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馬頭條】總動員種出豐碩蔬果 文明學校 你”農”我”農”

報導/攝影:陳繡郿

(威南14日訊)從資源回收、科學園菜圃到“1人1株苗”植樹,從董家教、師生到家長總動員;新邦安拔文明學校開動的環保列車,數年來吸引逾600人“乘搭”,農產多次唱豐收,師生皆大歡喜。

科學園菜圃及植樹活動,是校方繼數年前與“環保伯伯”陳狄龍為推動資源回收,號召108名小學生志願組成環保小尖兵后,展開的新一波環保運動。

文明學校校園空地不大,為了讓學生享受親近大自然、了解植物生長過程的樂趣,校方克服難題,設法在學校草地及柏油路旁闢出一塊小園地充當菜圃。

曾合順校長透露,校方先在柏油路排磚,砌成數個1尺高的格子,將混合的黑泥及紅泥填入格子成小菜圃,可種植根淺蔬菜。

“根鬚伸延較深的植物如百香果,我們就取用洋灰圈,填土播種,再搭木棚讓屬于攀緣植物的百香果,攀爬生長。”

他說,砌好菜圃就分派給高年級生農作,以六年級班為主,每班輪流種,每次種植約3至6個月就收成,再轉手給其他班種,讓學生從小培養勞作開荒的精神和經驗。

李菊芳:每班領養1格土地

李菊芳老師說,科學園菜圃于2012年5月開始進行,當時學校舉行大掃除后,由校長帶頭提議。

“擁有農作經驗的黃勁發老師自願扛起責任,連同老師及家協合力在校園后方籬笆處建設科學園,6月完成后分派學生領養,每班1小格土地。”

她欣見學生樂意投入種植樂趣,自動自發澆水拔草等,直到農作物收成。

學生栽種的都是容易種植、照顧及快速收成的瓜蔬類。

李菊芳老師說,這可讓學生從小接觸大自然及了解植物生長過程,從中激發對農作的興趣。

“除了農作,負責資源回收的環保小尖兵也有108人,分別是上午班60人及下午班48人,從小教育孩子學習垃圾分類及回收處理。”

黃明惠老師說,校方也在生活技能科目上教導學生使用再循環物品、製作環保籃等。

冀增設小型水族館

文明學校未來考慮增設小型水族館,一旦計劃成型,將是威南華小校園首創!

曾合順校長說,增設水族館的概念,源于他發現自從學校買來魚缸養魚后,很多學生上課前愛來觀魚,故增設小水族館,或可吸引不愛上學的孩子,有了上學的動力。

華小參與青皮書計劃

農業局提供樹苗工具

威南農業局官員林詰淞歡迎威南縣內華小,踴躍參與“青皮書計劃”,並致函向該局作出申請,當局將會提供有機肥料、豆菜類種子、樹苗,以及鋤頭、雞公車等農作工具。

他指出,這項計劃由來已久,但在威南區,只有10間學校申請,當中9間是國民中小學,分別是雙溪亞齊國民型中小學、斯里亞齊花園社區學校、高淵斯里尼蒙中學、雙溪峇甲巴拉巴國民型中學、爪夷國民型中學、爪夷國小、珍珠城社區學校及雙溪斯達吉舌社區學校。

“華小方面,文明學校是首間及唯一一間作出申請的華小。”

林詰淞說,教育學生種植農作物,不但可自耕自足、節省金錢,還能吃得安心、綠化環境。

“為了激發學生種植興趣,農業局提供的種子都是簡單易種又很快收成的葉菜類、瓜類等,還有供美化環境的椰樹苗,讓學生感受勞作后收成的樂趣。”

促進校方家長聯繫

目前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種出帝皇菜、小菜心、番薯葉、薄荷、辣椒、冬瓜、木瓜、羊角豆、洛神花、百香果、黃梨、玉蜀黍,校園綠油油。

曾合順也說,當初環保以資源回收為主,偶有大機構、神廟來植樹。年初,校方、董家教與家長約100人參與“1人1株苗”活動,每人負責領養或栽種一棵花樹,反應踴躍。

“我常看到家長及理事在照顧花樹及澆水的身影,這無形中促進校方與家長的聯繫和理解,家長更貼近學校環境。”

他說,該校也配合農業局進行植樹,讓學生學習持鋤頭鋤地種樹、澆水拔草,多接觸大自然,成為愛護自然環境的孩子。

考慮賣菜籌環保基金

校方未來有意把收成的蔬菜包裝后,售賣給家長,所獲款項悉數納入環保基金,擁有充足資金展開環保活動。

曾合順校長提及師生種植成果優秀,年初有2株黃梨大豐收,一秤重達3公斤,拍賣所得獲20令吉,標獲黃梨的老師也分甘同味,切給大家分享,甚是甘甜。

他欣慰環保活動獲得師生及家長積極配合,反應良好,校方未來也會進一步推動自製酵素和泥球。

散播人文氣息

*文明學校董事長尤國和

除了搞好學生課業成績,校方也注重及支持任何環保及課外活動,打造充滿人文氣息的校園,並響應環保組織號召,灌輸孩子良好的環保常識。

拉近與家長關係

*家教協會顧問陳益強

校方讓學生學習種菜種花,旨在鼓勵學生多參與戶外活動,灌輸自然環保意識。

校方特別安排家長與老師一起種花,可從中拉近雙方關係,增進聯繫。

激發師生創意

*家協副主席陳強勤

家協會努力配合校方,共同塑造“人文華小,文明華小”,通過高質量的校園文化及活動,激發師生創意潛能,從中提升學生的人文精神,使文明學校成為師生共同快樂成長的“第二家園”。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