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蘿夏:入微──封為偶像

現在的中學華文課文,不知還收有“對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嗎?一百巴仙有苦口婆心目的,但要十幾歲的青少年理解,大概與對牛彈琴差不多。

如果把古松改成人生,那需要多少種態度呢?首先俗語就說:一樣米養百樣人。肯定還不止。

有人愛勤奮,聽到日本的退休年齡就要提升到70歲,為之雀躍不已,希望本地緊跟,活到老做到老。也有人冷笑:花甲之年還要捱更抵夜朝九晚五,這是苦命,有什么可以高興的。這已經是對人生的兩種態度了。

有人忍氣吞聲為做到70歲抗辯:房屋漲到這種價錢,分期付款要40年,不做到知天命的年紀,如何解決未了的賬?這又是另一種態度。

可見對人生的態度,很多與錢脫不了關係。

對人生與生活的態度,我有一位住在外國的“偶像”。不,不是M君,是C君。

大家都笑說C在外國的正職是看電影、看戲劇,看各種美術展覽出席各種音樂會,副職是選修喜愛的課程,工作只是兼職為賺取生活費。雖然不致捉襟見肘,他從不隱瞞錢時常不夠用,因為都花在入場券上了,你得知道舞台劇音樂會的收費如何昂貴,高尚娛樂少一分錢支持都不行。

C君新年期間來電郵說,他現在積極為計劃籌募,準備在不久后休息半年不打工,時間就用來看書與看影碟。他說買了太多書與電影,都沒有時間看,所以有此偉大計劃(這是我的形容詞)。半年內衣食住行都要靠老本,他不諱言說這樣經濟可能會出現窘境,但他不會改變計劃。

那一刻,我的感覺不僅是震撼,還有一種深深的感動──他為許多人做到了許多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事。

讀書確是好事,時常更有人感歎我國人讀書風氣不高。住在象牙塔睡白玉床的人也許不理解,看書是要時間的,大多數將會被迫做到70歲的人,目前都被五斗米折彎了腰,一點閒暇只渴望睡個好覺,誰不知讀書能提升自己,這才叫心有余而力不足呀!

讀書要心無旁鶩,讀書要專心一致,這些都需要空閒的時間。空出時間需要犧牲金錢來換取,所以封C君為偶像,他做到許多人渴望做沒有勇氣做的事──找出時間讀書看電影。

有書堪讀直須讀,莫待老花空對書。有人有了時間,沒有了視力。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