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政變.撤出五世王廣場據點 反對派、示威者與軍人握手道別

(曼谷23日綜合電)泰國軍方宣佈發動政變並實施宵禁后,反政府示威者週四晚在軍隊“護送”下撤出五世王廣場據點,其間有示威者與軍人握手道別。

週四晚7時許,香港《蘋果日報》記者來到曼谷市政府大樓附近的反對派據點五世王廣場,當時仍有700名示威者集結。示威集會工作人員仍繼續做晚飯,示威人士稱接獲通知吃罷這頓最后晚餐就要撤出。

有示威者稱不知道素貼被捕,當得悉消息感到驚訝,另有示威人士表示雖然局勢急轉直下要臨時撤離,但相信反對派已取得勝利,並揚言他日示威領袖再召集,他們都願意再參與示威行動。

其后,軍方先后派出50輛旅遊巴土到來,安排示威者登車及即時接送他們返回原住省份,其間有示威人士跟在場軍人握手道別,有示威者高舉“尊敬泰皇”的紙牌,另有示威人士大叫口號及唱歌。

士兵鳴槍警告撤離

另據《星島日報》報導,泰國軍方同樣要求曼谷西郊阿克薩路的紅衫軍解散,其間有士兵向空鳴槍,以警告示威人群迅速撤離。

挺政府紅衫軍的領袖賈圖鵬較早前仍對支持者說:“你們是否會投入抗戰?我們哪裏都不會去。不要恐慌,因為我們已經預料到這種情況。該發生的就會發生。”

支持前首相達辛的示威者曾揚言,倘若軍方奪權,他們將群起反抗。不過,目擊者說,看見紅衫軍示威者以駕車或步行的方式,和平地離開抗議地點。

紅衫軍領導人

賈圖蓬被判入獄半年

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引述外媒報導,泰國上訴法院週四就“紅衫軍”領導人賈圖蓬涉嫌誹謗罪進行宣判,判處賈圖蓬入獄6個月並處以5萬泰銖罰款。

這次判決是懲戒賈圖蓬在阿披實擔任泰國首相期間的出言不遜,指責政府鎮壓並殺害民眾。

2010年3月15日,泰國前首相阿披實針對賈圖蓬的言論進行起訴,稱他當年1到2月期間多次在公開場合進行誹謗,賈圖蓬曾說阿披實召開安全部隊會議,鎮壓紅衫軍示威者。

泰國刑事法庭2012年9月曾判處賈圖蓬入獄半年並處以罰金5萬泰銖,緩期2年執行。

泰國上訴法院週四維持原判,法庭承認賈圖蓬針對阿披實的逃避征兵言論是正當的批評,但認為阿披實鎮壓民眾的說法缺乏証據。

法庭還宣判,要求賈圖蓬將判決的結果連續7天發表在當地報紙上。

帕拉育分行政權給副手

據消息人士說,全國維持和平委員會領袖帕拉育將軍,已將該國的一些行政權力分配給其副手和一名陸軍首長掌管。

擔任代首相的帕拉育將掌管內部安全運作指揮部、王家泰國警察、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家情報局和預算局。

其餘的部門和主要政府機構則已分配給助理政變領袖和一名助理陸軍首長掌管。

另一方面,泰國《民族報》報導,泰國軍方週四發動政變,頒令所有電視台暫停原有節目,清一色播放軍方發佈的消息后,但在當地時間週五日下午6時,6個電視台包括泰國PBS同NBT已恢復正常播放。

逾七成五人支持軍方政變

泰國萱律實大學最新一項民意調查顯示,七成半受訪者認同軍方實施戒嚴,希望軍方能協助國家緩解危機,解決問題。

泰國《世界日報》報導,調查訪問全國1364名民眾,75.95%的受訪者,贊同軍方實施戒嚴法,認為能夠防範暴力衝突升級,對各方合作解決問題製造有利條件,只有不足一成五人認為軍方若干預政治會令問題更加複雜,反而令緊張氣氛升級。

另外,50.93%的受訪者指出,戒嚴能緩解緊張局勢,軍方也能以理性方式執行法規。25.78%的受訪者認為是解決問題的方式之一,相信在軍方控制局勢下,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能得到保障。不過,也有11.49%的受訪者擔憂會造成日常生活或外出不便,7.14%的受訪者認為會影響到國家形象,4.66%認為會導致部分團體的不滿而引發更多混亂。

