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講堂.語文教育.下篇 教育從認識自己開始

報導:方俊心

圖:馬來西亞兒童文學協會提供

人物小檔案

黃先炳博士,立卑師範學院講師,馬來西亞兒童文學協會會長

郭史光宏老師,馬來西亞兒童文學協會副會長

國內華人的母語教育存有不少矛盾,我們還有很多共識有待達成……

撇開了紛攘的怪力亂神,國內華人的母語教育還是存有不少矛盾。從內容而言,本土或本族就可以是課題。兩岸三地的小朋友都對女媧補天造人的故事瞭如指掌,知道大禹治水三過其門而不入,但對我們而言,它真的重要嗎?

再從腔調上來看,是中國人的字正腔圓對,我們的腔調錯嗎?還是我們可以延續華族先賢南遷以來因種種因素而逐漸演變至今的獨特腔調?如果腔調只是語言的外皮,真正的血肉又是什麼?

進一步反思,國內華語水平的低落或是必須學習三語所致,然而,我們可否從中獲得新發現?

撇開了紛攘的怪力亂神,我們還有很多關于母語教育的共識有待達成,與其一味強調華人就該學好華語,或大力提倡報考華文,一方面卻連我們自己也對母語教育的定義跟目的含混不清,走到最后,我們很可能置自己于團團迷霧之中。

上個月,在馬來西亞兒童文學協會的安排下,我們得以傾聽中國母語教育改革者徐冬梅老師對這些問題的看法。

語言教育培養人生價值觀

問:老師在《親近母語,我的使命——〈湖南教育〉訪談錄》裡提過,母語教育涉及到根本性的問題,在體制內改變的機會不大,前景不樂觀,在這樣的情形下,我們民間還能做什麼?怎麼做?

答:這個問題其實是針對國內(中國)的一些情況而言,馬來西亞的情況其實不太一樣。我跟黃先炳老師、郭史光宏以及一些老師接觸,感覺在馬來西亞,更重要的是能在華文教育當中,不僅關注華語的運用層面,即一般聽說讀寫,更重要的可能是它文學的教育,它作為中華文化、本族文化的傳承,以及這種文化的學習;和孩子成長了以后,成為世界公民,對他們應該面對的問題形成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然后能夠擁有適切的人生態度。

我感覺是這個部分的問題更重要一些,跟國內的情況不太一樣,因此民間的努力應該灌注在這方面,不僅關注華語運用性的層面,也關注更高的層面。

認識自身與所在地文化傳統

問:老師剛剛提到了本族文化的傳承。很多時候我們會碰到一個矛盾,就是母語學習應該紮根在本土文化,還是本族文化當中?比如女媧補天的故事,跟我們金山公主(Puteri Gunung Ledang)的故事,在這兩種裡面,有沒有一個優先順序,或不分先后?

答:對大馬華人來說,孩子們已是馬來西亞公民,馬來西亞對于他來說是他的祖國,因此他也應該了解馬來西亞本土的文化,就像要學馬來語一樣。

但作為馬來西亞的華人,應該對我們的先祖,對文化的由來有更深的了解,尤其是英雄先賢,比如三皇五帝,或他的祖籍,那塊土地上的故事,是需要了解的,讓孩子們知道自己從什么地方來,那裡有什么歷史,有哪些英雄聖賢。因為中華民族對世界文化和創造都有很大貢獻,這些內容對孩子來說,是很大的激勵,知道女媧補天的傳說、神農嘗百草、伏羲造八卦、夸父逐日等,這些認識會激起一種自豪感。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個體的生命,了解本族文化以后,會獲得很大的能量。當自己的生命跟本族文化融合,就像一條小溪匯入河流,從而吸取更大的生命能量,所以我覺得本族文化學習還是有很特殊、重要的意義。

在馬來西亞生活,對于他的國家,他要有所了解,我覺得這是必要的,但是對于孩子更好的成長來說,他必須知道他的族群、他的母語、他的文化的由來,我想這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問:那這裡面是否有個優先次序?

答:我覺得那是很自然的,如果他生活在一個華人家庭裡,可能從小就听父母師長說本族文化、母語的故事。

當他到了學校——我沒有認真研究過——但我相信馬來文或華文教材裡,會放入與本土相關的內容,這樣它就是個自然而然的過程。

一方面要認同自己的先祖、自己的族群,另一方面,又需要融入當地本土的生活,我覺得對孩子來說,應該是這樣的一個順序。

語言的後台才是重點所在

問:有時我們會有種困境,就是相比中台,我們講的華語會有一種怪腔。其實,語言學裡有提到語言的使用是會隨著地域,使用人的習慣甚至氣候而改變,那老師覺得呢?這種腔是可以被接受的嗎?還是應該糾正過來?

