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妇女诺莱妮寻根剖白 “妈,我在坟前与你相遇” | 中国报 China Press

马来妇女诺莱妮寻根剖白 “妈,我在坟前与你相遇”

报导 : 戴美清
摄影 : 黄健伟
(芙蓉14日讯)“妈,我相信你会知道,女儿与孙子来看你了!”



《在坟前与你相遇》作者诺莱妮,与生母阔别了半世纪,当解开自己身世之谜时,原来母亲已长眠在墓地。

诺莱妮(57岁)原本是个在马来家庭长大的平凡妇女,拥有美好的家庭,因为“寻根”的意愿强烈,使她揭开了自己是麻风病患康复者后代的身世。

多年来,诺莱妮不断在祈求真主,让她找到自己的原生家庭,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她找到了“自己”的身世,也找到了母亲,只可惜彼此相认的那刻,是在义山。



骑脚车跌倒逝世

她相信,她来到生母坟前时,母亲知道她来了;因为有一件神奇的事情,让她感觉与母亲骨肉相连。

诺莱妮接受《中国报》专访时透露,根据双溪毛糯麻风病参议会理事李初成告知,已故生母吴梅仔是骑脚车跌倒逝世,不是因为麻风病,去世时是1970年,母亲当年只是30多岁。

“我试着回想母亲离开时期,我才13岁,记得有一天我骑脚车上学途中,没有发现后面有一辆白色的车子,对方突然鸣笛,我跟着就翻倒在地上,感觉非常痛。”

当她知道生母也是独自骑脚车跌倒,她觉得自己当年的经历,就像重演着母亲逝世的片段,令她感觉很震憾,那是如同骨肉相连的感应。

她说,关于这件事,她忘了写在《在坟前与你相遇》一书内,对她而言,这件事太不可思议了,更使她相信,当她来到母亲坟前的那刻,母亲会知道。

她形容,站在生母的坟前,心里百感交集,即兴奋又难过,陪伴她一起到义山的两名儿子看着其生母的照片说:“妈妈,照片中的人跟你长得很像。”

她笑着对儿子说:“是妈妈长得像她,不是她长得像妈妈。”

建议麻风院抽取DNA样本

诺莱妮披露,很多麻风病患无从找寻失散的后代,作为病患家属,他们要求双溪毛糯院方为所有的病患抽取脱氧核糖核酸(DNA)样本,让日后子孙可以验证自己的身世。

她说,病患要找后裔不容易,反而是如果子孙们有意愿找寻自己在双溪毛糯的家人会比较容易。

她指出,让病患抽取脱氧核糖核酸,若有一天,病患的子孙要追查自己的身世,一旦病患不在世,至少脱氧核糖核酸可协助亲子鉴定。

“麻风病院的故事逐渐走入历史,日后将随着岁月流逝而绝迹,我们希望院方能为所有病患保留脱氧核糖核酸,让骨肉有朝一日可相认。”

诺莱妮为自己了解开身世之谜,又撰写《在坟前与你相遇》,获得一群朋友的支持,认为她很勇敢,毕竟不是每个人勇于把自己的事情公诸于世。

她说,每本售价35令吉的书籍《在坟前与你相遇》,是她花了两年时间撰写,对她而言,这本书展现跨种族的和谐。

渴望找到姐姐和亲人

找到了生母,诺莱妮也想找姐姐!

随着找到生母的墓碑,诺莱妮如今最希望可以和胞姐相认,唯难度看来更高。

她说,她本身从报生纸知道自己的中文名是“Cheong Yee Moi”,父亲是“Cheong Yen”,母亲是“Goh Moi Kia”。

“根据麻风病院的记录,生父及生母在1955年8月16日生下姐姐Cheong Yer Moi,之后生父离开麻风院两年,过后又再进院,1957年4月5日母亲生下了我。”

她指出,根据生父最后的地址录是在淡马鲁,由于生父的年龄与母亲有一段距离,据说当年生下她时已50多岁,她估计生父已不在世,但希望可以找到胞姐。

她曾两次到国民登记局欲寻找姐姐的下落,但无法追查到姐姐的报生纸资料,她推测姐姐已经被领养家庭改了报生纸。

此外,诺莱妮也很希望找到一名华裔男子,据说生母去世时,是由这名华裔男子协助处理其身后事,之后只有这名华裔男子去拜祭过生母,她相信对方是生母的亲人。

问身世养母激动

诺莱妮说,小时候已有亲戚说一些让她似懂非懂的话,例如有人对着其养父说“你这女儿长得很像你,很像马来人”,她不明白为何这些人会这样说。

诺莱妮的父亲莫哈末哈仑,曾在新加坡担任英军,之后在吉兰丹皇室担任司机,养父母总共领养了3女1男。

当年吉兰丹皇室领养许多华裔小孩,诺莱妮也是通过皇室的安排,被膝下犹虚的养父所领养。

有一次,又有一位亲戚直接告诉她,自己非父母所生,她曾经问过养母自己的身世,养母梅依莎对此非常激动,使她不敢再追问下去。

“直至我要订婚时,养父无法为我证婚,更证实了我不是他们亲生,养父跟我的好朋友讹称是在新加坡的战争中救我回来领养,可是当时我已经长大,新加坡哪来甚么战争。”

