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 國行防範措施見效 本地房產 未見泡沫
報導 : 邱佩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拉響警報,指全球房地產市場可能再爆發毀滅性的崩盤;專家卻認為,全球多國房價漲勢凌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言論不是沒有道理,但不能以西方角度來判斷大馬的房市情況,尤其國家銀行很早已採取防範措施,抑制了泡沫風險,因此房市崩盤的可能微乎其微。
經濟學家與房產相關業者認為,國內住宅房產需求與價格高踞不下,但還不至于出現房產泡沫,尤其國行近年祭出的防範措施已見一定成效,抑制了泡沫風險。
馬來西亞房地產代理公會(MIEA)副主席林文彬回應《中國報》提問時說,國內房市仍受控,暫時看不到泡沫跡象。
“大馬(房市)其實蠻安全的,不是因為我們沒有房產泡沫風險,而是因為有防範措施。”
他和豐隆投資研究經濟分析師徐克宇皆認為,國行至今採取的措施已取得一定成效,房市交易亦已放緩,情況未如西方國家所言般嚴重。
亞洲人買屋保值
徐克宇認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言論不是沒有道理,但談房市崩盤仍言過于早,而且不能單從西方角度來判斷我國房市情況。
“東方國家如大馬,除了置產自居,房產也是一項安全和可以保值的投資。”
換言之,從亞洲人角度而言,擁有2至3間房屋可能不算什么;但站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角度,卻可能有不同詮釋。
“所以國行的想法也和西方國家的稍微不同,前提是借貸者必須符合貸款條件、有能力償還,銀行也根據條例來放貸。”
這也解釋了為何國行把70%房屋貸款頂限(LTV ratio)定在第3間房產,而不是第2間房產。
徐克宇:打房考量宏觀因素
一個自由經濟體需有適當的彈性,徐克宇認為,國行不會為了打房而打房。
“房產業是許多國家的重要經濟動力之一,也製造許多就業機會,政府在打房時必須考量更多宏觀因素。”
他說,國行也在觀察區域國家的打房情況,避免引發反效果,影響經濟成長;因為區域部分國家如中國,已出現房市拖緩經濟成長的跡象。
他指出,房產領域為許多相關行業製造就業機會,各國央行若要打房,就須在經濟成長和房產泡沫化之間取得平衡。
“如果嚴厲打房,將可能限制經濟成長。大部分國家的經濟成長動力,來自基建和房產建築領域,尤其新興國家。”
他直言,如果沒有其他可取代房市的成長動力,冒然打房、中止相關經濟活動,勢將重挫經濟。
過度打房或影響房價
市場對國行未來打房方向看法不一,但業者就直言,過度打房或影響房價。
童銀坤說,央行量寬政策使國際游資流竄,導致各地出現嚴重資產通脹問題,如今全球央行都面對房價高漲的問題。
“儘管如此,由于許多物品價格受到監控,故消費者價格指數看來不受影響。”
但國行為房市降溫的舉措,長期來說可能影響要維持房屋于可負擔水平的努力。
他說,我國年輕人口日增,一旦落實房市降溫措施,由于銷售承壓,房產供應將放緩。一旦人口成長,將進一步造成房產短缺問題。
開放政府地建可負擔房屋
詢及國行若再打房,會否打擊擁屋能力時,童銀坤認為,要國人居者有其屋,政府部門應負更大責任,包括釋出更多政府地段來建造屋子。
他說,除了停止全球央行印鈔票,確保新房屋有適當的供應,才是保持房價處于可負擔水平的關鍵。
“這可能不在國行掌控內,更多是由房產部、各地方政府和機構主催。”
童銀坤說,要有人民負擔得起的房屋,就要有可負擔的土地。政府應把焦點放在開放更多大幅政府地段,來建造可負擔房產。
“擁屋能力向來是全球政府正視的責任。但在大馬,這(政府責任) 並沒很成功,而且轉向私人界發展商來尋找不能持續的解決方案。”
發展商得提高私人屋價,來補貼所建造的廉價房屋,變相加重人民負擔。
全球房市崩盤言之過早
區域國家例如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等國的房價雖一再飆漲,但經濟學家認為,現況仍不至于導致全球房市崩盤。
徐克宇指出,以中國為例,房價飆漲只限特定地區,並非全國大小城市的房價都漲。
“加上中國金融體系比較簡單和保守,與西方國家複雜且衍生性強的金融體系不同,故不會演變成系統化的風險。”
美國房產泡沫于2005至2006年破滅,緊隨著于2007、2008年爆發次級貸款危機,繼而演變成系統化的金融風暴。
由于許多銀行和企業資本大幅下降,造成世界各地游資萎縮、金融系統也縮小,信貸緊縮嚴重打擊了經濟活動。
徐克宇指出,全球房產市場崩盤與否,取決于多個因素,關鍵之一是央行的政策走向。
“全球央行目前多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房產市場會不會崩盤,很大程度取決于央行要多快升息、收緊貨幣政策。”
但實際上,歐美國家如美國聯邦儲備局(即央行)仍維持接近零的利率,亦意味在游資依然充裕的情況下,全球房市崩盤仍言之過早。
人口年輕化 家庭規模小
左右房產需求
就大馬情況來說,徐克宇認為在兩大因素支援下,未來房產需求依然強勁。
