔導老師需求量與學生人數不符,導致學校及老師無法全面照顧學生身心發展。

“我們必須努力檢討及改善這方面,重新探討教育課程內容,以編排較適宜學生程度、顧及學生身心發展的教育課程。”

他說,美國常常為學生進行心理學測驗,一旦發現有自殺傾向的學生,學校會特別關注,提早進行輔導治療,解決學生心理問題,所以這是馬來西亞需要去發展的教育工作。

楊泉也說,這種教育工作必須獲得家長配合,因為有很多家長對于心理輔導產生抗拒,認為輔導就是精神問題。

“其實心理問題是每個人都會面對,但是它的問題程度達至多少,才是我們必須關注的問題。心理測驗能夠幫助學生自我了解及認識,甚能提早治療,因此家長教育也是華社必須注重的。”

生命線協會辦輔導義工培訓課

生命線協會將于6月9日至9月7日,召開2014/2015年度輔導義工儲備培訓課程。

此課程旨在增進個人自我了解、自我探索之能力、進而促進自我成長、培養解決生活的能力,並提升有效的應變模式、增進助人技能,激發積極奉獻及服務社會的動力、儲備生命線協會輔導及關懷義工。

對象及資格即,年滿23歲、大專文憑以上程度男女、身體健康、思想成熟、品行良好,對社會服務工作有熱誠及興趣者,此時受訓錄取後,願意為生命線服務至少一年。

欲知更多詳情或興趣報名者,請聯繫03-42666195。

陳雲娟:教育做有價值的人

親子互動滿足心靈

陳雲娟說,今天社會與過去不同,現代教育應該注重在如何教導孩子成為有價值及有責任的人,讓孩子自行發掘存在意義。

她說,現今年輕人無需背負家庭及社會責任,甚僅有的課業責任也是由父母安排;當孩子沒辦法付出,加上親子關係不好時,他們會感覺不被需要,接著用極端行為來獲得關注。

她說,在雙薪社會里,父母常把給予足夠物質及溺愛,當作對孩子的關愛,以為努力工作或24小時全天候陪伴孩子,就等同給予孩子最好,但沒有意識到“無微不至”的照顧,會造成孩子心靈空虛。

陳氏說,心靈滿足不是靠物質就可以填補,而是需要良好親子關係、人際關係、互動還有大自然的滋潤。

“父母可以真正跟孩子談心、用心互動及把所有專注力放在孩子身上,攜手一起做同樣事情,而不是一心二用與孩子互動或監督。”

有問過孩子的看法?

你想的≠他們這樣想

每當有青少年自殺身亡時,他們的父母或會哭訴:“我沒有給他壓力,為什么他要自殺?”,陳雲娟這時會反問:“你是否有問過孩子,對自己的真正看法,他們真的是這樣想嗎?”,或許這才是答案。

“孩子眼睛所看與大人是不一樣的,比如你說沒給孩子壓力,但臉上或言語卻顯示一點點失望,這些會在孩子大腦里倍速加大,會覺得父母很失望,往後一旦成績不理想,孩子第一聯想,便是父母那張失望的臉。”

陳氏說,倘若青少年家庭及親子關係是良好的,他們且有喜歡的課外活動,即便成績不好而感覺挫敗,但因為有上述良好的支持力量,是不會產生負面想法。

“但若他們生活里唯一只有讀書,加上親子關係不好,一旦成績遇到挫敗,就等同世界毀滅,迫上絕路。”

孩子是樹父母是樹根

適當指引助茁壯成長

陳雲娟坦言,現今家長是有必要上兒童心理學或發展學等課程,以給予孩子適當指引、自由及肯定。

她說,倘若要杜絕孩子傾向自殺,父母首先必須問自己是否有給予孩子健康的愛、智慧的人生及正確方向。

“孩子成與敗並不在于課業成績,而是在于父母的教育,可是今天父母卻給予孩子錯誤方向的教育,而這是父母所看不見的盲點。”

她比喻,如果孩子是棵樹,父母就是樹根,若根部無法茁壯成長,失去支撐點,即使樹外表長得多好看,也會迅速枯萎,換言之父母能夠好好地照顧根部,或許有很多問題都不會發生。

“真正良好親子關係,應把孩子放在第一,課業放在最後,因為當孩子內心得到滿滿愛及愉快時段,其人生就會有很多彈性,而課業也自然會進步。”

青少年情緒很強烈

常幻想要轟烈人生

陳雲娟說,在青春期的青少年會較喜歡被肯定及關注,而生命定位甚為最重要,所以他們會比較戲劇化,常幻想要轟轟烈烈的人生,或讓大家永遠記得他。

“青少年情緒是很強烈的,他們會容易用直接方式,別人留下深刻印象。”

