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馬頭條】最後一夜 奧迪安戲院孤清落幕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今日北馬頭條】最後一夜 奧迪安戲院孤清落幕

攝影:陳金榮
(檳城30日訊)別了,奧迪安戲院(Odean)!



從曾經的一票難求,到如今的孤寂冷清,喬治市最後一間舊式戲院,即奧迪安戲院不堪租金漲價與長期虧損,在今日凌晨放映午夜場電影“Velaiyilla Pattathari”後,熄燈。

舊式票根、呈平線的舊式觀眾席和樓上與樓下的座位,這一切都將走入歷史。

在這最後一夜,約50人在觀賞戲院播放的最後一部電影后,戲終人散之際依依不捨的向老戲院道別。門前的“奧迪安戲院結業”橫幅,昭示著這所擁有許多檳城人成長回憶的老戲院,將正式步入歷史。



戲院老闆拿督馬力安達斯感嘆,儘管他曾求助於古蹟部門,卻因過多的繁文縟節,令他根本沒頭緒該從何下手。

他受訪時指出,檳州向來強調古蹟,可古蹟又用來做了什麼?

無法與科技較勁

“(指著戲院)這就是古蹟。當它變成其他店鋪時,如超市或傢具店時,其意義就已不存在了。當局應了解戲院歷史,嘗試與業主溝通,或尋找其他可協助戲院繼續生存的方法。”

縱有滿腹無奈,馬力安達斯亦只能接受結業現實,承認舊式戲院根本無法與現今的先進科技較勁。

“以前是人們在新戲上映後一周即可買到光碟,現在卻是戲未上映,已有光碟在出售。有者則再付費私營電視台,短期內亦可觀賞到新戲,舊式戲院怎麼跟它們拼過?”

奧迪安戲院建於1947年,早年播放華語片,90年代因電影卡帶、光碟與大戲院,曾倒閉約5年,直至馬力安達斯接手,以播放淡米爾電影為主,才讓戲院倖存至今,無奈最終仍慘淡熄燈。

不敢多看戲院免傷心

為免分離時心裡割捨不下,馬力安達斯近1個月不敢多看戲院,直言“看著它就很難過”。

他說,在接受結業現實後,近1個月便嘗試讓自己轉移視線,即使駕車路過檳榔路亦不敢多看戲院一眼,以免徒增傷悲,並慶幸尚有其他事業,分散他的注意力。

“我在過去3年花了30萬令吉進行裝修,我以為我能做到,但終究不能。我經營戲院14年,過去4年來虧損卻不斷增加。”

他指出,週三(30日)凌晨本不欲前來戲院,但因知道記者要來採訪,方到此走走看看。

他坦言相當傷心,面對眾人問候亦只能語帶抱歉的跟對方說“實在經營不下去了”,即使下個月將有數部大片上映,亦撐不到那時候。

他在受訪時始終面帶微笑,但言語中滿是傷感,正如他說的“淚,只能在心裡流。

最後購票者

路經戲院,下車了解詳情的舉動,讓27歲的阿茲瑞爾、努魯依贊和沈福源成為戲院的最後購票者。

阿茲瑞爾指出,他雖從報章獲知戲院將結業的消息,但並未料到是週三(30日)。剛好路經該處,看到員工張貼“奧迪安戲院關閉”橫幅,下車了解詳情後,便決定觀看這最後一場戲。

他對戲院即將熄燈感傷心,認為這畢竟是古蹟。

今年虧損約10萬

今年1月至今,馬力安達斯虧損約10萬令吉,從昔日的滿座,到如今的寥寥數人觀眾,令他唏噓。

他說,平日僅有數人會入場看戲,而開齋節假期時,則平均每場有45名觀眾,與全盛時期的一票難求落差甚大。

據記者現場所見,週三(30日)凌晨的最後一場戲亦只售出39張票,加上戲院員工與記者,僅約50人看戲。人數雖少,但因劇情搞笑,戲院內不時傳來笑聲,可說是為戲院畫下圓滿句點。

