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做工買屋不難 良好福利制度惠全民(第3篇)

報導:涂素燕

攝影:劉潔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新加坡從來不以福利國自居,而且忌諱被當福利國,一再強調不養懶人。

然而,新加坡人買房子、育兒、教育、養老等,都由政府幫他們想好規劃好。

在新加坡模式的「福利制度」之下,人民只要有工作肯工作,就不愁沒有房子或養育孩子方面的問題。

新加坡房價一度全球第二高,我國一個賺馬幣的普通打工仔,一輩子也許都沒有能力在新加坡買一間小公寓。

就算這一兩年,新加坡政府房市降溫措施奏效,該國房價稍微下降,但在全球房價市場,依然高不可攀。

然而,許多新加坡人,只要工作幾年,就買得起政府組屋。

而且只要買得起房子,幾乎就不擔心沒有能力供房,或者房子被收回拍賣。

陳慶炎數年前在新加坡買了一間價值50多萬新幣(約128萬令吉)的政府組屋,房貸月供1000多元新幣(約2560令吉),都是以公積金付還,無需自己另掏腰包還房貸。

新加坡的雙薪家庭,夫婦只要每個月有固定收入,多數都像他那樣,只靠公積金戶頭,就供得起房子。

這全賴該國政府一直以來推行的“居者有其屋”計劃。

新加坡從1965年脫離大馬時,當時,200萬人口中,40巴仙住在貧民窟和窩棚。

1960年代,該國政府成立建屋發展局(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簡稱HDB),負責建造公共組屋,滿足社會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讓每個新加坡人都買得起房子。

新加坡所謂中低收入家庭,並非國家的少數赤貧人口,而是跟金字塔頂端的富人族群相比之下,佔大多數的社會族群。

社區規劃完善環境干凈

只有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才可購買政府組屋。

外國人在新加坡,只可以購買私人建設公司蓋的公寓,價格是組屋一兩倍以上,當然,設備和環境一般比組屋來得高檔。

不過,近年新加坡組屋,開始向公寓看齊,有些新建的組屋,房子的格局設計和社區規劃,未必輸私人公寓。

新加坡組屋區,不只是有房子而已,也是生活設備齊全的社區,規劃完善、環境干凈。

走進新加坡組屋區,每一區都有美食中心,組屋樓下就有小型兒童遊樂場、診所、托兒所、鄰里商店、公車站、體育館等。

居民吃喝、娛樂、運動、購物等,都可以在社區一帶解決,而且很多地方是步行就可以到。

另一受訪者周建威表示:“政府會定期清新粉刷組屋,組屋看起來一直都是干凈的。”

外國人幾乎很難看得出,哪些是新房子,哪些是舊房子。

隨著人口老化,政府增建舊樓電梯,也在社區開辦許多老人關懷中心。

公積金制度保障全面

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度(Central Provident Fund)跟我國公積金制度一樣,每個受雇員工,都有一個自己的戶頭,每個月從薪資扣除一定比率的錢,公司也付出一定比率的錢,強制儲蓄。

新加坡公積金初創時,只是一種養老儲蓄,目前已經延伸到綜合國民購屋、子女教育基金、醫療保險,甚至投資工具。

該國公積金購屋政策,某種程度,可說保障新加坡人人有房。

來自大馬,目前已是新加坡公民的慧櫟表示,在新加坡,動用公積金買房子,就算將來把房子賣掉,錢還是要存回公積金戶頭,這筆錢,只能用來養老。

該國提倡“以房養老概念”,人民年輕時用公積金買房子、付清房貸,年老時大房換小房,增值部分可用在退休、養老、醫藥。

目前新加坡87巴仙居民,是購買或租住政府組屋。

這一兩年,政府為了保證每個有工作的新加坡家庭,都可以負擔起他們的住房,提高了國民的購物津貼。

在新的政策之下,月入1000新幣(約2560令吉)的家庭,可以買到新建的兩房組屋;月入2000新幣(約5120令吉)的家庭,可買三房組屋;月入4000新幣(約1萬240令吉)的家庭,就可買四房組屋。

新幣優勢增生活水準

英國經濟學人資訊社(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最近公佈的2014年度全球生活費排行榜,新加坡意外的高居榜首。

過去公認高消費的城市,像日本東京、挪威奧斯陸、瑞士蘇黎世等,消費水平現在都比新加坡低。

不過,這項統計調查,主要以美國紐約市的物價為基礎,消費範圍含蓋奢侈品、汽車、德士費用等,但並不包括公共交通費用和住費價格。

所以有人認為,這分報告顯示的是全球“奢華生活消費水平”,無法代表新加坡一般百姓生活水平。

近年新幣走勢強勁,對大馬人來說,新加坡的消費水平,望塵莫及。

新幣的優勢,確實讓新加坡人比我國人民,更有能力消費得起舶來品,該國名牌商店四處林立,到處都是高級餐廳。

富裕的人在新加坡,可以得到世界級的最好享受,儘管如此,在新加坡並非只有魚翅鮑魚,而找不到清茶淡飯。

慶炎表示,新加坡的經濟飯,飯加一肉一菜,價格在2.50新幣到3新幣(約6令吉40仙到7令吉80仙),就算加可樂也是5令吉到6令(約12令吉80仙到15令吉40仙)。

炒粿條、雞飯、其他熟食,多數也是三四塊新幣。

他認為,賺新幣在新加坡消費,生活水平其實很合理。

他經常會到吉隆坡見朋友,覺得大馬的生活水平,反而比新加坡高。

“坦白說,我賺新幣,可是來到吉隆坡消費,覺得自己完全沒有優勢。”

獅城生活消費合理

陳慶炎舉例,一個年輕上班族,在新加坡工作,收入可能3500新幣(約8900令吉)到4000新幣(約1萬250令吉)。

“但是在新加坡生活,公共交通很方便,不需要供車,房租雖然要五六百新幣,但是其他生活費用相比大馬還是比較低。”

新加坡地鐵、公共交通費一趟大約2元新幣以下(約5令吉)。

他說,如果這個人在大馬工作,薪水可能也是3500令吉到4000令吉,但是每個月供車養車,可能就需要1000令吉,扣除公積金、保險、過路費、電話費、吃喝玩樂,所剩無幾。

新加坡人買房子,雖然需要給更高頭期,但頭期錢和房貸都可以靠公積金付還,新加坡人要擁有自己的房子,還是比大馬人容易。

每個新加坡人,購買第一間公共組屋時,可以向HDB申請低息貸款。

“我的房子50多萬新幣,我每月只需供1000多元新幣,大馬50多萬令吉的房子,月供多少呢?”

周建威表示,新加坡社區有很多鄰里商店,一些低收入的外籍勞工,還是可以選擇低消費的生活方式。

“很多外勞,就算收入不高,省吃儉用,還是可以存到一些錢,新幣匯率高,換回他們的國家,就是一筆錢。”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