他說,其一是我國人口年輕化,20至29歲的人口佔總人口的20%;其次是家庭規模不斷縮小,可預見未來5至10年的需求將大增。
此外,隨著國行收緊貸款條例,銀行在審批貸款方面也越趨嚴格。
“個人看法是,只要銀行肯審批貸款,那也意味一般百姓還是買得起房屋的。只不過新生代剛起步,收入或跟不上房價。”
他也認為,高房價有其利弊,不全然都是負面影響。
正如他所言,房產領域經濟擴散效應強大,可帶動整個供應鏈的經濟活動,故房價走高有助推動國內經濟成長,但決策者必須在經濟成長和可負擔房屋之間取得平衡。
觀察宏觀反應升息須謹慎
經濟學家預期國行即將升息,加上之前打房措施開始奏效,未來料不會下重藥打房。
徐克宇說,國行看來相當滿意打房措施,預計最快在7月10日的貨幣政策會議中決定升息,由于必須觀察升息后的宏觀反應,也是短期內不會下重藥打房的第3個原因。
徐克宇認為,升息與否對房市影響不大,因如果投機風氣很重,升息對抑制房價漲勢的作用並不大。國行若決定升息,不會是為了打房,更多是為了其他宏觀因素,包括存款回酬、借貸的誘因與動機等。
“國行得鑑定目前的3%利率是否會阻礙存款,以及助長借貸誘因;因為利率太低,可能促使人們更積極借貸用作其他用途,或者不像過往般積極存款。”
但林文彬認為,政府或在10月公佈2015年財政預算案時下重藥打房,屆時料宣佈更多措施。
陳鍾靈:措施有改善空間
站在購屋者角度,大馬購屋者協會中文組主任陳鍾靈認為,政府上調房產盈利稅、限制房屋貸款頂限等措施,雖取得一定成效,但做得還不夠多。
“希望政府進一步限制房屋貸款,同時提高印花稅等,繼續打壓炒房風氣;否則將不能達到居者有其屋的目標,也會導致窮者越窮、富者越富。”
他認為,目前國內雖未現房產泡沫,但全球房市不斷膨脹,如果我國房市未獲適當控制,遲早也會出現泡沫。
全球房價仍在攀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早前警告,目前全球許多國家房價已
高于歷史平均水平,各國政府務必嚴厲打房,否則全球房市恐再度爆發毀滅性崩盤的危機。
該組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以薪資及租金來看,全球大部分國家如澳洲、比利時、加拿大、挪威及瑞典的房價,仍明顯高于歷史平均水平,原本已高漲的全球房價仍在加速攀升,甚至成為全球經濟穩定的最大威脅之一。
根據該組織全球房市監察報告,過去1年全球52個國家和地區中,33個國家房價都上升。全球房價按年升3.1%,其中以新興市場房價上升速度最快。
截至去年第4季,全球房價升幅最大的前3位分別是菲律賓、中國香港及紐西蘭,菲律賓及中國香港房價升幅均超過10%,紐西蘭房價升9%。
高房價因成本影響
童銀坤:非過度炒作
武吉佳樂房產集團(Bukit Kiara Properties)董事經理拿督童銀坤指出,房價因過度炒作而大幅飆升、升勢卻不能持續時,就會產生泡沫;但國內房產高漲是由高成本帶動,而非過度炒作。
“房產供應短缺導致房價高漲,而可負擔房產供應不足,加上物價更高,這股漲勢看來會持續。但跟不上(房價)的是政府確保我們過渡到高收入國家的能力。購屋者最關注的問題是負擔能力,也就是他們買屋、獲取貸款到償還貸款的能力。”
徐克宇指出,節節攀高的地價,是高房價的導因之一。由于地價貴,即使是可負擔房屋,售價也不會太低。
他直言,市場認為房產需求下滑的言論是不成立的。因為高房價的另一個元兇,是房產市場的供需錯配。
年輕人買不起
“由于賺幅更高,不少發展商把焦點轉向高檔房產,導致市場出現供需錯配。房產市場不是沒有需求,而是年輕人買不起。”
陳鍾靈指出,房產需求依然很大,但不管是新屋還是二手屋,價格都太高了,以致購屋者找不到可負擔的房產。
他說,高檔房產雖然仍有需求,但大部分以投機居多,尤其部分發展商推出的高檔單位不多,一般已有固定買家,對真正的購屋者並不公平。
一個大馬房屋計劃值得好
我國在達到居者有其屋的努力上,看似有仰賴私人發展商的跡象,但受訪者多對政府推出的多項計劃給予肯定,尤其一個大馬房屋計劃(PR1MA)。
徐克宇認為,一個大馬房屋計劃是一項很不錯的計劃,既不屬于廉價屋,中低價位正好適合一般人需求。其次是政府在改善公共交通系統上,確實看到了努力;例如近年如火如荼發展的輕快鐵延長計劃和捷運計劃。
“如果把眼光放遠一點,隨著公共交通的改善,未來幾年我們會看到國人擁車率不會太高,即使住在偏遠一點的地方也沒有問題,生活成本也不會這么辛苦。”
陳鍾靈希望,政府推出的措施可發揮效用,並定時向民眾匯報計劃的最新情況,才能真正協助城市中的低收入群。
國行打房措施
1. 房產盈利稅調高至30%:政府去年宣佈2014年財政預算案時,國人在首3年內脫售房產的房產盈利稅從15%大幅提高至30%,第4年征稅20%、第5年征稅15%。外資買家只要是在5年內脫售,一律征稅30%。新稅率今年1月起生效。 2. 外國人在本地置產門檻,從50萬令吉提高至100萬令吉。 3. 禁止發展商承擔利息計劃(DIBS)。 4. 第3間房產的貸款比重限在70%:根據國行,擁有3間或以上未解決房產貸款戶頭的貸款者,只佔總貸款者的3%;而且約84%的房貸貸款者,只擁有一項未解決貸款。房貸頂限超過70%的未解決房貸比重,已從2012年的50.1%,下跌至4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