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平台培育接班人 為樂壇注入創新活力 (第4篇)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提供平台培育接班人 為樂壇注入創新活力 (第4篇)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除了發掘好聲音的舞台,大馬還有首個以發掘創作人為宗旨的平台──《非常好歌》。這檔由八度空間與one FM聯合呈獻的電視真人秀,獲得音樂人、觀眾和媒體的支持。

台灣樂壇每5年就換一批音樂人,在大馬,都是老大叔在深耕創作,這不健康,因此,一支由大馬創作人組成的非常評審和導師,不約而同高喊:我們需要這個平台來栽培接班人,讓他們為樂壇注入創新活力!

去年,第一季《非常好歌》,不只發掘不少創作人,還讓樂壇發現驚艷好聲音。今年,第二季《非常好歌》,本月21日將迎來總決賽。想要知道賽事會併發出何種火花,請親臨現場或留守電視機前觀看吧。



《非常好歌》星級導師伍家輝說,“想當年,我和好朋友陳海維一起創作了《一公尺》,我們想知道作品實力去到什么程度,便報名參加地方上的原創歌曲慈善比賽,因為吉他彈得不太好,被評審歸為爛作品。”

點評一說完,兩位年輕人差點傷心失望至想放棄音樂。幸好,他們不甘心:《一公尺》很讓我們感動呀,我們不可能一點天分都沒有。

兩人決定將作品交給版權公司,讓專業音樂人來判定《一公尺》的價值。結果,作品被台灣音樂人看中,交由花美男言承旭來主唱。更幸好,兩人沒有放棄,才有機會在創作路上發光發熱。

“現在的年輕人,你們很幸運,你們有一個絕佳舞台《非常好歌》,讓你們去檢驗作品的價值,並且,評審老師不只不會拍死你們這些苗子,還有指導老師:宇珩、陳威全和我的諄諄善誘,幫助你們把最原始的作品,變成完整好曲。”他說。

去年展開的第一季《非常好歌》,經歷6個月的時間,征收近千首的原創作品,並且進行演唱人的面試活動,找出適合演繹創作的演唱人之后,甄選出24首作品進行第一圈的初賽,由導師提供經驗上的指導,協助包裝歌曲,把作品提升至更高更好的層次。

經過一場一場的比賽,參賽作品和演唱人的演繹,不斷獲得提升,到了決賽階段,8首晉級歌曲已具備爆發力量,讓人刮目相看。其中,冠軍得主曾毓欣的搖滾歌曲《Mission Incomplete》,從簡單到修訂成型,讓評審幾乎場場讚譽有加。

追蹤《非常好歌》競賽平台的音樂評論人費比安表示,“我很喜歡第一季的《非常好歌》,競賽讓大眾看到一首歌如何誕生,進而更尊重創作。雖然節目以發掘歌曲為主,但從而也有新聲音誕生,一舉兩得。”

確實,演唱人沒有演繹實力的話,作品會大打折扣。因此,有些作品找來了發片歌手或參加非常演唱人甄選活動入圍的參賽者擔任演唱人;也有些作品是創作人本身親自演繹。郭修彧,便是製作人在網絡上找到的素人好聲音。

創作人歌手一把抓

對于伍家輝,曾毓欣和郭修彧而言,《非常好歌》是好玩有意義的競賽平台–發掘各種無限可能和不可能。

在第一季的競賽中,伍家輝被一把清脆的聲音嚇到:是誰唱到這般的高音啊?馬上,他陷入另一個難題:這是以發掘詞曲創作人為宗旨的競賽,我到底是要聽聲音,還是要聽歌曲啊?幸好,他找到平衡點:聽聲又聽曲。

至于從外表到創作,都擺明“我是搖滾掛”的曾毓欣,因為本身聲音只適合唱小品抒情歌,創作的作品只好交給別的演唱人來演繹。

因為演唱《Mission Incomplete》,歌聲驚艷全場的郭修彧,被伍家輝發現:她很會創作,還把她簽為自家製作公司新人。

填詞比作曲還要難

喜愛創作的伍家輝和曾毓欣坦言,填詞比作曲要難上好幾倍啊!這是很多大馬中文創作人都有的慘痛經驗:詞到用時方恨少!

