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以物聚(第9篇).紀念貢獻.華人之光 見路名思先賢 | 中國報 China Press

路以物聚(第9篇).紀念貢獻.華人之光 見路名思先賢

報導:吳蕙茵
地點:芙蓉沉香區
在芙蓉,共有14條街道以華裔先賢命名,單在沉香區便佔了4條。



芙蓉市區各主要道路,早期因受到英殖民時代影響,因此很多道路皆以英殖民時期的領袖名字命名,直至80年代初期,芙蓉市議會重新規劃路名,才將市區的路名“本土化”。

在美食店林立的沉香,除了擁有歷史悠久的廟宇,區內有4條馬路以華人先賢命名,即郭開東路、韓球豐路、盛明利路以及甲必丹譚揚路。

深具代表性



森美蘭中華大會堂史料組主任陳嵩傑受《中國報》訪問時指出,上述4條以先賢名字命名的道路,“主人翁”都是芙蓉很有名望的已故先賢,他們皆對森州作出許多貢獻。

他指出,甲必丹盛明利和甲必丹譚揚是森州華人開埠功臣,他們都為森州帶來一定的發展和促進當地經濟。

“至于郭開東和韓球豐,他們是森州馬華50至60年代響當當的政治領袖,並曾先后擔任森州議員。”

他透露,值得一提的是,曾任兩屆國會議員的郭開東,早年曾以獨立人士身分參選。”

他提到,被市議會用以命名的先賢,其貢獻都受認可,而且在華人社會也是深具代表性的人物。

韓球豐路 (Jalan Han Hui Foong)

韓球豐路的前身為“登拔路”,其位置是在芙蓉東姑安藩娜芝霞女子中學的后方。

早年是當地以炸石活動聞名,后被芙蓉市議會易名為韓球豐路。當地在早期也以木屋區聞名。

韓球豐是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馬華領袖,曾中選為芙蓉民選市議員,更在60年代擔任拉杭及雙溪烏絨區州議員。

郭開東路(Jalan Quek Kai Dong)

郭開東路的前身為下林木街,此路與盛明利路銜接,可通往沉香區。

郭開東是馬華60年代的領袖,他除了曾經擔任芙蓉東區國會議員,更是森馬華最后1位由黨員票選出來的州聯委會主席。

無論是在擔任議員或是州主席期間,他對森州體育界和教育界都作出一定的貢獻。

60年代的森州籃球運動,特別是女子籃運,在郭開東的推廣和協助下,風頭一時無兩,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

他也是大馬籃球總會的創辦人,並擔任第一任會長。

值得一提的是,郭開東更為芙蓉中學中學爭取開辦先修班,使芙中在當時成為國內首間擁有先修班的獨立中學。

曾任兩屆國會議員的他,在1969年因選區候選人糾紛而淡出政壇。

盛明利路(Jalan Seng Meng Lee)

盛明利路前稱上林木街,與郭開東路是“鄰居”,兩者都可以直接通往沉香區。

被尊稱為“仙師爺”和封為“雙溪烏絨甲必丹”的盛明利,在28歲那年抵達馬來亞,並在33歲到芙蓉協助開辦錫礦公司。

他也在期間將同鄉帶到馬來亞發展錫礦業,並帶動當地的經濟。

他的另一個身分是吉隆坡開埠功臣甲必丹葉亞來的恩師,並在1860年的一場戰爭裡不幸被殺害,終年39歲。

甲必丹譚揚路(Jalan Kapitan Tam Yeong)

由于此路段開設多間壽板(棺材)店,故又有“棺材街”之稱。

靠近芙蓉市區的甲必丹譚揚路,是許多市民必經之路,因它可通往市區的任何一個地方。

甲必丹譚揚是英殖民時期,備受認同的華裔領袖和企業家。

他也是當時受到英殖民時期領袖承認的“甲必丹”,並代表華裔在當時的政府裡當發言人。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