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焚化爐行動委會考察發現 日廢料管理 不適合大馬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不要焚化爐行動委會考察發現 日廢料管理 不適合大馬

(吉隆坡6日訊)吉隆坡不要焚化爐行動委員會(KTI)參與“在馬來西亞建設轉廢為能廠公眾參與計劃之日本考察團”后,認為東京和我國國情大相徑庭,並非馬來西亞最好的城市廢料管理榜樣。



該委員會于6月23日,在國家固體廢料管理機構總監拿督納茲里帶領下,到日本參觀澀谷焚化廠及興建中的杉並焚化廠,和杉並區逍遙基金(Suginami Shoyo Memorial Foundation)首席董事內籐昇交流。

翌日(24日)則與日本環境部廢料管理與再循環局總監原成元、廢物管理和再循環課之永續社會再循環辦公室主任小野洋交流,也參觀足立焚化廠,與該廠運作委員會委員仁禮竹市交流。

說服接受焚化爐



代表該會出席考察團的吉隆坡不要焚化爐行動委員會媒體協調員藍中華,今日在記者會上指出,考察團除了官方考察,也有逗留數日,獨自考察的行程,但將在本月13日另外邀請國州議員及民眾召開匯報會公佈結果。

他說,在官方行程中,確實讓該會成員減少焚化爐的負面看法,也讓該會認為行程安排所接觸的交流者,都在說服引導他們接受焚化爐的好處。

他強調,行程中沒有訪問不使用焚燒技術的轉廢為能技術。

他補充,因內籐昇及仁禮竹市年過80歲,曾于40年前進行反對興建焚化爐運動,惟簽署諒解協議后,目前代表社區接受興建焚化爐,更成為支持者。

王建民:須培養垃圾分類習慣

行動黨沙登區國會議員王建民指出,日本能設立分化廠的主因是社區擁有垃圾分類,每日設有時間表,收集固定的垃圾種類。

他說,我國公民至少必須有分類的習慣,才能興建焚化爐,因若垃圾中有燈泡、電腦熒幕、血壓測量器等,均擁有危險的水銀,若丟進焚化爐中,將分泌出有害物質。

他強調,日本曾因誤丟此類垃圾進焚化爐,而將工廠計劃完全停止。

他補充,我國土地資源比日本多,可以選擇更多適合我國的處理方式。

他指出,我國有50%至60%的垃圾屬于有機廢料,日本僅20至30%,因此容易使用焚化爐處理垃圾。

吉隆坡不要焚化爐行動委員會主席伊沙亞也說,聯邦直轄區部長拿督斯里東姑安南將針對焚化爐課題,于本周決定與該協會的對話日期。

他補充,對方在6月24日曾提及,政府還未決定是否進行焚化爐計劃。

藍中華:評估招標不能齊進行

藍中華指出,國家固體廢料管理機構總監拿督納茲里也承認當局于6月開始進行“環境衝擊詳細評估”(DEIA),並已針對多項技術進行國際招標。

他說,一般只有在確定即將使用的技術后,才會進行評估研究,若評估和招標程序同時進行,難道當局可以未卜先知。

他強調,日本環境部和東京23區清潔衛生管理局指日本2014年全國再循環率僅20.4%,比其他先進國家低,如德國64%、比利時57%、因果46%及新加坡60%。

他補充,他也向小野洋提問是否因日本有過多方便處理垃圾的焚化爐,因此造成再循環率低落,對方認為日本土地資源有限,焚化爐是唯一的解決方式,其他國家經驗無法適用在日本。

他說,日本東京有890萬登記人口,吉隆坡僅150萬登記人口,我國仍有許多土地資源,我國垃圾太潮濕,在放入焚化爐前必須通過3項程序,當地系統並不適用于我國。

他補充,在日本參觀的焚化廠非常整潔,甚至沒有異味,我國處理垃圾問題仍未達到水平。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