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限3週完成核對 未發現馬遇難者遺體
(荷蘭‧烏得勒支29日訊)目前身在荷蘭的我國法醫,正積極的與國際團隊合作進行遺體鑑定,當局限定他們必須在不超過3個星期的時間內完成工作;但至今我國法醫尚未發現屬于我國遇難者的遺體。
代表馬方的莫哈末沙醫生,在開齋節前一天,接受大馬媒體訪問時說,希望家屬能忍耐等待。
他指出,自上周三首批40具棺木運返荷蘭后,他們已經處理了60個運屍袋。
他說,每個棺木的運屍袋,都可能裝放有其他遇難者遺體的部位,因此存有多個脫氧核糖核酸(DNA)。
比對驗屍數據
他指出,其團隊都會獲得分配一個運屍袋,團隊進行檢查后,移交病理學家的監管;但是在場的刑事罪案調查隊伍,會馬上接管有關遺體,包括尋找案發的證據,如遺體上或有彈片或熔融金屬。”
他說,法醫一般上會收取各種資料,例如指紋、牙齒記錄、骨髓的脫氧核糖核酸,然后移交給位于海牙的調查隊。
“隨后,我們會進行驗屍數據比對;只有經過層層的程序后,才能核對一個遇難者的身分。我們甚至也必須比對下巴的部位。”
他指出,他們是不會知道桌上的遺體身分,驗屍數據比對,因為這需由海牙的調查隊來進行。
他說,他們也是通過媒體的報導,才知道第1名遇難者的身分已經知悉。
莫哈末沙是吉隆坡中央醫院的病理學家顧問。
多國組成識別隊
大馬的法醫團隊也包括武裝部隊的醫生拿督依韓哈侖准將;大馬的團隊成員都涉及過“主權”行動,在當時負責對軍警人員及恐怖分子進行解剖。
依韓哈侖負責的是口腔部份;他指出,指紋和牙齒記錄,是驗證遺體的最主要工具;疤痕與紋身有時候也是一種可用的驗證方式。
他說,“災難遇難者識別”隊伍由多國組成,平均有200名隊員處理5宗個案。
他指出,遺體的情況,決定遺體的檢驗情況的速度,如果完整的遺體,就比較好處理。
他說,最大的挑戰是處理不完體的遺體,所以必須進行多次的脫氧核糖核酸檢驗。
“同時,我們也要確保散布在其它運屍袋的遇難者的身體部位,重新組合在一起。”
他指出,這些工作都很費時,但是團隊都積極的要做好這些工作,並希望能夠加速的處理。
“如果有需要,我們會從吉隆坡調動更多人手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