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探測15個月 才能確定艾爾尼諾

報導:丘惠萍

(吉隆坡5日訊)大馬氣象局官員彭坤良說,該局將從本月起,每3個月探測及紀錄一次太平洋中部、東部及赤道地區的海水平均溫度,在連續綜合5次紀錄后,才能確定艾爾尼諾(El Nino)現象是否發生;所以目前還是未知數。

他說,當局預測,6月至8月期間,海水平均(簡稱:海平)溫度攝氏65%以上,料會上升超過攝氏0.54度,此顯示艾爾尼諾的跡象可能。一般海平溫度超過攝氏0.5度時,便是艾爾尼諾到來的訊號。

他說,預測來臨的艾爾尼諾,目前未知強度如何,需等數個月觀察和統計后才得知。

詢及艾爾尼諾是否造成環境及氣候轉變效應,彭坤良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若艾爾尼諾達到強度水平,明顯天氣和土地比較乾旱,雨量也明顯減少,火患發生率也相應增加。

“因為天氣乾旱,容易引起林火,煙霾問題也隨之而來。一般上,煙霾問題,在東馬會比西馬來得嚴重。”

他續說,若艾爾尼諾處在中等強度,多數影響效應並不明顯。

彭坤良說,在氣象學裡,艾爾尼諾是一種自然現象,平均2年至7年會發生一次,但它不是氣候或全球氣溫暖化的因素造成。

他說,每次艾爾尼諾發生時,氣象局需用6至18個月探測其強度水平。

他引述,自1951至今,我國經歷過6次最強水平的艾爾尼諾,其中最強一次發生在1997年至1998年,之后,2009年至2010年都是中等強度水平。

資料庫

海面溫度異常增暖現象

“艾爾尼諾”源自西班牙語,原意為“聖嬰”。

19世紀初,在南美洲的厄瓜多爾、秘魯等西班牙語係的國家,漁民發現,每隔幾年,從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便會出現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層海水溫度明顯升高。

南美洲的太平洋東岸本來盛行的是秘魯寒流,隨著寒流移動的魚群使秘魯漁場成為世界四大漁場之一,但這股暖流一出現,性喜冷水的魚類就會大量死亡。

由于此現象最嚴重時往往在聖誕節前后,于是遭受天災的漁民將其稱為上帝之子–聖嬰。

后來,在科學上此詞語用在秘魯和厄瓜多爾附近數千公里的東太平洋海面溫度的異常增暖現象。當這種現象發生時,大範圍的海水溫度可比常年高出攝氏3至6度。太平洋廣大水域的水溫升高,改變了傳統的赤道洋流和東南季候風,某程度上減弱赤道逆流,導致全球性的氣候反常。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