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祭做足才能慎終追遠(第2篇)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殯葬祭做足才能慎終追遠(第2篇)

報導:許雅玲
攝影:劉潔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大馬華人義山的價值,必須先從慎終追遠說起,接下來,再談環保和教育。

慎終追遠,用最通俗說法便是:死者留給活人什麼?活人如何對待死者?



對此,大馬孝恩文化基金會執行長王琛發博士說,后裔做到照顧好祖墳、感恩先人、彰顯死者的哀榮,至少留下屬于家族的美好話題,有利于后代子孫的學習和教育……

“華夏文化以倫理德行為尚,在殯葬方面強調慎終追遠。”王琛發說。

墓葬之孝道其實是儒家“仁”的最基要表示。《論語·為政》中,孔子把孝道形容為“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南洋有墓葬之塚墳、有子女為父母立碑,有祖先崇祀之習、包括孩子以十二干支命名,可見地方上相當地傳承祖先文化習俗。

“自古以來,墓園之主要功能,其實不僅在于埋葬死者,還在于滿足活人祈禱死者入土為安之心願。一旦安葬死者的步驟完成,未來,逢年過節的祭祀活動,便是保存和彰顯后人對死者的記憶延續。”他說。

延續傳統殯葬禮儀

慎終追遠,首先就是要做好殯和葬。殯葬禮儀需要親友參與,需要他人對死者評價。親友通過弔喪和致奠來肯定死者,也是向亡人的子孫承諾,不會斷絕與原本死者原來建立的關係。死者生前參與組織會贈送輓聯或花圈、各自或聯合誦讀奠文,都是在教育大家,好人會受到肯定。

“這一切,看來不止有助家庭度過少了親人的變局,也有利鼓勵生前為善。”王琛發說:“在殯葬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延續,叫祭。死者只能死一次,死者的祭祀卻是可以週而復始地持續,也可以不斷擴大參與人數。”他說。

殯、葬、祭三者結合起來,才能完成“慎終追遠”完整禮儀。加之,歷代華人遷流他鄉開拓新天地,需要依靠著延續傳統殯葬禮儀的社會教育,才能在異地重塑自身文化認同。這是大馬華人維持義山、供奉神主和建立祠堂的“堅固”理由。

“慎終追遠,就是要細心地對待一個人的人生,直到他最后那一刻,使生者沒有遺憾,死者也沒有遺憾。”王琛發說。

義塚免除生者彷徨擔憂

“早年,先民南來開荒闢地,他們是付上回不了家的代價,家鄉的妻兒也成了孤兒寡婦。”王琛發說:“甚至他們可能遭遇生命難保的厄運。”

為了將“客死異鄉”的同仁善后,籍貫會館當仁不讓。能有義塚(公塚)之存在,而又能常年做到“義祭”,有助于安撫生者異地謀生的彷徨,免除變成異鄉無主孤魂的擔憂。馬六甲三寶山《大功德主曾公頌德碑》碑文,便傳頌甲必丹曾其祿“或死喪而無依,則買山為之葬”之善行。

檳城廣東公塚有座老墳,“粵東清顯祖興潛叔公奕鄭公府君墓”,據說是一座衣冠塚,也一度是檳城順德會館同人在會館成立前的聚會象征,被當成“總墳”祭祀曾多次重修。

“子孫已落地生根,但先民想認祖歸宗,他會選擇在當地埋葬,建構他在子孫的美好記憶,並在中國建衣冠塚。”他說:“我想,不論墳墓裡是否埋有死者,如果缺少了祭祀傳統,必然影響當地華人承先繼后的前景。”

義山章程保文化傳承

王琛發說,“為了用義山作為民族教育,以及保護文化的傳承,義山章程亦成為重要的社會規範。”

相較于中國的宗族墓園,大馬義塚顯然跨民系、跨血緣,這有憑據:

檳城峇都干冬的福建公塚,眾董事于光緒丙戌年刻在涼亭石屏上的《福建第三公塚規則》第二十九條說明:“凡我閩省人等,娶別種婦女為妻妾,既遵我聖教,則能葬此塚地。如我聖教中人,有入異端者,則不能葬此地。若入異教之人,要葬時,詐騙無報明白,后日被理事人察出,該墳當移埋于他塚。乃即重罰,以警忘本。”

甚至,在20世紀前,不少華人義塚頒發的章程,居然是把辮子當成堅持“聖教”的民族歸屬特征,竟規定沒有綁辮子的遺體,不准在華人義塚下葬,以此避免華人子弟改奉基督教、伊斯蘭教或者是與外族通婚。

殯葬面對污染挑戰

火葬最環保?王琛發說:“不可能!現代人說土葬佔地,要把祖墳也挖掉火化,想要節約土地環保,后果是:減少了使用土地?增加空气的有毒污染濃度,製造更加致命的生命污染。”

王琛發說:“在古代,大木材容易獲得。屍體先在密封后的棺內腐化,被裡頭的壽衣、火炭、香料吸收屍水和殺菌;在地下又進一步腐化,同時腐化造成棺材內消耗氧氣也產生殺菌作用。”

最后,輪到棺木腐化,泥土的微生物又再殺菌和吸收棺內屍化與殺菌后剩余的布料等有機的物質,土地便安全。因此,入土為安,也安眾人。

他說:“我認為,古人把心靈環保和物質的環保都做足了:選最有靈氣的山頭,給最親的人下葬,並且嚴格規定:樹木,砂石泥土不准變賣,平地留給將來種樹。”

義山的山水被照顧,鄰近村落便確保生態鏈被保存良好,大家就會感受一年比一年資源豐富、生活更安定。這便是古人的風水,現代人的環保。

值得關注的是,現代土葬火葬都遇上污染課題。大木已非到處可找到的便宜物質,人們改用充滿化學質的薄棺木,屍體生前死后長期吃進和注入重金屬、抗生素、防腐劑。

“不管土葬火葬,都要考慮克服污染。這是義山和殯葬業者必須重視的社會責任和新挑戰。”他說。

姓名后加“合”字有用意

根據過去南洋習俗,死者家屬收得帛金亦捐義塚作為香油錢,以支持設立私塾或救濟貧老等社會福利,表達了“義”的教育。

有機會細讀全國義山碑文上募捐者的資料,不難發現有趣現象:有很多捐款人姓名第三字是“合”字。有學者認為,“合”是潮州人專用字詞。

“錯!姓名后加‘合’字,散見于英屬新馬、婆羅洲和緬甸,泰南與荷屬印尼的碑銘,這不是單屬潮州人的習慣。”王琛發說:“清末民初南洋廣西人的會館,1950年代的幫會會簿也有合字,意味:本人代表地方收了多少錢。所以,合,既不是名字,也不是籍貫用法。”

早期,海港地區跟開發地區的人,要互相接應,貨品才能出去,人員都是來往兩地,也可能生死兩地。因此,在一個開發區,地方領導在地方上集齊200萬捐款,帶給港口或其他地區的義山或社會組織,但他不能把所有人捐的零散數目,一一記錄在碑文上,只能在他名字后附“合”字,表示:某某合了他的地區多少錢過來。

日后,他的地區的人來到,看到碑文,如果“合”的錢超過200萬,表示領導謙虛,私下加了錢也不張揚個人;如果“合”的少過200萬,那就是領導吃錢,要馬上找他追究。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