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斋-名正言顺 | 中国报 China Press

兰陵斋-名正言顺

以前念硕士班时,常听班上的韩国同学提起“daewoe-haneo”一词。第一次听到时,我还真没反应过来,想了好几秒才知道原来她们说的是“对外汉语”!除非曾到中国留学、念过这个专业,否则一般韩国人是不太可能这么说的。在这里,更常见的说法是“中国语教育”(Junggugeo gyoyuk)。



“对外汉语”是中国本位的名称,放诸四海未必皆准。一名中国籍教师到韩国教中文,她从事的确实是“对外汉语”教学工作;韩籍教授在自己的国家教汉语,学生都是本国人,这时就不宜称“对外汉语”——老师教的是“自家人”,何来“对外?所以,这时韩国人使用“中国语教育”一词反倒是比较贴切。至于“汉语”称“中国语”是否恰当,那则是另一个问题了。

在我离开马大前,好像还很少听到有人把针对非华裔或非华校生的华语教育称为“对外汉语”,可是近年来,随着马中两国的交流日益频繁,现在连各大学提供的华语课程似乎也开始叫做“对外汉语”了。几天前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是国内某国立大学要招聘“对外汉语教师”,我的第一个反应是:“对外”的“外”究竟是谁?

马来西亚的大学开设华语课程,教的应该是本国人而不是外国人吧?那这个“外”莫非说的是“外族”?那也不见得。有些没念过华校、或华文只有华小六年级水平的华裔大学生也会选修这类华语课,他们是“外族”吗?中国用“对外汉语”,我们就依样画葫芦,这恐怕不是一件好事。



同学请问你是哪国人?

这让我想起以前在马大中文系的一件趣事:有些同学在课堂上发表小组作业时,喜欢照抄书本上的内容,就连中国大学教材上的“我国”二字也照抄不误,结果话音刚落,马上就被人质问:“同学,请问你是哪国人?”

有人说中国才是汉语的“主流”,这话确实没错。中国的汉语人口最多,大陆上的语言习惯不容忽视。但我们也一样是汉语母语人士,有很多词语并不一定要遵循中国的用法。

比如我国电视上的“Mandarin News”就没有必要改称“汉语新闻”或“普通话新闻”。“华语新闻”才是我国民众所熟悉的用法,而中国人也不至于听不懂“华语”一词。

同理,面向我国非华裔或非华校生的华语课程,也没理由称为“对外汉语”,除非我们能明确地指出何谓“对外”。“汉语”适合用于学术研究领域,没有必要“走入民间”,取代我国华人社会沿用数十年的“华语”。也许有人会担心这样一来可能会分不清作为母语的华语教育和作为第二语言的华语教学,那这就需要有关领域的老师们集思广益,想出一个更好的名称来了。

名不正,则言不顺,而“正名”之事无法假手他人,只能由我们自己来做。

Posted by 萧悦宁(寄自韩国)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