她相信,养父母不希望她再追查自己的身世,避免节外生枝。

丈夫生前常鼓励寻生母

寻找生父生母,就像一颗种子,早已种在诺莱妮的心里。

诺莱妮说,其已故丈夫阿末巴斯里,曾多番鼓励她寻找生母。

“丈夫说,不论我的生母是谁都必须接受,应该去找他们,可能他们还在世,就算父母不在世了,那就寻找兄弟姐妹。”

她坦言,在约略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她曾经历内心的挣扎,不懂如何告诉丈夫及孩子,自己是麻风病患的孩子,丈夫说,别理会甚么“kusta”(麻风病),找就是了,孩子也说不懂这是什么病,反而鼓励她去寻找生母。

养母遗物寻获蛛丝马迹

诺莱妮忆述说,她第一次付诸行动要找生父生母,是在2006年1月21日,即养母逝世的第二天,她从养母的遗物中,找到自己的领养文件,马上与一名在国民登记局工作的朋友联络。

“我把领养纸的号码给朋友,他查出我的报生纸,有我生母生父的名字,但没有他们的身分证或地址,只知道我是在双溪毛糯麻疯病康复中心出世。”

她说,她当时通过在报馆实习的女儿,向一家华文报讲述要寻找生母的故事,唯没有任何回应,直至丈夫在2009年1月逝世,她要寻找生母的意愿更加强烈。

她说,当时向马华公共服务及投诉组主任拿督斯里张天赐求助,双溪毛糯麻疯病参议会理事李初成在新闻见报后,通知双溪毛糯口述历史工作队总协调陈彦妮协助她。

“彦妮告诉我可以找到生父生母的资料,反而是我拖延了,心想为何他们要这么热心帮我?是否要收费?最后是两名儿子鼓励我,护送我跟随着彦妮到义山找生母。”

之前她也曾告诉领养家庭的弟弟,要寻找生母,弟弟认为不需要,因为是原生家庭遗弃了他们,但她坚持要寻根。

她了解,不是生母遗弃她,生母的日子也很难过,是政府对麻疯病患的隔离政策,使生母无法抚养她。

诺莱妮没怨被抛弃
感恩寻获生母坟墓

(吉隆坡14日讯)在双溪毛糯麻风病院出生后就被迫与亲生母亲分离,在多年后才得悉自己身世的马来妇女诺莱妮说,她并没有怨恨母亲当时为何抛弃她,更感恩上苍在多年后让她找到母亲的坟墓。

她是在偶然之下才知道自己是在双溪毛糯里被带出来,被穆斯林家庭领养。

诺莱妮今日在苏丹街茨厂街乡音馆,分享出书心得和寻根故事时,这么说。

陪同者还包括与诺莱妮联合编写《在坟前与你相遇》一书的作者陈彦妮,以及aiFM电台DJ张吉安。

她在重回双溪毛糯麻风病院寻根时,受到院民热情欢迎,她更忆述说那些院民看到她就犹如看到亲人回家一样,令她感到非常窝心。

坚持寻根心愿

诺莱妮说,本身得悉亲生母亲是因脚车意外而不幸意外身亡,当年应该是14岁左右。

她也呼吁,所有和她有类似遭遇的民众不要放弃,必须坚持寻根心愿,只要坚持,终有一天会找到失散多年的亲人。

由吉隆坡苏丹街茨厂家乡音馆协调,诺莱妮今日举办新书《在坟前与你相遇》的分享会,也获得民众出席。

诺莱妮在分享自己寻找亲身母亲的过程时,也因一时感触而落泪。

在分享会结束后,她也趁机参观茨厂家乡音馆,并对周围的传统华人文化物件深感兴趣。

诺莱妮家庭简介

诺莱妮与丈夫阿末巴斯里育有7名子女,分别5男2女,其中一名女儿在9岁离逝,丈夫曾担任教育部长丹斯里慕沙莫哈末的特别官员。

诺莱妮的长子阿都拉劳法(34岁)已婚,任职银行界;排行第二的女儿娜芝拉(33岁),已婚,在日本攻读博士;沙益夫(29岁),为电脑设计师;莫哈末阿基夫(24岁),在国民大学求学,正撰写硕士论文;阿末阿里兹(19岁),在约旦修读伊斯兰金融学士学位;阿末丹尼尔(14岁,在印尼求学)。

已故丈夫阿末巴斯里曾到英国深造,诺莱妮随丈夫到英国生活5年,也曾在英国工作。

诺莱妮的丈夫后来患上肺癌,医生说丈夫只能活6个月,她学习针灸、拔罐,以自然疗法陪伴丈夫走过3年患癌的日子。

其丈夫生前曾鼓励她出书,述说她如何照顾癌症病人,结果她却先写了与身世有关的《在坟前与你相遇》,她希望有朝一日可兑现与丈夫的承诺。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