輕輕哼唱“時間擋不住愛情,皺紋流成了小溪”,心情陷入深思;繼續低吟“愛你的那一個,傷你的那一個,誰才是你愛情中的伯樂”,心情無法平伏;唱到“蜿蜒不是曲折,只是多看了沿途的五光十色”,簡直淚奔:只有彭學斌最懂我的心!

著名詞人彭學斌謙稱,”我是后天努力型的創作人,其實在發表第一首作品之前,我已經寫了80首至今仍沒賣出的歌,所以我覺得我不算天賦而是后來的學習;但因為我從小(大概九歲)就瘋狂愛聽中文流行歌,15歲開始試著寫歌,18歲開始想從事音樂工作。”

“目前,我可以說是快樂的音樂人,一來自己的野心不大,二來在音樂這條路上,從在台灣唸書畢業之后到唱片公司當製作助理開始直到現在,雖然中間有好幾年辛苦的窮日子,但覺得比起很多同行,能走到今天,已很幸運滿足。”

專注做好音樂定目標

星級導師宇珩和彭學斌英雄所見略同:先誠實做好自己的音樂,其他的別想太多,音樂做好了后,其他好的東西,自然就會來了。

彭學斌說,“我的音樂初心,從未動搖:就是一個想玩音樂的傻佬。當然,我也經歷家人擔心,對未來恐懼等等問題,不過,我並沒特別去妥協或堅持什么,因為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做其他工作。”

說起寫歌動力,他說:“歌手發歌星夢,創作人發賣歌夢,都會產生動力。不過,好的創作,得靠天分或努力或歷練經驗來取得。所以,請了解自己的能力與條件在這條路上有沒有機會(這個超級重要),接下來,給自己設定達到目標的時限,如果時限到了,目標還未完成,就考慮做別的吧。”

掌握強項事半功倍

宇珩覺得,自己的音樂路是跌跌撞撞在闖,直至掌握到本身強項再加以努力,才有今天的自己:最舒服又快樂。只要有盡力做好每一件事,無論大小,她都視為一種成就。

她說:“創作可以任意發揮,但是,詞和曲的構成,還是有一定規律存在,不能亂寫。風格嘛,你想怎么寫都可以,但寫完后請問自己一句:我想唱給誰聽,又想表達什么。多寫多聽多琢磨,便能找到與聽眾的溝通橋樑,寫出讓人共鳴的好歌。”

彭學斌笑稱,“創作上,我現在都還在摸索,只是摸索的‘內容’在每個階段不一樣:可能先想寫一首能夠賣出的歌;然后思考怎么樣賣出一首主打歌,然后回歸到怎么樣寫出感人好歌;再把前面三項總和起來。接下來要摸索什么,我還在摸索。”

好聲音也講時機運氣

《會呼吸的痛》,《50次的悔過》,《不鏽鋼》,不只是歌迷喜歡的歌曲,亦是宇珩很喜歡的創作。

“音樂是我的精神支柱,也是我所有情緒的出口。我不會說沒音樂就不能活,但我一定不會活得快樂。我的第一首創作,寫于15歲,純粹只為興趣,對賣歌毫無概念。”她說。

雖然,音樂市場低迷讓創作人沮喪,但宇珩不悲觀,“如果有這么一個新人,他的聲音、創作、個人整體的呈現風格,是這個樂壇從來沒有的,他有機會成為另一顆閃亮新星!我確實有聽過這種聲音,只是有時候運氣與時機也是關鍵。我會繼續期待著這么一個新面孔出現!”

創作的過程不一定非孤獨不可,這是宇珩對音樂的體悟。因此她喜歡跟來自不同國家城市的音樂人一起合作,讓不同的音樂背景撞擊出奇妙的化學作用,“那是自己一個人很難完成的精彩。”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