前來看戲的,都是印度人,僅有數名華人來捧場。

馬力安達斯指出,他從事影視業只是純粹想把快樂帶給大家,而戲院熄燈對檳人民則是種損失,人們亦對此感難過。

他將於8月1日前將戲院鑰匙交還給業主國泰影視機構,正式為戲院畫上句號。

10單位有意租建築物

馬力安達斯透露,目前已有10個單位向國泰影視機構接觸,以租下該棟建築物,但他並未多說詳情。

他指出,另有一名老闆接洽他,欲與他在戲院建築物另做其他生意,可他意願不大。亞羅士打亦有人邀他去經營戲院,但他暫時並無想法,未來再做打算。

戲院總面積為1萬4500平方尺,約15年前每平方尺少過200令吉,但如今已增至700令吉,若不是國泰影視機構早前諒解經營戲院不宜,而將租金維持在每月1萬6000令吉租金,租金早就漲價了。

如今,隨著租金即將漲至2萬令吉,他再也無力應付,唯有選擇關閉戲院,戲院的7名全職與兼職員工會被遣散,有者繼續在其他生意上協助他。

奧迪安戲院原定於25日結業,但為開齋假期而將結業日期延至27日,再延至週三(30日)。

記者特來看最後一場戲

26歲《星報》記者胡進榮自小與婆婆觀看國營電視台播放的淡米爾電影,對印度文化深感興趣。

他小時侯亦曾和家人到奧迪安戲院看戲,如今知道戲院要結業了,便決定來看最後一場戲,以示支持。

他也感慨即使戲院有播放多元電影,但因環境影響因素,年輕人依然不會前來該處看戲,戲院終究難逃結業命運。

戲院常客

帶著女兒前來戲院看戲的巴拉古馬然(43歲)和妻子卡斯杜麗(37歲)在獲知是晚是戲院的最後一夜時感驚訝。

他說,自2008年接觸戲院後,每個月都會到戲院看戲一次,但他們從此就要和大熒幕說再見了。

他說,他一直以來選擇奧迪安戲院,是因為這家舊戲院的熒幕都比其他戲院來得大。

謝詩堅:早期一票難求

奧迪安戲院早期買票看戲隊伍相當長,在一票難求的情況下,使得黃牛票當道。

老報人兼時評員拿督謝詩堅述說,這家戲院於60年代播放很多香港電影,更使得林黛和樂蒂等明星成為國人的偶像。

他說,當年的檳城生活淳樸,娛樂並不是很豐盛,戲院與歌台就成了一家大小享受天倫之樂的好去處。

“當時的戲票價格還算大眾化,是普通家庭可以承擔。即使觀眾需坐在木凳上看戲,也依然看得津津有味。”

他說,戲院見證各家庭的美好關係,也讓年輕人看到很多新潮的東西,這是戲院帶給人們的意義。可當電視電腦等在90年代漸漸風行後,就沒人要到戲院看戲了。

奧迪安戲院在90年代易主,只播放淡米爾電影后,他就未曾再進入該戲院看戲。

隨著戲院已在30日(週三)結業,他說,這是時代的自然發展,隨著豪華戲院的崛起,舊式戲院就只能成為人們的回憶。

部分員工將返印度

5名來自印度的員工,2人將繼續留檳工作,3人則返鄉展開新生活。

36歲售票員莫哈達斯說,他在戲院工作3年,對戲院結業感難過,但也為了可回印度家鄉感高興,心情可謂是悲喜交加。

他透露,在檳打工已成功存獲一筆錢財,回鄉後將做點小生意。

來自檳城的29歲珊比,當初因喜愛淡米爾電影而到戲院任職零食櫃檯收銀員,至今工作4年。已找到新工作的她,決定在這週三(30日)凌晨,與觀眾們一同好好看戲,留下美好回憶。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