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吉坡.吉玻潮青團見證成長禮 我們出花園囉!
(亞羅士打2日訊)吉玻潮州會館青年團主辦“出花園”成長禮,共有30個少男少女參與,這是該會館舉辦4屆以來獲得最多人參與,且來自各籍貫。
參加者以潮州人居多,共有19人、福建8人、客家2人、海南1人。
該會館署理會長拿督許錦秋致詞時,籲請各鄉團舉辦更多傳統文化活動,除了可讓年輕一代掌握中華文化外,也可邀請其他鄉團參與,促請交流並加強團結。
他說,大馬鄉團雖多,但舉辦傳統文化活動者不多,在此方面該會館則不遺餘力,除了元宵節、中秋節、端午節,尚有“出花園”成長禮。
“婦女、家庭與社會發展部副部長拿汀巴杜卡周美芬曾說,很多華團婦女組甚少向政府申請撥款,為此我鼓勵本會館婦女組向政府申請款項,以舉辦更多推廣文化活動。“
他說,華裔人口逐年減少,該會館為鼓勵會員多生育,自2013年起為會員提供100令吉生育金。
該會館總務兼行動黨德卡區州議員陳國耀說,華裔人口減少已是不爭的事實,各籍貫華裔除了相互交流外,也應向友族推廣文化,好讓他們認識並認同中華文化,進而減少種族及宗教衝突。
“華裔對齋戒月沒有深入了解,巫裔也不理解中元節時的拜拜,若各階層領袖能在文化及宗教上有更多溝通,這有助各族互相接納。”
出席者有財政江泰錸、青年團顧問李宥、青年團團長馬寶慶、婦女組主席許溧師、教育局主任紀漢坤督學及青年團財政謝慶賢。
外婆要我參加
★女兒許佳宜(14歲)
我是因外婆要我參加而來,我對這活動了解不多。
傳承中華文化
★陳美玲(45歲,家庭主婦)
我本身是福建人,丈夫是潮州人,所以帶著兒子參加,這傳統活動很好,可傳承中華文化。
讓我大開眼界
★兒子許茗聲(17歲)
雖是母親要我來,不過我並不排斥。這系列儀式真讓我大開眼界,日後也將帶著孩子參加。
會館準備材料
★母親王愛婷(42歲,音響業者)
去年就想為孩子報名,致電會館查詢時才知已錯過,唯有等到今年。之前曾向廟宇詢問,不過有關儀式較簡單,只有潮州會館為參加者準備一切所需材料及食物,方便父母。
兒時家中進行
★母親劉彩楹(35歲,會計)
我的母親是傳統潮州婦女,在我們5兄弟姐妹小時候,母親就在家自行舉行“出花園”儀式。我讓女兒參加傳統活動,一來可保留優秀文化,二來也讓女兒親自經歷。
之前不曾聽過
★孿生兒子林鴻春及鴻傑(15歲)
我們之前沒聽過“出花園”,要參加時感到彆扭,不過既然父母要我們參加,我們就來嘗試。
儀式一 : 洗花水淨身儀式,有潔身自愛之意。
儀式二 : 穿紅色新衣服和紅皮木屐,紅色代表喜氣、吉利及興旺,紅皮木屐則代表高中狀元、平步青雲。
儀式三 : 拜祭福德正神。
儀式四 : 拜祭公婆神。
儀式五 : 獲頒紅包。
儀式六 : 參加者品嘗各樣食物,包括:
1.咬雞頭 : 寓意孩子往後能出人頭地,在事業上能獨佔鰲頭。
2.吃豬內臟 : 豬腸豬心(指好心腸)、豬肚(指吐氣揚眉)、豬肝(意會做官),以及豬腎(意會賢惠)。
3.涼茶 : 喝了消除煩躁,有好脾氣。
4.魚 : 參加者必須用筷子夾一口魚頭和一口魚尾,代表做事有頭有尾、有始有終,並且年年有餘。
5.菜 : 青菜以厚合、青蒜、芹菜為主,其意是吃了厚合,參加者出了花園後處處“六合”, 與人為善、和睦共處;青蒜(長大後會算能除,聰明伶俐);芹菜(吃了一身勤勞致富,勤儉持家)、石榴糕(象徵多子多孫),以及紅桃糕(象徵吉利)。
6.湯圓 : 圓圓滿滿。
7.肥白豬肉 : 吃下一塊肥豬肉,象徵富貴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