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思老家的故事.籐器店男孩離鄉忘不了 峨崙回憶熱”籐籐”

報導:蔡愛卿

周達萬是籐器店長大的孩子。童年時小男孩要是做了什么頑皮的事,父母往往隨手抓起籐條就有一道“籐鞭炖豬肉”讓他領教。在巍巍峨崙山下,那排叫打鐵店的老店屋,最邊上那間叫永泰利的籐器店,就是他的老家。

峨崙是日萊峰下其中一個小鎮。在南北大道建好之前,這裡是北上南下其中一個必經之鎮。當路邊那些賣玉米的小攤映入眼簾,坐在車裡的旅人就知道峨崙快到了。當年人人都知道峨崙的“牛奶玉米”(Jagung susu)又香又甜,最有名了。

父沒繼承打鐵手藝

峨崙因此而曾經蓬勃一時。一直到南北大道建好通車,來往峨崙的車子就越來越少了,那裡成為一個安靜的小鎮至今。許多年輕人都在接受完中學基本教育后離開了峨崙,周達萬是其中一個。

他的父親周益發是個做了一輩子籐器的老師傅,家裡放滿各種籐制品。但他們家本來並不是制籐的。周達萬的祖父剛從中國南來時,是一名打鐵匠,並開了街上第一家打鐵店,店名就叫永泰利。

從此,人們就以“打鐵店”來稱呼這排店屋。老鐵匠的兒子沒有繼承他的手藝,反而跑到亞羅士打去當制籐學徒。在他退休后,兒子在原來的老店以制籐為業,依然沿用永泰利這個老招牌。不過“打鐵店”這個名字,當地居民使用至今。

周達萬離開峨崙已20年,在檳城已結婚及置業,算是落地生根了。峨崙雖然沒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但也改變了許多。高架天橋建起來了,久未回來的遊子,回家時一定走錯路。

小學遷移街道靜了

他記得,小時候的峨崙比較熱鬧,街上有很多與他年齡差不多的孩子。老家對面就是他唸的小學中華學校,每日上學的孩子,為這條街帶來很多生氣。但自從中華學校遷移到附近另一個地點后,街上就靜了許多。

比很多人幸運的是,他的老家依然在那條街上。不管在外頭受了多少風吹雨打,老家是永遠亮著一盞燈等待他回去的地方。也許有一天,他會帶著妻小回老家度過余生。

屋後有條河

大叫一聲魚群驚跳

老家屋后有一條河。這天剛下過大雨,河水比平日高得多,也流得急,平日只是一條緩緩流過的小溪罷了。但在周達萬小時候,這真的是一條河,是附近孩子們戲水、抓魚的河。這條河帶給他的童年許多美好的回憶。

他說,以前老家后門一打開,看到的就是一條木橋,那是祖父以前修建的。那時候河水還很干淨,水裡有很多魚。走上木橋,就會發見自己處在一片椰林裡,沒錯,這個地方的名字就叫椰腳。

他們在河裡捉魚,用的並不是漁網,而是家裡自制的簸箕。每當下過大雨,河水漲得很高時,河裡更是游滿密密麻麻的魚。他記得,每當這時只要有人靠近木橋並大叫一聲,河裡受驚的魚就會劈啪跳上水面,十分壯觀。

發展使那條河的流向改了道,使河水變少,也使河水變髒了。這些年來周達萬就是看到屋后那條河由清澈變混沌,到后來孩子們完全無法再跳進去戲水,也沒有魚可以捉了。

少年時

父拒教製籐

與大多數手工藝行業一樣,傳統制籐業也是夕陽行業。如今來到周達萬的老家,前方的店面放滿籐制品,但原來這還不算多。在他小時候,籐制家具依然受歡迎的年代,那些籐制品才真正叫堆滿店裡,只留一條窄窄通道讓人走過。

在最忙碌的年代,父親還聘有數名學徒,他們家生產的籐制家具,甚至銷售到大馬半島各州家具店。當年他父親常帶著工人一起開著羅厘外出送貨,從小學三四年級開始,周達萬有時也會跟著他們一起去。這期間的他,見證了父親如何進行籐制品買賣,如何採購新鮮籐條、加工等。但他完全沒學到父親的手藝。