政變治標不治本

專家:達辛將反擊

泰國智庫暹羅資訊社政治分析師康元永(Kan Yuanyong,音譯)說,軍方周二發出戒嚴令是“試水溫”,給對立雙方機會透過談判解決困局。他認為泰國現時發生衝突的機會大增,“達辛(流亡海外前首相)將會反擊”。

康元永指出:“軍方頒布戒嚴令可能是個試探,讓對立陣營有機會談判出擺脫僵局的辦法,不過,結局總是由軍方接掌政權。”

他指出:“如今,衝突可能性已增加許多,他相信會有還擊。”

日本京都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的巴溫說:“政變不是結束危機的解決辦法,它將變成危機。這顯示軍方從未從2006年(推翻達辛的政變)中汲取教訓。”

清邁大學東南亞事務研究所的錢伯斯說:“因為看守政府阻攔推舉臨時首相,帕拉育(陸軍總司令)遂在壓力下作出2006年的抉擇。”

國際指責

美擬中止援助軍事關係

(華盛頓23日綜合電)泰國週四發生軍事政變,美國、歐盟及其他國家紛紛表示關注和指責。

美國週五發表聲明,對軍方行動表示失望,並要求釋放政黨領袖,立即恢復民選政府,盡速舉行反應民意的選舉。

美國國務卿克里在聲明中對泰國軍方在長期政治動盪后,中止憲法及掌控政府表示失望,認為軍方沒有理由發動軍事政變。

他強調,軍方行動對美泰關係造成負面影響,特別是雙邊軍事關係,美方正考慮是否中止對泰國的援助。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薩基同一天指出,美方已暫停與泰國的軍事接觸,目前正考慮是否中止每年對泰國大約1000萬美元(3210萬令吉)的援助。據悉,泰國2006年發生軍事政變后,美國凍結對泰國軍事援助長達一年半時間。

英國敦促“所有各方放棄分歧,遵守民主和法制價值。”法國總統奧朗德譴責泰國軍事政變,呼吁盡早舉行選舉。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通過其發言人發表聲明,對泰國軍事政變表示關切,同時呼籲迅速恢復文官統治。

潘基文呼籲該國迅速恢復憲政、文官統治和民主法治,以及能夠為泰國長期和平與繁榮鋪平道路的包容性對話。潘基文同時敦促有關各方以建設性的方式共同努力,避免暴力並尊重人權。

西方:泰國的民主結束

西方媒體指出,軍事政變已成了泰國“沒有辦法的辦法”,對于政治派別卸下的政治包袱如今完全落入軍方手中,而軍政府常與獨裁畫等號。

“泰國的民主結束了。”西方用這種下意識反應直言失望,無奈地看著自己扶持建立的東南亞民主樣板再次走入死胡同。

泰國發生的軍事政變

自1932年泰國實行君主立憲制,泰國共發生大小軍事政變19次。其中主要有:

1932年6月——一批在西方受過教育的軍官和文官組成的革命團(民黨)發動政變,廢除泰國的君主專制,實行君主立憲制。

1933年6月20日——泰國首次軍事政變,軍方不流血推翻當時的獨權首相。

1947年11月7日——此軍事政變僅維持數小時,隔日即有新首相上台恢復內閣運作。

1951年11月29日——被稱為“寧靜政變”,軍方推翻1949年版憲法,恢復1932年版憲法,取消參議院編制,允許政府指派議員佔國會一定比例。

1958年10月——武裝部隊最高司令沙立在已辭職的前首相他儂的支持下發動政變,接管政府。1959年2月,沙立出任首相。1963年12月沙立病逝,副首相兼國防部長他儂繼任首相。

1973年10月——陸軍司令西瓦拉上將利用群眾力量,推翻他儂的統治,恢復議會制。

1976年10月——以國防部長、前任武裝部隊最高司令沙鄂‧差羅如上將為首的“改革團”發動政變,推翻成立不久的社尼‧巴莫政府。

1981年4月——以訕‧集巴滴馬上將、馬儂上校等為首“革命團”發動政變,因未獲三軍支持,政變失敗。

1985年9月——少壯派軍官集團頭目馬儂上校在一批退役軍官支持下發動政變,10小時49分鐘后便被平息。

1991年2月——武裝部隊最高司令順通‧空頌蓬上將在三軍總司令和警察總監支持下發動政變,推翻差猜‧春哈旺政府。

2006年9月——陸軍司令宋帝上將領導的泰國軍方聯合警方發動政變,解散由看守政府首相達辛領導的內閣,成立國家管理改革委員會全權接管政權。

2014年5月——陸軍司令帕拉育宣佈發動軍事政變,稱為了避免更多人員傷亡及局勢升級,軍方從看守政府手中接管權力。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