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正确家庭文化 教养孩子事半功倍(第1篇) | 中国报 China Press

建立正确家庭文化 教养孩子事半功倍(第1篇)

特约:杨洁思
图:李文源、刘志胜(蒲公英儿童乐园)提供



《十分专题》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新时代爱的教育,强调不打不骂孩子。

但是,不打不骂,怎样教好孩子呢?孩子眼中还有长辈吗?这岂不是宠坏孩子?



台湾宜兰慈心华德福学校校长张纯淑,投身教育四十年,一路走来,反而说:“只有不打不骂,才能教好孩子!”

她强调,不打不骂,不代表放任孩子。父母语调可以是温和的,原则却是坚定的,并且以身作则。

加上家庭文化的建立,一个整洁有序的家,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就能营造安定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情绪稳定,教养也不成大问题了……

清晨五点半,叶丽丽离开温暖的床舖,开始张罗一天的生活。

她先准备早餐,待6点正,孩子的起床时间到了,她轻轻地唱着儿歌,声音由小渐渐转大,来到5岁的恩恩床前轻呼:“咕咕,咕咕,起床咯!”

她逗逗恩恩,抱抱她,但恩恩似乎还不大愿意起床。叶丽丽从轻轻的语调,慢慢把声量调高说:“该起来咯,要准备上学了。今天的早餐是蛋饼,这是外婆教我做的,煎起来可以沾果酱吃,很好吃喔,我们早餐时间只有半小时……。”

恩恩终于被妈妈唤醒了,嬉笑中起床洗涤。

吃完早餐,准备妥当,一家人7点出门,爸爸直接上班,妈妈则在上班途中顺道送恩恩到幼儿园。

下午四时,她准时到幼儿园接回恩恩,回到家,像例常那样,丽丽把雨伞及鞋子放好,皮包也收好,恩恩也把鞋子和书包放在指定的地方,衣服换好,把要换洗的衣服及袜子拿去洗衣间。

这时,妈妈已准备好点心和饮料了,两人一起开心地共享点心。

稍为休息,丽丽开始准备晚餐,恩恩也没闲著,她是妈妈的好帮手。

丽丽告诉她今晚有哪些菜肴,小瓜帮忙妈妈摘豆角、洗菜、打蛋。

建立起家里的节奏

饭煮好了,两人一起洗个澡。这时爸爸也回来了,吃完饭,大家分工合作洗好碗盘、收拾及抹干净厨房。恩恩玩一会儿家家酒,妈妈则做家务,保持家中的整洁美观。

睡觉时间到了,恩恩把玩具收好,不同的玩具都有自己的“家”,妈妈要求恩恩确保玩具及用品都各就各位。

丽丽陪着恩恩进房间睡觉,给她讲了睡前故事,唱晚安曲,恩恩渐渐进入梦乡。这会儿,做妈妈的终于拥有自己的时间,做自己的事。

这是恩恩家在工作日的作息,恩恩也非常熟悉这个节奏,她显得很安心。

“在教养孩子方面,建立起家里的节奏是很重要的事。”张纯淑校长说。“家庭节奏建立起来,孩子从小就会养成生命的安定感,这就像打地基一样,地基打得好,往后的教养会更容易。”

大人要身教,保持家里整洁美观

除了生活节奏,家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人要身教,并保持家里的整洁与美观。

这是张纯淑校长极为重视的一点。

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孩子从小到青少年阶段,都在模仿大人,从我们身上学习。如果我们对待孩子动不动就打或骂,孩子只要受委曲、有情绪或是生病了,情绪反应就是哭闹。他不懂得用沟通方式说出个人需求,甚至拳头一下就挥出去。”她说。

有些父母爱用威胁的口吻警告孩子:“如果这件事没做好,或是你再哭闹,等下回到家你就知道!”

孩子感受到的不是受教,而是受威胁,这样没能真正教好孩子。

“大人要成为典范。我们希望孩子以后成为什么人,我们要很有自觉,自己就要成为怎么样的人。如果希望孩子整洁有美感,那也要成为典范。”

不能说回到家,以累为借口,把皮包外套和雨伞随便一丢。

张校长强调,不管是在家中或学校,东西都要各就各位,雨伞、鞋子、外套、睡衣、玩具等,全都要有它的位子。

“整洁美观如果进入家庭,就能取代很多打骂。”她说。

她解释:“孩子回到家,家中每样东西都各就各位,孩子清楚那是个安定的家,情绪就不会被带起来。在混乱的家,孩子会失去安定感,一旦如此,便容易吵吵闹闹。一旦孩子吵闹,父母的情绪便被勾引出来。最后,没有人会相信,不打不骂是可以带孩子的。”

大人典范,最好品格教育

孩子的玩具随地乱丢,是很让家长头痛的问题。

父母可让孩子清楚每样玩具的位置,每个柜子放不同的玩具。孩子清楚知道玩具玩好要“回家”,也知道每样玩具的家在哪里,那么自然能减少很多混乱。

但是,太多的家庭,大人并没有以身作则做到这个部分,套张校长的形容词是:“客厅有厨房的东西、厨房有浴室的东西、溶室有寝室的东西,东西到处都是。”

现代双薪家庭多,好些家长很忙碌,也顾不上这些,心想乱就乱吧。但是,这样的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却是不容小觑,孩子会活在很多“混淆的价值观”里。

最后,张校长说,不打不骂,是一念之间可以做到的,而整个家庭文化会跟着翻转,家庭文化会重建起来,你会发现所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

不过,她强调,不打不骂不代表放任孩子,要原则坚定,态度温和。

过规律的生活,节奏建立起来,将家及生活的环境照顾好,美学就自然而然的进入。而大人的典范,就是最好的品格教育。

不打不骂,以分享教育孩子

孩子在3岁时,自我意识出来,之前只会说XX(自己的名字)要什么,或不会什么,这个时期,会改成说“我”:“我要!”、“我不要!”

这显示出,他的力量长出来了,“我”成为一个人了,这时候,他就没有那么乖巧听话了。

如果这个时候父母长辈以威胁的语气恐吓他:“你不要给我试试看!”孩子刚长出来的“我”及自己的力量就会收回去,压抑这类东西就是从小这样形成的。

说到这里,张纯淑校长忍不住笑说:“不打不骂,怎样教好孩子?(今次采访主题),事实上是:只有不打不骂,才可以教好孩子。

“你不需要骂孩子,你就是把你的做法、典范、分享、工作,这些最繁杂的事情,都让孩子自己可以及敢去摸。”张校长说。

如果我们不理孩子,妈妈忙家事,任孩子自己玩,幼童不会玩,却好模仿哥哥姐姐的玩法,在哥哥姐姐眼中,弟弟妹妹往往都是来捣蛋的,就会吵起来。一旦孩子吵起来,妈妈就要放下家事去调解。

可是,如果妈妈是以图像式的报导告诉孩子可以怎样做,情况会不同。

例如回到家做晚饭,妈妈先一件一件事先后程序交代好,孩子就有事做了:他要把他的书包放在固定位子、把鞋子摆好、换衣、洗澡、帮妈妈做菜……

当然,个别家庭先后秩序有分别,例如有些家庭是吃了晚餐才洗澡,那都没关系,重点是建立起家里的节奏。

她以以上丽丽与恩恩的例子说,母亲从唱歌到小声跟孩子讲话,到比较醒觉的声音,有一点刺激地把孩子叫醒。而不是骂孩子说:“那么迟了,还不起床!都几点了?每天都这样!去到学校被老师骂,我去到公司被老板骂……”讲一大堆道理,家中氛围自然会有所不同。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