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佩妮:马中情浓40年 | 中国报 China Press

余佩妮:马中情浓40年

还有不到两个星期,就是马中建交40周年纪念的大日子,40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等同人生中年期,是重要人生分水岭。



因工作关系,有幸访问一些当年马中建交的功臣和见证历史的人物,听他们娓娓道出当年情况,以21世纪的心聆听70年代的情景。

那个年代,是共产党势力最盛的年代,也是世界冷战时期,笔者从小生活在和平宁静的马来西亚,只能说知道但不了解当年那些人的心情。

访问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时任首相敦拉萨时期的首相署特别事务部长丹斯里曾永森,说起当年敦拉萨为了30余万名持大马红色身分证中国移民,而与中国胶着在讨论中。



曾永森告诉我,因为两国宪法原因,一旦建交,我国可能会即时失去这些永久居民,敦拉萨很不舍得国家失去他们。

曾永森最后建议让这些持红色身分证的中国人,自己决定要保留大马永久居民身分证或中国籍。

最后,这30余万人大部分放弃中国籍,成为真正大马公民,才有现在我国超过20%的大马华裔。

想起自己公公,如果当年他选择返回中国,我现在又会在哪里?

公公当年因生活贫困,从中国福建南来找生活,结婚生子、落地生根后,决定不回家乡。

走过风风雨雨

多年来,子孙满堂弥补不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公公现患上老人痴呆症,不认得最爱的儿女和孙儿,只记得要回“唐山”(中国),天天收拾小包袱说要回家(中国)。

在他内心深处,中国才是他的家乡;中国移民当年的选择,可能有很多原因造成,但因他们的决定,才有一代传一代的大马华裔和现在的马来西亚。

人生的20岁靠勤奋、30岁靠智慧、40岁靠经验;这也适用在两国建交上。

当年,马中是在世界各国关系最严峻的情况下建立邦交,经过努力和智慧经营,走过风风雨雨,如今是靠经验来把马中关系提升至更高一层楼,让两国关系更密切。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