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氣體外洩遇氣爆 記者半身嚴重灼傷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採訪氣體外洩遇氣爆 記者半身嚴重灼傷

(高雄2日訊)高雄前鎮區週四晚傳出氣體異味,台灣《蘋果日報》地方中心副主任魏斌,衝現場做第一手採訪,卻不幸遇上台灣史上最大氣爆,全身50%的2至3度灼傷送醫,目前在高醫燒燙傷加護病房救治。



採訪受傷消息傳出,同事難過說:“魏斌加油!”紛紛集氣,盼他挺過難關。

魏斌(45歲)2005年7月在《蘋果》任職,曾主跑文教、黨政及消費路線,去年升任副主任,上周支援澎湖空難採訪,不眠不休完成採訪任務,本周一回台。

週四晚10時許,魏斌抵現場回報救災進度,不料近午夜時卻在二聖、凱旋路口遭氣爆烈焰灼身,上半身、四肢及顏面灼傷,被民眾用小客車送到國軍高雄總醫院急救。



當時在醫院守候的《蘋果》攝影記者林聰勝,第一時間沒認出坐在前座、頭蓋毛巾的就是自己同事,盡責地對車內傷者拍照,直到魏斌用顫抖的聲音喊“救我”才認出,魏斌下車在急診室外大量沖水時,還因燒傷疼痛大聲喊叫。

林聰勝說:“眼淚都要飆出來了,根本拍不下去!”

媒體四問慘劇監管企業市政府須負責

媒體四問高雄氣爆慘劇:出現險兆為何不撤人?

專家表示,事故是石化管道可燃氣體洩漏引起的,相關企業維護不力、當地政府應變不力可能是釀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1.到底誰的丙烯惹大禍?

政府指向李長榮化工

高雄市環保局長陳金德週五晚接受訪問時表示,高雄爆炸洩漏的氣體是丙烯,出問題管線是來自華運倉儲輸送丙烯給李長榮化工的管線。

丙烯是石化領域基本原料之一。在常溫下是無色無味氣體,非常容易燃燒。美國雪佛龍公司中國區安全總監欒興華表示,丙烯一般用于工業生產,用于生產多種重要有機化工原料、生成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及精細化學品等,民眾日常生活中較少接觸。

2.出現險兆為何不撤人?

市政府稱不知地下狀況

高雄市政府表示,週四晚8時46分,高雄市政府消防局就接獲民眾報告稱前鎮區凱旋三路與二聖路交叉口出現大範圍疑似氣體洩漏。有媒體和民眾質疑,為何警消等單位趕往處理3個多小時,仍未查明洩漏源頭,及時疏散周邊民眾。

高雄市政府週五表示,全市地下管線圖資近10年才建立,爆炸區是老管線,管線中有什么,管線屬于誰,暫無資料可查。

3.何種狀況管道易出事?

自然或人為都可能釀禍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劉鐵民表示,從全球化學品管道事故的歷史來看,管道洩漏的原因包括人為與自然兩大類。如果不是施工或人為破壞,應該是管道遭到腐蝕或疏于維護。

上海卓創資訊公司化工行業分析師張聖林說,根據初步信息判斷,管道老舊造成的接縫洩漏,或是雨水造成的管道腐蝕都可能造成洩漏。爆炸點處于鬧市,丙烯聚集在下水道內,遇到汽車、酒店或居民家中的明火后發生爆炸。

“事故反映出企業和市政管理都有問題,硬件設備維護不當。”美國雪佛龍公司中國區安全總監欒興華認為,管理地下管線是世界各大城市都面臨的難題,牽涉市政管理、安全監管多個方面,如果資料缺乏、協調不當、監管覆蓋不全,很容易造成重大事故。

4.◆道爆炸該如何避險?

日常應注意管線標識

地下管道出事,居民該如何避險?對此上海卓創資訊公司化工行業分析師張聖林建議,居民日常應注意居住地附近的管線標識,遇到氣體洩漏或爆炸趕緊遠離管線,同時爆炸一般是順著管線方向往下游擴散,因此避險時應往管線上游地帶“逆向逃生”,才不會被爆炸“追著跑”。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