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榮:“原汁原味”的規範是甚麼?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張海榮:“原汁原味”的規範是甚麼?

早前檳州首長林冠英說美食是檳城的命根子,應由當地人掌廚,烹煮工作應落在當地小販身上。為避免檳州美食變質及走味影響旅遊業,提議禁外勞掌廚,否則一旦美食走味或變樣,將會對檳城旅遊業造成嚴重打擊。



我想如果這個禁令一旦獲准實行,往后也許檳州飲食業將會激發很多不必要的爭論性課題和事故。很明顯,檳州政府是要來到檳州的遊客能真正品嚐和嘗試“原汁原味”的檳城美食。

但是,“原汁原味”或“本土味”的規範是什么?是否要“名副其實”,菜名與其籍貫相符才算合格?

例如“福建面”,難道是福建人才能煮?不是福建人煮就“外人”不能煮?“海南雞飯”只有海南人才可開檔擺賣?華人不可賣西餐、不可炒印度面?檳城州內所有日本餐廳須由日本人掌廚?賣西餐的須由洋人監督?



再把“禁外勞掌廚”問題從層次面分析,我們是否不鼓勵飲食業多元化?華人只可做包點不可做麵包、熱狗和漢堡包?華人能喝茶不喝其他飲料?

市場自有淘汰機制

目見耳聞的“檳州美食”,市民不難發現州內有許多美食並不是真正名副其實來自檳城。我們可看到“泰國炒飯”、“泰國TOMYAM”、“怡保芽菜雞”、“巴生肉骨茶”,甚至“台灣士林小食”,難道為了提倡尚未規範和正名的所謂“檳州美食”,這些非“檳州”的外來名稱美食標牌都要拿下?

一般上,遊客和食客要吃東西,若不是由檳城的朋友介紹和推薦,就是由導遊帶領至美食中心,還有就是靠網絡資訊搜尋美食地點。需求量和支持力,主宰美食產品在市場的生存,“好吃”和“不好吃”決定了餐廳或攤檔的生意,生意決定了廚師的命運。所以“禁令”是多余的,造成自由市場的需求和供應的干擾。自由市場自有淘汰的機制,好壞或受不受歡迎,就讓顧客自己判斷,不必勞駕日理萬機的首長操心!

飲食無國際之分,除了填滿肚子外,就是提升我們的口福,讓我們品嚐最好最美味的食物。食物由誰煮不重要,吃得健康,吃得開心才重要!飲食也是文化,應該百花齊放,不要有任何規範。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