她說,如果他們無法尋找生命定位或沒有明確方向,加上沒有很強學習背景時,就會逃避,最後會選擇極端方式,如自殺或破壞社會,來表達憤怒、委屈或不滿,引起社會及家庭關注。

“傾向自殺的青少年有80%是屬企圖性,即有自殺念頭,但沒有實際行動;而實際性自殺卻是極少,可能10萬人中僅有1人。”

自殺≠解脫≠問題解決

“當人們不知如何解決問題時,死是一種解脫,而這種解脫正是青少年想要的。”

陳雲娟說,在解脫過程中,青少年會認為“自殺=解脫=問題解決”,或許別人會認為他們在逃避,但在他們理解中,他們是在解決問題。

“那他們是否有嘗試去解決問題?其實是有的,可能在自殺之前,他們曾做一些努力,雖然有關努力並不很明顯。”

他們或會在面子書寫下:“我很累”,但如果有人留言:“有誰不累,我也是很累”等,他會認為沒有人了解他。

“如果身邊朋友及家人忽略,沒有即時給予關注,或遇到雪上加霜事情時,青少年的自殺企圖心,會變得更加強烈。”

東方成材觀念構成無形壓力

楊泉說,學生會自殺,其實與他們成長有很大關係,因為孩子一生下來,最先接觸到父母與家庭。

他說,其實學生自殺,不能單方面從課業壓力角度來看,需要整體看待問題,甚深入了解,才能找到學生自殺的源頭。

“亞洲社會包括馬來西亞,無論是家長或校方都把文憑及成績看得太重,對孩子抱有期望,整天望子成龍或成鳳,有些家長甚把虛榮心投向孩子,與其他比較或炫耀。”

他說,可是家長卻忘了“人比人氣死人”道理,最後導致孩子背負著很大壓力,逐漸走上自殺之路。

同齡朋友幫不上忙

陷挫敗應求助父母

陳雲娟指出,儘管青少年內心覺得父母和家很重要,但行為表現上,朋友居位永遠是第一。

她說,當青春期青少年碰在一起時,關係會好到像漿糊一樣,但一旦關係變得不好時,等同世界末日,這也是導致自殺的原因。

“當青少年面對負面問題時,同齡的朋友是很難幫助解決問題,反而會做出更負面舉動,直接造成對方實際自殺。”

她舉例,當一名青年跟朋友訴苦說要自殺時,可能朋友會稱讚他很勇敢或者“你敢嗎?敢的話就做給我看啦”等挑釁話語,沒有預料到這些言語或小小舉動,是促成相關青年去殺的關鍵。

“因此當面對這種事情時,他們會被嚇到、內疚或罪惡感,留下很大陰影,所以這些孩子是需要特別被關注或輔導,不要讓他們背上無形的罪惡。”

她強調,當孩子在青春期時,父母應像24小時便利店,永遠打開門,成為孩子最溫暖的避風港。

別亂按”讚”變無形兇手

面子書的“LIKE(贊)”,是促成青少年自殺的無形兇手?

陳雲娟說,學生遇到問題時,一般不願意找輔導老師或致電輔導中心,因為擔心問題曝光,以致閒言閒語,所以他們很多時候會選擇在社交網站如面子書,尋求意見。

她說,可是面子書網友很喜歡隨意按“贊”,這對心情處于低潮或傾向自殺的人而言,會把這個“贊”詮釋為認同。

“當贊越多,代表越多認同時,這可能成為一種推動力,將一個人推向死亡懸崖。”

因此陳雲娟呼籲網友在按贊時必須確保其傳達訊息是正確,包括留下正面鼓勵的留言。

世界衛生組織列出的自殺預警信號

◆經常談到自殺(要殺死自己)

◆總是談到或想到死亡

◆對絕望、無助或無價值感發出議論

◆經常說:“我不在這裡就好了”或“我要離開”

◆日漸嚴重的抑鬱(深度悲傷、興趣喪失、睡眠和飲食問題)

◆突然的、出乎預料的由悲傷情緒轉為平和安詳,甚至表現出愉快的樣子

◆有“死的願望”,並嘗試導致死亡的冒險行為

◆對過去在乎的事情失去興趣

◆拜訪或打電話與別人告別

◆把事情安排妥當、整理要丟掉的東西、更改遺囑

◆專心考慮自殺的方法,尋找付諸實施的有關信息(如互聯網),同時尋求獲得自殺的手段。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