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北马.李奕翰要更多人正视惨案 《越洋控诉》演英军杀戮史 | 中国报 China Press

文艺北马.李奕翰要更多人正视惨案 《越洋控诉》演英军杀戮史

报导:蔡爱卿
改编自发生在英殖民地时期的峇东加里惨案的中文舞台剧《越洋控诉》,是今年乔治市庆典的亮点之一。没有阵容鼎盛的制作团队和华丽舞台,《越洋控诉》将一段没有受到太大注意的真实历史事件搬上舞台,希望唤起更多人正视这段历史。



《越洋控诉》是留台年轻导演李奕翰自我挑战的最新力作。其缘起其实来自郭仁德与其儿子郭义民所写的一本书《越洋控诉》,这本书的作者通过访问当年的幸存者与家属,记录了这宗惨案发生的经过,以及越洋到英国追讨公道的经过。

峇东加里惨案发生在1948年12月11日至12日,在雪兰莪州峇东加里新村一个橡胶园内,英军射杀了24名手无寸铁的村民,烧毁村庄,幸存的妇孺被迫搬离。许多家庭自此颠沛流离,三餐不继。64年后,郭仁德先生义务成立“追讨英军屠杀罪行工委会”,帮助这群罹难者家属追讨正义。

被父亲精神感动



李奕翰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在书局发现《越洋控诉》这本书。虽然此书充满枯燥的法律用词,但是他看到书中所写受难者的惨况,以及他们的遗孀和家人的处境时,他非常愤怒与难过。

他受访时说,郭义民是郭仁德之子。他本来反对其父亲为惨案受害者讨公道,因为当时郭仁德的身体健康已很差。但郭仁德坚持行动,直到他2012年去世之前,他依然在积极为惨案讨公道而奔走。

郭仁德留下了他在两年内收集到的大量资料。其儿子郭义民受父亲的不懈精神感动,也加入了追讨公道的行列。不同的是,身为律师的郭义民是以法律为武器,越洋到了英国的法庭去追讨。

他说,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个案件。透过戏剧营造出来的张力,将会让观众对那个时代所发生的惨案更有想像力,这将帮助马来西亚人正视这些被遗忘的历史。

舞台剧结构2线并行
家属义士呼应还原历史

《越洋控诉》剧本结构以两条线并行,一条是惨案受害者遗孀和家人的悲惨遭遇,另一条是郭氏父子二人大义凛然,挑起这个没人敢挑起的历史重担,追索冤案真相,锲而不舍。两条线互有呼应,尽力还原历史,点出英国殖民政府的残暴和不人道。

第一次处理历史题材的舞台剧,加上又编又导又演,李奕翰此次面对空前的压力,也战战兢兢。加上新加坡场次将有幸存者家属来观赏,更令他力求做到一丝不拘。

“《越洋控诉》中有多种表演艺术元素,包括皮影戏、人偶和真人演出。全剧只有3名演员分身演出多个角色,还必须操纵人偶与皮影戏。”

他采用多元手法来呈献,是因为那些人所经历过的事都太复杂了,单靠演员表演,很难表现出其多面性。但即使如此,他认为舞台上的演出手法,始终无法再现证人亲口讲述惨案经过时,现场充斥的凝重氛围。

除了本身亲自演出,另外两名演员分别是剧场资深演员,也是第一届金视奖最佳男主角入围者以及戏炬奖最佳男主角曾宏辉,女演员则是毕业自双威大学的新晋演员周芷伊。

了解正义非盲从
用知识抵抗不平等

李奕翰说,《越洋控诉》这本书告诉我们,人们必须用知识去抵抗不平等,争取正义,而不是人云亦云地盲从。该书作者之一郭义民是个律师,他就是利用法律知识,越洋为受害者家属讨公道。如果没有知识,只靠感性的同情,根本是做不到的。

除了将弱势一方书写的历史搬上舞台,李奕翰导这部戏也有其背后的信息,就是正义到底是什么。他发现许多马来西亚人都不了解什么是正义。他们所谓的正义更多是人云亦云,自己没有分辨对错的能力。

在郭义民安排下,他亲自拜访了惨案其中一名证人林亚英。他说,林亚英告诉他的话,与书中所写丝毫无差,可见这些事实深深刻在他们的脑海,即使再讲千百次,还是同样的内容。

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他坦言自己实际上并帮不到什么。只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让更多人关注该事件。

《越洋控诉》演出详情

呈现/制作单位:好事发生工作室Good News Artspace

演出语言:华语、英语及方言(演出备有英文字幕)

日期/时间:8月2日(周六)3pm、8pm,3日(周日)3pm、8pm

地点:牛后105号SINKEH Studio

票价:成人RM33、学生RM23(每场只限40名观众)

购票:Mr.Tan (012-4282711)

面子书:https://www.facebook.com/goodnewsartspace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