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博士:論三語「病」舉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張健博士:論三語「病」舉

縱觀大馬華小,華文、英文、馬來文三語並舉,不能不讓人驚歎這是項“創舉”!可是,我們是否反思過這么多年來,三語水平怎么樣?華文水平怎么樣?學生的思維水平又怎么樣?因為大馬始終沒有建立起語言評估體系,所以不清楚各語文水平到底如何。



事實上,我個人認為不會好到小學各年齡段該有的水平,三語中任何一種語言都是(當然除了個別以外)。我曾經做過一項實驗,把大馬獨中初三的作文題目拿到中國的初一班作文,對比兩個班的情況,中國初一班的成績要遠遠好過這邊的初三班,有人馬上就會講了,怎么可以和中國相比呢?為何不比英文呢?當然我也比了,獨中初一英文寫作水平和中國初三寫作水平相仿。那么是不是可以講各有千秋呢?甚至還可以說中國中學生都不會馬來文,根本不能與大馬的華人中學生相提並論!

那么,學習語言的目的是什么?第一層次,可以用;第二層次,豐富人的思維;第三個層次,通過語言和思維訓練,達到情感、價值觀的整合與重構,最終內化為一個人的文化涵養。因為語言和思維的關係極其密切,語言的使用不但可以規范人的思維,而且語言承載著文化給人以教化與修養。可是鑒于小學生身心條件與思維特征,三語教育目標也僅能停留在第一個層次,而且是否達標,還是個巨大問號。

剛剛入學的小學生,思維帶有明顯的具象性特征。他們需要具體形象的教學來理解抽象的字、詞。隨著年級增高,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才能逐漸佔主導地位。



例如,低年級小學生語文閱讀中,默讀比朗讀困難大,這是因為兒童的內部言語發育尚未成熟,而內部語言是對思維本身進行分析綜合的基本條件,因此,有經驗的教師會要求學生大聲朗讀並背誦,而且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默讀課文和閱讀一些課外讀物,以期通過量的積累,達到質的飛躍。可是在馬來西亞很久,從未發現哪一所華校有晨讀現象,感受不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的境界。

語系思維方式不盡相同

任何一種語言學習都需要對文字有量的積累,而形塑一種相對成熟的思維須有紮實的文字涵養,那么,三種語言,三個量變,三重思維方式,處于思維形塑期的小學生,怎么可能駕馭這種複雜的信息加工模式?霸王硬上弓,必然導致小學生三語中一語都學不到位,汲取不到語言養分,便不能內化為良好的精神品質和修養;而且由于語系不同,語言學習過程中不同語言及其思維模式相互干擾,必然導致思維發展關鍵期學生思維上的混亂。反映在日常行為上,就是好動、懶惰、注意力不集中、自理能力差、生活沒有目標等。

因為三種語言屬于不同語系,英語屬于印歐語系,華文屬于漢藏語系,馬來語屬于南島語系,每一種語系導致的思維方式不盡相同。拿英漢兩個語系對比而言,由于社會、歷史、文化、地理等因素影響,操英語的西方人形成偏重抽象思維的習慣,思維上注重理性、概括性、邏輯性;方法上重分析、輕綜合,重概念、忌籠統、強調人權,主張個人至上,重視特殊的辨識;觀念上重物質、輕人倫,追求功利為本的價值取向。而華語由于相區別與西方文字產生時空環境,形成華人擅長形象直觀思維的特點,認識事物偏重直觀感覺、悟性和感性經驗;方法上重綜合、輕分析,重意會、輕言傳;觀念上重人倫、輕器物,追求道德本位的價值取向,且崇尚群體意識、強調同一性,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一體。從性質上看,華夏文化屬于人文文化,重在揚善;西方文化屬于科學文化,重在求真。所以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在語言學習上有明顯的區別與影響,從詞形、詞義、詞序、句法直至語篇結構,無不烙上思維方式的鮮明特征。

華人母語是華語(漢語),華語是華人思維的根本,是華族的靈魂。漢字從原生到次生的過程中,有著深刻的文化心理意義,之所謂:“漢字有道,以道生象,象生音義,象象並置,萬物寓于其間。”漢字源生的過程,是華夏民族的心靈注入與自然界“物化”的過程。這種“物化”而來的漢字,作為記錄華夏民族的歷史文化信息的語言符號系統,最簡潔地表現自然萬物的特點,包含著自然萬物的鮮明特征,並使自然萬物的“相別異”。

漢字仍保留初始獨特性

漢字在其象形、象意、擬諸形容之中,包含著華夏民族深刻的思維意義和得天獨厚的文化基因。在世界各民族文字的嬗變過程中,只有漢字在運行了幾千年之后,仍然保留著初始時期的獨特個性,成為了以形表意的獨特文字。此基礎上形成的漢字思維,兼物化形態的民族思維模式,並融人文風情與自然風貌為一體,形成了獨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場。華夏民族認同感之所以能長期不斷生長,與漢字的思維意義(漢字之道)不無關係。東漢許慎在其《說文解字續》中講到,“蓋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古,后人所以識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嘖而不亂也。”漢字以其強大的包容性,顯示了其獨特的教化功能,法國漢學家萊恩·汪德爾麥什(Lcon Vandermeersch)曾經提出的概念“漢字文化圈”,漢字文化圈是在漢語言文字的基礎上形成的,漢字存當了內在的精神動力。這正如德國哲學家卡西兒所言,“符號是人創造的,反過來符號又創造了人性。”

華人南下南洋,歷經千山萬水,落地生根于南洋各地。在馬來西亞,五大方言區華人族群,由于漢字獨特的文化功能使然,最終形成統一的華人社會,並在漢字文化熏陶中,不斷地豐厚著華人的族群性格。大中華自秦始皇“書同文”到現在,雖經歷時空古今南北,讀音幾經變更,但是方塊字的統一使用,使得漢字起到了貫通古今、連接方言的一統功能,而且自“文字始柄”,漢字以其獨特的基因,構築了華夏民族獨有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豐厚了華夏民族的文化底蘊。漢語漢字的意義如此重大,我們卻得不到她的精華。

幾年前,英國教育大臣下令全國小學不准開設第二外語;前年,台灣教育部禁止小學低年級開設英文課;去年,中國教育部前發言人通過微博呼籲取消全國小學英文課,令中國英語教育再次成為大眾關注的話題,目前,中國即將採取措施。雙語教育已經引起了各個國家教育“神經”的敏感,況三語乎!作為華人教育界的仁人志士,是不是該為華族的未來駐足深思?

(稿酬捐本報慈愛人間)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