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部長納茲裡贊同檳州首席部長林冠英的立場,即禁止外勞在販攤掌廚,以免當地美食素質滑落。納茲裡的言論引起馬華不滿,馬青領袖群起炮轟納茲裡,納茲裡則指“馬青不重要”。
一項由民聯首席部長提出的措施,成了國陣成員黨之間唇槍舌劍的導火線。國會公賬會主席諾嘉茲蘭力挺納茲裡,並指任何不利于人民的政策,國陣同僚反對是無可厚非的,但若是利民政策,則不應該反對。
到底外勞掌廚合不合適呢?檳城乃吾老家,外勞掌廚在檳城可說是司空見慣。林首長突如其來的“禁止外勞掌廚”,令大部分飲食業者大表不滿,畢竟這類現象已存在許久。然而,問題的癥結是什么呢?
首先,這些美食攤子的擁有者是掌廚的外籍人士嗎?當然不是。那這背后是否有“本地老板”呢?肯定有。那為什么他們都不掌廚,而需要聘請外勞協助經營生意?如果自個兒可以掌廚,不是更能降低聘請外勞的商業成本嗎?抑或是年齡漸大,力不從心?
希望感受到人情味
再來,年輕人是否還嚮往從事小販事業呢?早在70年代至80年代,還可以看到本地人頂著炎炎烈日,在建築工地上挑磚和擔灰漿,但隨著國民教育和生活素質的提高,外勞早已頂替本地人,從事建築工作。同樣問題回到小販事業,這一個行業是否會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成為一個本地人不願選擇的職業呢?
檳州民聯政府禁止外勞掌廚,是從旅遊業的角度作出思考,而批評者卻認為這是為難小販的做法。情感上,外勞無法為遠道而來的遊客們,提供檳城美食的傳統古早味和人情味。遊客除了希望品嚐檳城獨有的美食,也希望感受到檳城道地人烹煮出來的人情味。
試問,屬于檳城人的美食味道,難道需要依靠外勞來傳承嗎?相信你我都不會認同。旅遊部和相關部門應該探討,如何保存檳城或大馬美食的原汁原味、如何讓傳統美食得以傳承下去。要記得,這裡談的不僅是生計,還包括屬于檳城人和大馬人獨有的美食資產。
然而,要如何在美食資產和小販生計之間,取得兩全其美的平衡呢?我們斷不能以經濟需要來犧牲檳城美食遺產,不是嗎?這是一個維護檳城美食遺產的長期事業,而檳州民聯政府也擁有良好企圖,但它需要擁有更全面和顧全大局的執行方式。