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 葉福炎
一首歌要帶給人的究竟是什么呢?我常在想這個問題。作為一個聽眾,多少賦予歌曲至少得與我們產生共鳴的最低門檻。有者熱愛高亢聲音的剽悍;有者醉心于輕聲的細膩柔和。隨著個人喜好不同,歌曲也開始出現所謂的流行與非主流組別。林文蓀《農夫》一曲對我來說,則是超越流行歌曲這個群組,具有更深遠的意義。
這首歌是于2012年《動地吟》巡迴演出的其中一個場次,首次聆聽,迄正式發行專輯,已有兩年。在會場中,聽完這一首歌,心中有股悸動。曾翎龍的詩、周金亮的曲、林文蓀的聲音,無疑哼唱出馬來西亞風貌。這就是馬來西亞的生命力。
在馬來西亞這貧瘠的土壤,藝文活動想要茁壯成長,實屬不易。不僅是關注的人少之又少,經費是最大難題。更別說馬華文學的出版,我乃是一個時代的遲到者。這花開得越來越燦爛,全得感謝過去前輩們的堅持與努力。享受這豐厚的果實,我也想加入耕耘的行列。
林文蓀《農夫》這首歌,或許可給予新生代的我們,一個很大的推動力。詩句,不是只能夠流傳于集子、文藝版,它還可以在我們的生活中哼唱。文學本身與生活密切相關,說得更仔細,它其實是作家作為一種對生活抵抗而存在的方式——書寫。
對我而言,林文蓀確實唱出我心目中的馬來西亞。周金亮的曲子、曾翎龍的生活體驗化成沙沙、沙沙的詩句,林文蓀受詩句感召后創作的聲音。這讓我們看見馬來西亞文學的另外一種可能性。聽到這首歌曲的兩年前后,我已相當不一樣,仿彿多了一種自信、堅定。
我相信馬華文學節選取這首歌作為主題曲,不僅是宣告馬華文學的燦爛,亦是一種里程碑的豎立。期待馬華文學的后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