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以物聚(第8篇).威省市局早年政策 水果路名 方便辨識 | 中國報 China Press

路以物聚(第8篇).威省市局早年政策 水果路名 方便辨識

報導:陳明堅



地區:檳城大山腳
來到大山腳,給人一種“果實累累”的感覺,這里有木瓜路、西瓜路、波羅蜜路、黃梨路、山竹路等10多條以水果命名的道路;單靠想的就能讓人嗅到“果香”,以為大山腳是個有很多果園的地方。

實際上,大山腳這座小山城從早期到現在,只有榴槤及荳蔻比較出名,其它水果種類皆沒有大規模種植;有趣的是,這里卻偏偏沒有以榴槤及荳蔻命名的道路。

無論如何,大山腳特殊的水果路名,給人留下強烈印象,成為地方上的特色。



威省市議員陳宗興接受訪問時說,以水果為大山腳路命名,是威省市政局于70至80年代的政策,原因無它,就只是為了容易區分及方便辨識,並非大山腳人民早期以種植水果為生,

“當年,在威省三縣的道路,北海一帶是以花及魚類命名,威南一帶以鳥類命名,而大山腳一帶則以水果命名。來到近代,道路則以比較商業性質的名字命名。”

水果命名住宅區

他說,柏迪路(木瓜路)、囊卡路(波羅蜜路)、登米蓋路(西瓜路)、納納斯路(黃梨路)、曼吉斯路(山竹路),都是在市局當年的政策下以水果取名。

他說,后來,一些發展商在市局建議下,或覺得水果名有特色,建立的住宅區也紛紛以水果取名,比如黎明園(楊桃園)、積固園(開心果園)、馬吉沙園(百香果園)、水蜜桃園等。

“上述住宅區內的道路,自然也以水果命名,久而久之,大山腳成為‘水果’處處的地方。”

檳州最大市鎮之一

大山腳是檳州最大市鎮之一,人口近30萬人,居民以華裔為主,雖然多個地方的馬路以水果命名,但大山腳人早期並非依靠種植水果為生。

19世紀初,大山腳是以種植胡椒、丁香、荳蔻等香料為主,當時也大量出產花崗石。不過,后期改為種植甘蔗以及橡膠。

來到今天,雖仍有少數的居民以橡膠等農耕業為生,但隨著時代變遷,多數居民早已開始經商。

今天的大山腳也是一個以美食聞名的地方,芋頭販、粿汁、肉骨茶、鴨蛋炒粿條,除了在本地外,在外地也享有一定知名度,“來大山腳嘗遍美食”,成為遊客的旅遊路線之一。

大山腳還有聞名全馬,號稱北馬最大尊的大士爺金身;此外,也有一年一度歡慶聖安納慶典,每年都吸引不少遊客光臨。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