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心態左右青訓選材 (第三篇)

報導:潘有文

圖:楊智聰、NFDP、本報資料中心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從德國回流大馬的拜仁慕尼黑球會教練林長金,在“國家足球發展計劃”下,開始挑選12歲以下的青訓球員,終于見識到大馬父母于“輕運動,重教育”的一面!

“我們(大馬)的社會,父母認為如果孩子投入運動,將不會在學業上有好成績,這完全不正確,這是父母的錯誤認知(Wrong Perception)!”林長金不禁要為體育叫屈。

再問他:學業和運動訓練之間如何保持平衡?他忍不住了,說:“它不是一個問題!”

在德國拜仁慕尼黑球會中,林長金負責訓練的青少年球員,學業和運動沒有衝突,哪怕是考試期間,這些小伙子不會以考試為由而缺席訓練。

“在拜仁青訓隊,不少球員都是高材生,像拉姆(Philipp Lahm,德國國家隊隊長)、穆勒(Thomas Muller),學業上全屬A級學生,他們每天都來訓練。”他說,當然有一些學生成績未必頂尖,但學業成績還是不錯。

大馬的父母,尤其是華人家庭,認為孩子參與運動,就無法專注課業,林長金舉雙手反對,他反問:當一個人思想只能集中一件事物半個小時,為何為人父母者會覺得,孩子可在課堂上專注三、四個小時?

在國家足球發展計劃下挑選的26名12歲以下苗子中,24人是巫裔,另有兩人是印裔,華人小孩連在全國挑選期間,都不見任何蹤影。

林長金表示,根據歐洲一項研究,小孩能夠專注在某一樣事物的時間,只有30至45分鐘,“為何父母會認為,孩子可以在課堂專注兩小時、三小時或四小時?小孩只能專注學習半個小時,其他時間只是‘讀’而己。”

運動刺激大腦神經

因此,在他看來,與其讓孩子毫無吸收養分的“讀”,不如給他們一些時間運動,頭腦也會隨著運轉,把頭腦內的積碳(Carbon)排出去,思路就會變得清晰,反而可讓小孩專注學習。

“我的重點是:必須有效的學習(Study Efficient),非以時間長短來計,這叫著聰明的學習!”他指出,長時間坐在學堂,腦袋對訊息沒有太多反應,思想也沒集中和運作,對學生沒有好處。

他鼓勵讓學生學習過程中,可以有玩樂的空間,然后再回到座位,投入另外半個小時的學習,“當身體在行動時,思想也在工作,腦裡會有許多氧氣,這才是有效的學習方式。”

林長金指出,父母必須問兒女這個問題:你明白你在學什么嗎?你知道你在讀什么嗎?

讓孩子長時間學習,卻未能把所學的東西記在腦中,因此,林長金提醒父母必須改變這種方式,讓孩子有效的學習。

在他看來,參加體育活動或者運動訓練,並不會讓孩子在學業上分心,反而藉著這個機會刺激大腦神經,讓運動改善他們的學習能力。

大馬足壇的青訓發展,需要許多有潛質的生力軍,能否吸引具有足球天分或興趣的青少年加入其中,父母是否允許和鼓勵孩子參與,成為一個關鍵因素。

足球員收入不錯

父母不讓孩子參與足球運動,成為專業運動員,怕他們收入不穩定或不佳是另一個原因。

我國足壇名宿“頭家”拿督蘇進安對此不以為然,他認為這是一般人對足壇情況的誤解,因為足球員收入不輸于一般私人界,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也是大馬足球總會技術委員會前委員,根據他的瞭解,入選國家隊的球員有不錯的津貼,而且他們所代表的球隊,都會付出不錯的薪金,一個出色的球員,每月收入可達兩三萬令吉。

一般球員的收入,也有三五千令吉,表現越佳自然能得到更佳的報酬。

對于球員收入的看法,林長金同樣認為,一名好球員,每月兩三萬令吉不是問題,這與拿督蘇進安的看法不謀而合。

“沒有錢賺?不,足球能夠賺很多錢,父母們需要改變想法,一個好球員,學業上又有表現,生活將會過得更容易一些。”他說。

增添人際關係技能

人與人之間,需要溝通交流,才可在生活和工作中,有著良好的互動,足球即是一個講求團隊合作的運動,球員不只學習球技,也學習合作能力。

“體育是團結每個人的最好方式之一,它教會一個人成為更好的人。”林長金指出,體育運動讓人懂得互相適應彼此,這是一種人際關係技能(Human Skill)。

他表示,能與他人一起有效合作的能力,即是人際關係技能,它需要互相理解和溝通,學術教育並不能做到這一點。

他說:“因為教育全都是關于你自己和老師,學習是為了自己。運動則是讓人學會如何在隊內溝通,以及合作。”

球場表現成就深造夢

現在的父母,都希望孩子不只是完成中學教育,至少可以考入大學,進入社會才能找一份滿意的工作。

因此,父母擔心孩子在球場上表現出色,有一天進入職場卻相對失色,才不讓孩子投身運動領域,要求他們專心讀書。

拿督蘇進安指出,大馬足總和一些大專院校已有協議,球員可以憑著在球場上的表現,進入大學深造。

許多人也許不知道有這回事,或只聽過歐美國家大學才實行這個方式──即以運動場上表現,當成進入大學的資格。

因此,如果孩子有興趣投身足壇,並且有機會進入大馬的青訓系統,父母或可放心讓孩子完成夢想,至少在大馬足總在教育方面,已舖了一條有利球員未來繼續求學的道路。

足球運動不影響學業

“不要只顧著踢球,快去讀書!”在現代家長的課業與運動的天秤上,大多數都傾向前者。

雖然,一直都有出現有關運動有利頭腦發展的研究,都未能得到父母認同,甚至是視而不見。

博特拉大學體育科學碩士黃天鴻指出,運動並不會影響學業,反而有助孩子學習。

在足球方面,由于強調各方面配合,也是相當適合孩子參與或投入訓練的項目。

“足球要求球員跟進變化,要急速啟動、跑動、迅速判斷,以及掌握時機。”黃天鴻指出,足球員在長期鍛煉下,其神經系統將會變得更佳。

他表示,足球員在視覺和感覺方面,也會變得不一樣,因為他們在訓練或比賽時,需要關注己方和對方球員情況,再把球傳出去,這些都需運用腦部計算。

因此,黃天鴻認為足球可益智強身,也因為是集體運動,讓人懂得合群。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