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貧寒生續升學 廣西老人慨捐50萬設貸學金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我要貧寒生續升學 廣西老人慨捐50萬設貸學金

報導:謝心昉
獨家專訪:柔州廣西總會會務顧問李生
(新山30日訊)74歲“廣西慈善老人”李生慷慨捐助50萬令吉,創設大專貸學金,只因不想有人跟他一樣遺憾無法受教育,而他最希望越來越多有能力者,一起關注教育扶貧,改變他人命運!



柔州廣西總會會務顧問李生年幼喪父,家庭貧困,年少時無法接受正規教育而深感遺憾,為造福廣西後裔,日前宣布成立“李生大學貸學金”,資助廣西同鄉完成大專教育。

李生接受《中國報》專訪時談到其父親在他2歲那年被日本軍抓走,多年來毫無音訊,相信早已被日軍殺害,造成他年幼喪父,家中失去唯一經濟支柱,無法讓他上學。

李生是家中獨生子,在他懂事後,其母親告訴他,當時他父親為了給家人更好生活,才外出尋找就業機會,不料遇上日本軍後,一去不回,留下他們母子倆相依為命。



14歲被迫輟學

李生說,其母親在別無他法下,帶著年僅2歲的他,離開新山到彭亨展開新生活,並在他5歲時,因緊急法令迫遷至霹靂開芭種田。

“直至10歲時,我的母親才勉強籌獲一筆學費,讓我超齡入學,可是在14歲時,因無法繳交學費,被迫輟學。”

年少時期的李生面對五花八門的社會,嘗盡酸甜苦辣,所幸遇上良師益友,從旁引導他掌握識字方法與謀生處事的正確方向,讓他在16歲時,掌握建築基本技巧,更立志要向建築行業發展。

李生指出,在20歲時開始擔任督工,並在26歲時,因不甘寄人籬下,決定自行創業,設立一家小型建築公司。

經過一番努力,李生終於可在建築行業站穩腳步,而白手興家的李生沒有忘記小時候的艱苦,捐錢幫助貧寒子弟成為他的人生目標。

遇經濟蕭條不氣餒

“慶幸當初沒有自暴自棄,否則也不會有今天的我。”

李生憶起奮鬥歲月時,談到創業期間遇上1980年代的經濟蕭條而欠債,在行情時好時壞下,苦撐20年方略見曙光。

他說,其公司在1980年代時遇上經濟蕭條,當時沒有資金運轉,被迫欠下一屁股債,但他沒有自暴自棄,反而開口向友人尋求協助,暫時讓他在無法支付建築材料費下,繼續供應建築材料,讓他有機會翻身,並承諾一定將錢全數歸還。

所謂皇天不負苦心人,李生終於扭轉了局面,讓公司恢復盈利,也兌現承諾,還清所有債務。

李生從1995年開始計劃退休,所以1997年金融風暴並未完全將他打敗,他也感恩老天的厚愛,讓出身卑微的他擁有今日的成就。

變賣祖屋資助母校

常年為教育貢獻的李生認為,“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因此當年變賣母親當年開荒的瘦田以及破舊殘屋,幫助新村華小校改善硬體設備。

李生在70年代回到霹靂州水閘新村與母校探訪老友與師長,發現霹靂州水閘新村華小設備簡陋,也聽到當時的校長述說,有部分學生也因無法繳交日常雜費而被迫停學。

聽了校長的話,讓李生憶起當年兒時的慘況,也讓他想起退休的老校長在當年也為他支付了2個月的學費,令他感動萬分。

為了不想有貧困的學生與他有相同的輟學經歷,在別無他法下,他只好變賣當時價值約2萬5000令吉瘦田與破舊殘屋,並全數捐給母校董事部,協助他們處理貧困學生輟學的問題,也助母校改善硬體設施。

故鄉建校圓父親遺願

據李生的母親透露,其父親的願望是要在故鄉廣西玉林北流市建設一棟教學樓,讓莘莘學子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下接受教育,他為了完成父親遺願,便回鄉為北流市白馬鎮茶新小學建設教學樓。

李生在2001年時,回到故鄉的茶新小學參觀,發現校內的硬體設備有欠理想,於是逐年撥款,協助該校改善硬體設備。

但他認為,10年來的局部維修,不如一勞永逸的重建,於是在2011年捐助50萬人民幣(約25萬令吉),並邀請北流市教育局屬下獎學助學基金協會,撥款50萬人民幣(約25萬令吉),加上村民捐助,總共籌獲100餘萬人民幣(約60萬令吉),為茶新小學重建一所設備齊全的教學樓,並於去年10月正式啟用。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