答:我覺得這是很自然的。我同意語言的形成必然有其地理、文化、歷史甚至生理的因素,因為馬來西亞的華人大部分來自南方,你說的這種腔調,我覺得是自然而然的,沒有好或不好,它是自然形成的。

我更關注的是這種腔調背后,個人對于華語的理解和深層次的運用,就是說,他不僅僅會拿它來說話,吃什么、做什么,進行最基本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對于個人來說,能夠觸及到精神層面的交流,可能會有更細膩的詞彙,可能涉及到中國古典文學當中的意象、含蓄的表達,或文化層面的很多東西,它不是為了古典文學而學習,也是為了更好的交流。

這種交流更多是精神層面的,更細膩的情感,不光是為了生活或生存,而是更幸福的生活,能更好地跟他人、跟不同的族群生活在一起,能夠更好地溝通,讓華人社會,讓這個國家,甚至讓人類更美好。

腔調只是個表面的問題,我覺得這很自然,這是不要緊的。語言的前台是種腔調,更重要的是后台,我覺得這是母語教育特別重要的問題。

讓孩子有更多時間閱讀與交流

問:相比中港台,我們的華文水平較低落,有人說那是因為我們是多元種族環境,有很多語言需要學習,分散了孩子學習的焦點,因而覺得這種情況是很自然的,情有可原,老師您認為呢?

答:馬來西亞的華人要學習三種語言,這是可以理解的。學習三門語言自然有精力上的分散,但我覺得,這個問題我們要進行分析,(此現象)是不是僅僅因為學業負擔重,學習三門語言造成的呢?

我的觀察看來不是這樣,或者說,不僅僅是這樣,跟課程、教學、教材有很大關係。

如果要讓孩子用同樣的時間把這方面提高,我們要反思,華語教學有什么值得改進的地方,這方面我覺得黃老師、光宏等人,這幾年以來其實已經做了很多探索。我也相信華語教學的所有朋友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如果我們把教學放大一下,華語教育不光是指幼兒園、小學或中學,它應該是從家庭開始分析。0到3歲階段,政府也好,民間也好,應該鼓勵父母給孩子講更多故事,開始閱讀最初的階段,有更多時間講故事給孩子聽。

到了3到6歲的學前階段也是一樣。我觀察到我們大部分華人的孩子,如果跟台灣、中國的孩子來比,閱讀還是不夠的。父母、幼兒園老師能不能做一些工作?

小學階段也是,我們是不是只學那一點點教材,還是倡導兒童閱讀,讓孩子們有更多時間去閱讀、去交流?這裡我們要改變的是,不光把學華語當作交流語言,更是能夠學到文學、文化,對于自然和生命的意義和認識。

中學就更加是這樣了。其實,馬來語跟英語的教育也是一樣的。我們首先要從理念上看到,一種語言不光用來交際,更重要的是它背后的文化;第二就是教學的內容、教學的方法上可能都需要革新。

老師不應只跟教材施教

問:老師曾提到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具備相當的文學素養、母語素養,還有學一些兒童心理學知識,可是我們的小學老師有時要兼教其他科目,比如數學、道德等,您認為這些工作量對他們來說是可負荷的嗎?

答:其實中國大陸老師的工作也一樣繁重,老師一週可能要上18節課,也就是15個小時左右,對他們來說也是很辛苦的,那我覺得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這問題。

一個是他們就讀師範的時候,也就是職前學習的時候,課程的設置就要讓他們具備這些條件。

成為老師以后,從新老師成為熟練老師,他應該在教學中、實踐中不斷學習,自己閱讀,也帶孩子閱讀,研究怎么把圖畫書、詩歌帶給孩子,那這教學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提高老師的母語素養、文學素養的過程。

如果沒有帶過兒童閱讀,只是完成教材裡的幾篇教學,時間長了,老師也不可能有文學素養。老師的閱讀跟帶孩子閱讀是個互動過程。在教孩子的時候,如果他帶過孩子看一百本書,那他本身的文學素養也就提高了。華文老師不應該僅僅教教材中的東西。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