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虚与实.群居生活片段 | 中国报 China Press

记忆里的虚与实.群居生活片段

Posted by 陈慧文(隔周刊出)



2005年10月,我离开某个工作岗位,开始正式把对外汉语教学当正职。从雪州的某个小城搬回八打灵十七区,继续大学时期的群居生活。那栋双层老房子住着工作人士与学生,约11人,有些人是我的大学朋友。那时,我们屋友之间的关系比较像家人,例如某人生日时,有车的屋友就会载大家到民歌餐厅庆祝生日。已工作的人,都是初入职场两三年的人,尚有很多需要适应的地方。夜晚,大家就聚在房里聊天,聊职场上的点滴,聊对生活的期待,大家彼此聆听与相互鼓励。

初时,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上司要求我示范教学,结果示范了两三天都不过关,也被斥责了许多次,我比较不开心。后来成功了,我放下心头大石,当晚很早就回房间睡了。

第二天,屋友得知我的示范教学过关了,嘟嚷着说我当晚吓着她们,以为我又不能过关了。有人还很自责,因为我在家里要求她当我的观众,她不答应,当晚看我放工后什么都不说就关上房门睡觉了,她觉得早知道她答应当我的观众就好了,至少我还有机会练习,也许我就可以过关了。至今,我还觉得这是一件很好笑的事。



就这样,当菜鸟时不太懂得处理职场上产生的情绪,通常放工后我就会进行“睡眠治疗”,很早就睡了,忘却所有的烦恼。

有个大学朋友是盲人,我念本科时,他在念博士,我当过他的阅读者,我们是这么认识的。搬回十七区以后,他有时会打家里电话来关心。有一晚约九点半,我接到他的电话,他一开头就说:“今天陈慧文一定是心情很好!”我问为何。他说:“因为你没有很早就睡!”

那些零碎的小日子…

那时家里会来许多客人,都是前马大生,因为十七区是马大生的聚集地。有学长说我们很穷:“我都够穷了,你们比我还穷。”客厅内摆满了书桌与书架,房子也不是很干净,就是一间学生屋,屋外还停了两三辆车,但我们的感情很好。

右边邻居也是学生,左边住着一家人,有三个小孩,最小的约三岁叫阿坤,他常爬上椅子看我们,和我们说话。有一天放工回家,我没钥匙进门,阿坤的妈妈邀我去他家坐,我身上穿着Baju Kurung,我盘腿坐在地上,阿坤躺到我的裙子上翻滚。

我的同房,我叫她小日本,她很怀念在日本当交换生的生活。有时,我们谈著未来,有着许多规划。我说,我们想得那么美,不知道能不能实现……她说,我们想了开心就好,能不能实现不重要。如今,她已在台湾佛光山出家了。

10个月后,也就是2006年八月,我要到上海留学了,屋友合送了一张卡片祝福我,带着满满的祝福,我出国了。

现在是2014年,偶然和小虾米讲起那段日子,才记得我曾经很想好好记下,但总是零零碎碎地记录,这篇片段,依然是零碎的,希望有一天可以整理得更完整。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