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留台聯總訪台‧ 學習多元文化汲取經驗 李子松鼓勵 留台發展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馬留台聯總訪台‧ 學習多元文化汲取經驗 李子松鼓勵 留台發展

本報特派 : 邱玉珊
(台北25日訊)台灣致力吸引專才導致大馬人才外流?馬來西亞留台聯總總會長李子松坦言,隨著台灣放低僑生畢業后留下工作門檻,至少10%至20%大馬學生在台灣畢業后會留下。



他認為,大馬留台生畢業后繼續留下發展不但可開拓事業,也可將經驗帶返大馬,因留台生最終會返國。

他說,學生在國外深造,不但可學習別人的多元文化,當有機會留下來發展時,更應爭取,因此他正面看待台灣放寬僑生門檻,吸引人才留在台灣的措施。

提升中小企業發展



“大馬政策也是惜才和愛才,我相信大馬留學生在台灣工作一段時間后,最終還是會回國發展,將國外經驗帶回大馬。”

他是5月15日至20日率團留台聯總到台灣參訪后,向本地媒體這么說。

他也引述銘傳大學校長李銓所提的一宗個案,即一名大馬學生對唸書沒有興趣,當他到銘傳大學海清班學習並畢業,其父母看見孩子畢業都感動流淚,因孩子的學習態度完全改變。

“我們可看見許多成功的例子,台灣教學確實可為學子帶來改變更驅使他們往光明未來發展。”

留台聯總副總會長方俊能說,馬來西亞中小型企業進步空間緩慢,且保守,如果把已經畢業的學生讓他們回去創業,即可大大提升大馬的中小型企業發展。

“海清班的畢業生回到大馬大部分以創業為優先,而且他們在台灣的人脈也為他們提供便利和機會。”

馬瑩儀:先取經驗才回國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系二年級學生馬瑩儀說,她在台灣畢業后,會留下找工作,在取得工作經驗后,最終還是會回到馬來西亞發展,因為她的家人都朋友都在家鄉。

她說,當地電視電影工業發展,對她目前就讀的科系有幫助,她希望畢業后,可留在台灣找工作,學習課堂以外的知識,學習不同地區的專業。

“台灣政府把學生畢業后3個月逗留期限,延長至6個月,足夠我們在台灣覓職。”

陳士魁鼓勵留台生
參與社運見識民主政治

台灣僑務委員會委員長陳士魁說,大馬僑生在台求學時期可參與台灣社會運動,見識台灣多元文化和民主政治成熟。

“台灣的社會運動證明當地民主,但社會運動消耗很快,不會像泰國紅衫軍和黃衫軍至今持續著,我們(台灣)說結束就結束,這對其他民主國家而言是正常的;台灣有不滿就有遊行和抗議,當年陳水扁當總統時,紅衫軍也圍住總統府,但場面一點都沒有混亂。”

“民眾要抗議及顯示不滿,然后就結束,這證明台灣民主政策趨向成熟,民主政治有很多缺點,我們都在思考要怎么去改善得更透明和更公開。”

他是在5月16日接見馬來西亞留台聯總一行人交流,接受本地媒體採訪時,這么指出。

詢及如何看待僑生也參與台灣社運時,他說,台灣學生並不在意參與者是僑生,他們更在意大家的共同理念。

他也不認為,台灣早前的社運,會讓僑生對往台灣求學卻步。

太陽花學運,初期稱318學運、佔領國會事件,是指今年3月18日起臺灣的大學學生和公民們共同發起佔領中華民國立法院所引起的社會運動事件;警方多次嘗試清除議場內部的學生但沒有成功,期間雙方也因此發生肢體衝突並且有數人受傷。

蔣偉寧:理性參與學社運

台灣教育部長蔣偉寧支持學生關心公共事務,唯他認為參與學運或社運的學生應保持理性。

他認為,學生表達訴求同時,必須是理性,而這一次(太陽花)學運已跨越紅線,學生們應該審慎地思考。

他支持學生關注未來國家的發展,表達意見方法可以正面,來達到更好的效果,倘若以負面方法,那么就會逾越了,對民主發展並沒有帶來好處。

張盛聞:開拓視野促進外交

馬青總團長張盛聞說,大馬留台生畢業后繼續留下發展事業,不但可吸取經驗,也可開拓國際視野,並可促進大馬與區域國家外交。

他以華商和馬華志工團為例,他們不只在經濟有所貢獻,也對促成大馬與國外和地區外交延伸,華商依靠商業建立的人脈也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他相信,大馬留學生在國外就業多年,最終會返國發展。

此外,他透露,馬華和馬青計劃3年內把在台灣設立的海外人事局,提升至海外人事部,長年累月專門聯繫海外學生。

“我們希望為海外留學生建立一個機制,包括處理學生來台唸書的接待及問題,我們也希望資助當地學生活動,也可引入外國青年到我國來,以了解國內的華教體系。”

他說,馬華在今年首次贊助2014年馬來西亞企業赴台徵才博覽會,並資助15萬新台幣(約1萬5000令吉),希望通過企業徵才方式,把留台的大馬人招攬回國。

“這項工作一直是留台聯總和董總在進行,馬華希望通過徵才方式吸引人才回流,同時也透過與台灣建立關係,把台灣志工團引入馬來西亞。”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