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報界37年 中國報 前總編輯 黃兆壎逝世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服務報界37年 中國報 前總編輯 黃兆壎逝世

(吉隆坡19日訊)《中國報》前總編輯黃兆壎老先生,于昨日(18日)下午4時30分與世長辭,安詳離世,享壽93歲。



黃老先生靈堂設在吉隆坡古仔路富貴紀念館2樓21號房(滿天星),供親朋戚友瞻仰遺容。擇日星期三(21日)上午10時出殯,靈柩發引至雪州莎阿南富貴唐城焚化場舉行火化儀式。

黃兆壎與夫人譚國英(已故)育有5名女兒,大女兒玉苑、2女玉瑩、3女玉磊、4女玉印和小女兒玉成。

初任體育記者



黃老先生家族4代同堂,享壽積福。

黃兆壎與夫人祖籍同是廣東新會,他于週日下午,因老人病在家中安祥離世。

黃兆壎于1971年至1984年曾任《中國報》第4任總編輯,在2011年檳城韓江學院“金帆獎”頒獎禮,獲頒“中文媒體終身成就獎”,獲得全場起立鼓掌表揚。

黃老先生當晚從檳州首長林冠英手中接過這項殊榮。

他于1947年起加入《中國報》服務,初任體育記者,並由記者、體育編輯、副總編輯至1971年,擢升為總編輯。

他曾經說過:“當初是由一名小記者,慢慢爬到總編輯的高職。”

他于1984年退休,服務報界37年,同年獲頒拿督黃紀達新聞獎中的新聞事業服務精神獎。

人脈廣為報館招廣告

黃兆壎當年升任《中國報》總編輯時,面對不小挑戰,除了報館財源方面有待改善,人力資源也有不足,但他盡力而為做好自己的角色。

他在華人社團和教育領域有著不俗的人脈,這點成了報館廣告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許多相關人士願意因為他而投置廣告。

在報館內,他也得到同事的敬重,雖然人手不足,但同事間願意與他在工作上互相配合。

他坦承,交遊廣闊和人事關係和諧,成了他管理和帶領報館穩步向前的關鍵。

評馬專才專欄受矚目

黃兆壎的身分不單單是《中國報》前總編輯,也是本地著名評馬專才,為《中國報》賽馬專欄“神機妙算”撰稿人。

他的筆名“老黃”在賽馬界擲地有聲,他是無人不曉的馬評人,曾成功測出無數個充滿變數的賽馬結果。

他在《中國報》當體育記者時,不只在體育報道上獨當一面,也因為熟悉賽馬和精于測馬,吸引不少讀者關注。

提起“老黃”這個筆名,當年的賽馬界和馬迷,甚至現在這一輩的馬迷都肅然起敬。

他也喜歡測冷門馬,並特別在報章上推出“每場一冷”專欄,雖不是百測百中,但精準度極高。

它的影響力大到什么程度?黃老先生曾指出,當時的賽馬卜基(Bookie)打電話給他,請他“不要寫到這樣準”。很多馬迷和卜基都一直留意他的測馬專欄。

2001年,賽馬寫作人協會頒了一個獎給他,以表揚他的貢獻。

親友到喪府弔唁

《中國報》前總編輯黃兆壎老先生在吉隆坡富貴紀念館治喪,親友陸續前來弔唁,並慰問家屬,希望他們節哀順變及堅強。

家屬們也帶來本報數年前專訪黃兆壎的報導,包括配合本報創刊60週年,和他與愛妻已故譚國英鑽婚紀念的專訪等。

大女兒黃玉苑說,父親一生熱愛記者這份工作,更笑言父親將自己“嫁”進報館,為報館盡心盡力,在報界服務30多年,就算卸任本報總編輯之位后仍不言休,心中時刻惦記著報界。

與此同時,本報總編輯張映坤今晚也抵達喪府吊唁,並瞻仰黃兆壎遺容。

悼念恩師黃兆壎──鄭譚運(《中國報》資深同事)