父想傳授沒興趣學了

他說,以前父親認為制籐是苦命工,不讓他學。近年來父親改變了想法,想讓他學,他反而沒興趣了。

他說,少年時對學制籐不能說有興趣,但也不排斥。在對什么都感興趣的少年時期,如果父親要教,他應該是可以學的。

他唯一會做的籐制品,應該就是槍形彈弓。籐器店的孩子,玩的彈弓也跟別家不同。他們的彈弓不是用丫形樹枝做的,而是用籐制成的槍形彈弓。

他有個弟弟和兩個姐姐,大家都沒學到父親的手藝。無論如何,他說,父親的手藝也不能說沒傳人,早年那些跟著父親的學徒,后來都成了制籐師傅,也有人以此為業。

食指皮開肉綻

自己料理

鄉下長大的孩子,多數都很強悍。受了傷怕父母知道,往往就真的可以捱過去。周達萬的右手食指有一道疤痕,是他制作風箏時割傷留下的。他被刀片割至皮開肉綻,不敢讓家裡大人知道,只靠自己簡單料理傷口。

少年的他風箏制得還不錯,因此得空時還會做來賣,賺些零花錢。他使用的是店裡制籐用的小刀來削竹片,那刀非常鋒利。有一次在削竹片時小刀卡住了,他用力向下一壓時,刀鋒不偏不倚削在了他的手指上,頓時皮開肉綻,血流不止。

受傷的他非常擔心媽媽會知道,趕快忍痛用另一隻手將翻開的肉壓回去,再用紙巾包幾圈,然后用橡皮筋綁住,草率包紮好傷口后繼續做他的風箏。

只記得流出的血把一桶水都染紅了。后來沒看醫生,也沒縫針,自己去找藥水來塗,傷口漸漸地好了,但留下疤痕至今。這個故事如今說出來,真讓養尊處優的新生代們汗顏!

愛當老大

賞同學糖果

小時候的周達萬,家境算是不錯,家裡還有一輛車。他們最開心的就是周日當父親開車帶著全家人去亞羅士打購物的時候,媽媽買給他sugus糖果,他就會拿到學校去“賞賜”給其他小朋友。

當時這個小男孩不但很頑皮,還喜歡在朋友堆中當“老大”。因為他總是認為自己家比其他同學有錢,故總有一種優越感。不過長大后才知道原來那些同學的家比自己還有錢(汗顏!)。

這也難怪的,因為他們家在七十年代就買得起汽車。周日父親沒有開店,有時候在孩子放學后(在吉打州的峨崙周日是有上學的),父親就開車載著全家人一起到亞羅士打去購物。而其他小朋友就沒有這種節目哦,難怪那時他如此得意了!

他最開心的就是媽媽會買sugus糖果給他。隔天把那些糖果帶到學校,和其他小朋友玩遊戲時,就會把糖果當獎品“賞賜”給其他人。那些所謂遊戲,如今說出來覺得好笑不已,就是諸如比一比看誰舉手比較快的遊戲,舉得最快的小朋友就能得到他獎賞的糖果。

最愛去紅河生火煮螄蚶

紅河是周達萬成長歲月的一道獨特風景。他告訴說,這條河的水很干淨,不過河水是紅色的。我去到那裡,才知道當地人口中的紅色河水,其實是烏龍茶一樣的顏色。但河水確實很干淨、清澈,有著透心的涼。汲起一些河水來聞,也沒有異味。

小時候他常去的紅河,再往上走個20分鐘左右,就到達一個瀑布,那裡的水也是茶色的。由于瀑布比較危險,父母嚴禁他去玩,他也很少踏足那裡。

紅河曾經是他與家鄉朋友愛去的地方。有時候他們會先去買一包新鮮的螄蚶,去到紅河邊,用空美錄罐裝了河水,就地生火煮螄蚶。煮熟后就沾峨崙著名魷魚蕹菜的甜醬來吃。那美味,叫他至今難忘!

家鄉許多記憶中的老味道,在周達萬眼裡是無可替代的美味。峨崙其中一道必吃美食就是魷魚蕹菜,他從小吃到大。離開家鄉吃了他人賣的這道小吃,依然認為峨崙魷魚蕹菜才是天下無敵。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