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建成:休閒時代的得與失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植建成:休閒時代的得與失

開齋節4天長假,你是怎樣度過的?



去了一趟短途旅行?回鄉見親友,還吃了兩三頓豐富的盛宴?抑或逛了一次書展買了幾本食譜,順便看了一場演唱會或電影?可能你哪裡都沒去,只是買了一部新的平板或智能電話,並花了兩天玩膩了一款線上遊戲?還是說,你的假期還沒結束,現在還在吃喝玩樂?

現在的大馬社會,已經越來越少人在公共假日還在工作。不是因為我們不愛賺錢,而是我們的生活形態,和過去10年相比,發生了一些變化:休閑時間變長了。

難道大馬已晉升為先進國了?非也。大馬目前的人均國民收入,是1萬4000多美元,確實是離政府所謂“人均收入1萬5000即先進國”口號相去不遠,但1萬5000的年均收入,只能算是小康,不算富裕,否則逼近6萬元的新加坡不就是鉅富之國了?話說回來,小康的人均收入,也足以改變我們的生活面貌。



和10年前相比,國人年均收入約提高了四成,但日用品價格,約只漲了兩三成,換言之,人們的余錢多了,就如經濟學家口中所說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人們就會把錢花在休閑上,或是減低工作的時數。

像100年前的美國,當時美國人收入的一半,是用來買食物,但現在只佔七分一,剩下的錢,自然可用在買爆米花,癱坐在沙發上打電動。

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在100年前就曾為“休閑”下過一個有趣的定義:“休閑不是指懶惰或清靜無為,而是非生產性地消耗時間。”他看準了有閑階級的各種消費行為和心理,提出了“炫耀性消費”的觀點,指一件商品,標價越高,有時越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后來被稱為“凡勃倫效應”。

這就是為何市場上標價50元的手提袋銷路平平,但2000元的手提袋反而奇貨可居。你是否也寧可買2000多元的手機,也看不上500元但功能大致相同的智能手機呢?

商機處處的世界

隨著大馬逐步進入新的休閑時代,這也成了一片商機處處的世界。人們更願意(其實是更有錢)去滿足五官的刺激,眼睛看的、耳朵听的、舌尖嚐的、腳下踩的,都有潛力成為一門新興產業,像電影、電視、主題樂園的蓬勃,每個禮拜都在舉辦的演唱會,各式的餐廳和咖啡店,形形色色的旅遊項目。在這個休閑時代,你最常听到別人抱怨的煩惱,不再是三餐暖飽問題,而是擔心是否買得到300元演唱會的票,或是出國旅行時飛機航班的安全性。

比較早進入休閑狀態的人,也不見得就好命。由于富裕階層達到合格運動量的人,只有2%,比農業社會或勞動階層的50%少得多,前者的健康狀況,也最常出問題。你如果讀到這裡,心中一懼,以為我說的人就是你,別擔心,憑你的收入,肯定可以加入你家附近那一家健身中心,為你的膽固醇,做一點事。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