今天返家途中,接獲手機電話——譚運︰老黃已走了!其女兒的來電,這晴天霹靂的訊息,頓時使我心坎深感悲痛與哀傷。

《中國報》前總編輯黃兆壎老先生,于本月18日不幸與世長辭,享壽積閏九十有七,他很安詳的離開,堪稱福壽全歸。

談起前老總“老黃”,他是我啟蒙的恩師,也是益友,更是我的學長。他是尊孔中學1938年第一屆高中畢業同學,本人則是第十六屆高中畢業生,相隔約16年。

黃兆壎老先生服務報界超過40年,在上世紀40至80年代間,報壇、體育界及賽馬等,黃兆壎或“老黃”這個名字,無論是讀者或馬迷等,擲地有聲,無人不曉。

據知,在戰前1947年,黃兆壎加入《中國報》擔任體育記者,隨后則陞任體育編輯和總編輯之職,直至1984年榮譽退休。

較后周家在86年接管《中國報》后,周寶振(已故)再聘請黃兆壎為《中國報》賽馬版以“老黃”筆名編寫賽前論戰及推出“每場一冷”的專欄,雖然不是百測百中,但精準度極高,致使《中國報》馬版深受馬迷讀者歡迎,也增加了報紙銷量和讀者群。

“老黃”不在報界后,則活躍在賽馬領域,專為本報撰稿寫馬評。最難能可貴,他在2001年榮獲大馬賽馬寫作協會頒發一個評馬榮譽獎,以表揚他的貢獻。

直至前2年,他91歲高齡時,身體逐漸衰弱,經家人規勸,他才停止執筆。“老黃”終身為《中國報》服務,把一生青春及精力獻給《中國報》廣大讀者,確是難能可貴。

黃兆壎老先生確是報界長者,也是報壇長青樹。他為報界無私的貢獻。他為人和藹可親,待人謙虛有禮,工作認真,笑臉迎人。

他的敬業、樂業及專業的工作精神,令人尊重與敬仰,也值得晚輩學習的榜樣。他的工作及服務精神,更是報界學習的楷模。

黃兆壎老先生,畢生服務報界,貢獻國家、社會。他老人家在2011年榮獲檳城韓江學院頒發中文媒體終身成就獎,以表揚“老黃”對本邦報界的優越貢獻,也肯定他畢生服務表現。

他在頒獎時發表演講說,勉勵新聞從業員應做好本分,相信必有出頭天。希望大家對工作應有敬業、樂業及專業的精神,真誠為國家、社會及讀者服務。

本人認識“老黃”也超過半世紀。在86年周家接管《中國報》時我加入,但他經已在84年時退休。因此本人無緣結為同事,實為憾事。

回憶起在1952年本人進入尊孔中學就讀時,由于家貧為半工半讀生。早上在梁章書報社分發《中國報》給報販派送訂戶。當時代理《中國報》報份有3間派報社,即梁章書報社、雪蘭莪派報社及華僑派報社。當時《中國報》的銷量只不過400余份而已。

值得一提,黃老先生生前向本人披露《中國報》創刊時一段很少讀者知悉的往事,今願與大家分享。

老黃說,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英軍重返馬來亞。新馬地區,社會動盪,左翼勢力紛紛崛起。當時,左派報紙《民聲報》大力鼓吹共產主義,大事報導左派勢力的活動。

當時,馬來亞還是英國殖民地,今英女皇的父親喬治六世見勢不妙,就指示敦李孝式爵士(已故)創辦一份民營報紙,以平衡左派報紙的勢力攻勢及囂張,給予其他社會人士及團體有機會發出不同聲音。

于是,敦李孝式欣然答應此項任務,就物色當時的僑領有劉西蝶、洪啟讀、劉甫秀、黃振秀、黃重吉、曹堯輝、陳濟謀、劉伯群及辛厚慈等10位,每位出資坡幣1000元,在1946年創辦《中國報》。

老黃指出,這10位投資者全為馬來亞僑領,全都是國民黨黨員。因此,《中國報》出版在五六十年代,被華社讀者誤為是“反共報紙”,這是誤導也不確實。

其實,當時《中國報》也有報導其他政黨、社團及各界人士的新聞,並非專為報導“反共”的訊息。

據本人知悉,五六十年時期,真正的反共媒體應該是怡保出版《中興日報》及吉隆坡區出版的《聯邦日報》。此2份反共報紙出版不到2年時間就先后“收檔”。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死了,他還活著。”前老總黃兆壎,你這么靜悄悄的走了。但,您在我的心坎上永遠是慈祥的長者,報界的典範。

前老總黃兆壎,您一生為報界事業默默的耕耘,無怨無悔為《中國報》奉獻,願您永遠安息!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