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三宝山运动30周年‧ 陈亚才:了解世遗历史渊源 思考如何善用公共空间 | 中国报 China Press

捍卫三宝山运动30周年‧ 陈亚才:了解世遗历史渊源 思考如何善用公共空间

(马六甲2日讯)隆雪华堂总执行长陈亚才说,捍卫三宝山运动30年后的今天,三宝山应变成“公共空间”,举办更多活动,让义山不再只是“死人占地”的地方。



他说,三宝山可变成一个共用的空间,例如甲华青的品牌活动“三山九九”登山活动,就将三宝山的“公共空间”得以营造出来。

“1989年马六甲举办第6届全国华人文化节点燃火炬活动,将三宝山的文化内涵发挥得淋漓尽致,可惜之后的火炬礼办得让人有很假的感觉。”

追溯马中历史根源



陈亚才昨晚在“捍卫三宝山”30周年回顾展及座谈会说,30年前的“铲平三宝山”事件是一项机会教育,尽管今天没人要铲平三宝山,但应主动思考如何善用三宝山的公共空间,让全世界了解马六甲作为世界遗产,有一个代表开拓历史、代表马中关系的三宝山。

他还说,三宝山要变得露天学习中心、文化导览的地方,让人从古墓中追溯马中历史根源。为此,中国大使来到马六甲,应该是往三宝山朝圣,眺望马中历史脉胳。

陈氏说,今天的发展不该只停留在30年前,华裔必须尝试走出被动的抗争,反之应主动规划,而不是等到问题杀到,才来捍卫。

“以前会开玩笑的说,如果我们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就和巫统‘pakat’(串通)一下,说明天来拆华校,引起轰动,华小就办得很好了。不过也不能老是这样,这犹如被人耍猴子。”

所以,陈亚才建议应推广“新文化运动”,如果百年前我们将时间及精力都交给华文教育,今天应跨入另一个领域,如何让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人参与及欣赏。

沈墨义:唤醒保护华裔的根

资深媒体人沈墨义认为,三宝山事件唤醒华族更加保护马来西亚华裔文化的根,也促成全国华人文化节。

他说,三宝山已有600余年历史,华社不准许任何人移动或铲除这座山。华社在当年强烈维护青云亭拥有三宝山主权的行动,最终迫使州政府放弃不尊重华族文化及破坏古蹟的决定,也得以阻止州政府差点自毁马六甲在世界历史的地位,斩断马六甲的经济前途。

在铲平三宝山事件发生时,沈墨义担任《南洋商报》记者,当时写了数十篇相关的报导。

他说,三宝山事件引起青云亭对美化三宝山的关注,成立由杨朝长为首的美化三宝山工委会,召来全国华团参与除草、种花树等美化活动,也有团体在三宝山小山坡举办大型演出,每次总有一至两千人出席。

陈亚才建议“传说古城”放上网

陈亚才建议甲华堂青将“传说古城”故事出版及流通,印成书本或放上互联网,让文化得以传承。

他说,文化本身就是重要的故事,今天有足够的条件、人才及金钱流动,只不过还要有足够的激荡。

他认为,故事再怎么精彩,也会被人遗忘,届时再收集已不容易,所以应累积资源。

“我们应向宗教组织学习,如果对象是小学生就出版绘本,若是大学生或成人就出版经典导读。”

陈亚才还说,华堂青过去有做文化地图,其实三宝山也可做地图,包括名门望族的墓园分布图、社团总坟的分布图等,这些资料再做10年都做不完,故事从墓园说起,并可出版成册流通。

他也建议青云亭将捍卫三宝山的珍贵资料整理出来,并公开及出版,以纪念捍卫三宝山30周年。

陆庭谕:曾静坐绝食抗议

华教元老陆庭谕指出,当年他在三宝山静坐及绝食抗议州政府“铲平三宝山”的计划,连续好几周虽然一直相安无事,他却在之后听说有人曾因此要“血洗”三宝山!

“这是我之后才听说的,指我的静坐引起一些人的不满,因而计划‘血洗’三宝山,但后来因被阻止,才没有行动。”

他说,当时他是教总副主席,每个周日都到三宝山下静坐及绝食至下午5时,维持五六周左右,每次总有朋友在一旁陪他谈天。

“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当时其实还有许多担心他安全的朋友在四周放哨,确保他的安全。”

陈南益:捍卫成功非靠个人

马六甲中华大会堂主席陈南益指出,捍卫三宝山运动得以成功,是靠全国华裔及一些友族发动捍卫行动的结果,他们不希望某些人士或党团说是因为他们,三宝山才能延续迄今的话。

他说,虽然三宝山时至今日已美化,每一年五六月的全国华人文化的点燃圣火在山顶举行,每年9月华堂青的三山九九重阳登高也在山顶举行,马六甲入世遗,三宝山也被列入缓冲区。虽然这些都对三宝山有一定的帮助,过去30年来也相安无事,却不表示永远不会再发生,为此,大家都不能够掉以轻心。

他说,三宝山事件已过了30年,大部分人对整个事件已有些模糊,而且,今天在这里讲述历史与听历史的人都会离去,只有圣山会承载历史,向后人细说从前。

陈保成:讲述郑和故事

马六甲中华总商会会长陈保成认为,郑和与三宝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的故事应该呈现在这座山上,不但能添加其文化历史价值,也能够让后人紧记。

他为座谈会致开幕词时指出,游客来到三宝山,不应只停留在保山亭,应该只向他们讲述郑和与三宝山的历史,这样更能加深他们对这座山的感情。

“三宝山文化历史价值高,山上葬有近万个先人,包括少部分的巫裔墓地。”

他认为,关注三宝山不应只是座谈会或是其他常年活动,更应该在山上各处设立硬体牌板,呈现与这座山相关的故事,让每个访客更加了解它。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